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
恭王府府后的萃锦园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我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作为清朝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60000多平方米,其中府邸约32000平方米,花园占地28000平方米。
恭王府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
王府的正殿,俗称“银安殿”是王府内举行重要礼节性活动的场所,在殿内中心位置摆放一组屏风和亲王的宝座。与故宫的金銮殿相对应的。
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1921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
银安殿是按照当时严格的清廷建筑规制、王府建筑中的最高规格屋顶,歇山顶修复而成的。王府正殿的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屋脊上绿色琉璃吻兽,配殿屋顶为灰筒瓦,这是明示亲王的地位。
在古建筑里,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门钉一般是铜制的。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制。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竖各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
九是阳数之极,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是横竖九路门钉;王府七路乘七路,但是亲王府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东路前院正厅名“多福轩”,此院俗称“藤萝院”。正殿在和珅时期称“延禧堂”,是和珅之子与公主的居所。恭亲王时期称“多福轩”,是王府的穿堂客厅,主要用于主人日常接待来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兼用作存放皇帝送来的礼物。
“多福轩”的匾为咸丰皇帝所题。意为幸福很多的殿堂。殿内正中悬挂“同德延禧”匾额,意在告诫主人:你与皇帝同德才能延禧,“禧”即吉祥如意、福寿绵长之意思。殿内四壁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皆悬挂福寿字匾,这些福寿字均写于红色方纸之上呈梭形摆放,一福一寿成对制成匾额。
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都要亲自书写“福”“寿”字,颁赐给王公大臣和后妃。逢重大生日庆典,还会加赐“寿”字。按惯例,旧年的福寿字斗方不能揭去,而是将新赐的福寿字斗方直接贴在旧的上面,取“增福添寿”之意。
屋梁上有保留下来的乾隆时期的凤和玺彩画,虽然仅残留局部的凤尾图案,却有特殊的价值,它的存在证实了府邸东路曾为公主府。
乐道堂是东路建筑中最大的一处,也是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名“乐道堂”。室内梁上至今保存了200多年前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凰主题彩画,表明和珅时期这里曾是公主的居所。到了恭亲王时期这里是王爷的居室。现在室内按恭亲王居住时的原样陈列。
“乐道堂”的匾额是道光帝亲笔所书赐给奕訢的,“安身乐道”表达了一位父亲希望儿子顺心如意、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乐道唐之后的嘉乐堂是和珅时期的堂号,“嘉乐堂”此匾相传是乾隆赐给和珅的。恭亲王时期为“神殿”,即王府举行萨满教祭祀活动的地方。
府邸西路的四合院较中、东路更为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此路建筑初为和珅的住所。
“葆光室”在和珅和庆王时期据推测应为客厅之用,在恭亲王时期,是一处比多福轩更为私密的客厅,能来这里的应该都是王爷的至亲好友。1852年,咸丰帝陪奕訢的生母前来探望恭亲王的新府时,在此停留并题写了“葆光室”“多福轩”匾额。
“锡晋斋”是府邸西路的最后一进院落,因为“天香庭院”的匾额而得名,“天香庭院”为慎郡王所题,院内正房锡晋斋不仅是恭王府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其精美程度在整个京城的清代居室建筑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锡晋斋正厅的东、西、北三面都是二层的仙楼,均以楠木隔断分隔空间,隔断上方窗格的镂空部位覆以极薄的蓝色丝绸,裙板上镶嵌工艺精湛的雕饰。在当时这种即“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高档的内檐装饰只有皇家才有。这是和珅为自己建造的最重要的建筑,它便是和珅的第二十大罪。
恭王府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
恭王府的“三绝一宝”是最著名的景点,园内的“罩楼”是恭王府的第一绝,所谓“绝”是指其长度为各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中后罩楼之最,且楼的后沿墙上层有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44扇。
罩楼为两层,每层45间,两层共计90间,拐角处有10多间未计在内,全长15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最长的楼,被形容为“九十九间半”。“九十九间半”一说取紫禁城9999间的尾数,另说“谦受谥、满招损”,百为满。
后檐墙上每间上下两层各开一扇窗,下为长方形,二层的窗户形式各异,竟然没有一扇是相同的,有圆形、方形、石榴形、卷书形、磬形、鱼形、蝙蝠形等等,寓“福庆有余”之意,人称“什锦窗”。
据说罩楼是和珅的仓库,称“藏宝楼”,当年内藏金银财宝、珍珠玉器、绫罗绸缎不计其数。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降旨,逮捕和珅,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抄得和珅的财产有多少,有不同的版本,不同抄家的清单,最多的记录抄没他的全部家产约有10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总收入才7000万两,相当于10多年的国库收入之和。
和珅的家产比同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多40多倍,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首富。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恭王府花园的正门西洋门就是第二绝,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是建筑中的精品。它仿圆明园的大法海圆门制,由于圆明园已在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烧毁,所以这道门是流传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石拱门,因为两边的转花纹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筑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门。
西洋门是恭亲王奕訢时期建,恭亲王奕訢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来拯救清王朝。门额石刻外为“静含太古”,内为“秀邑恒春”,取喧闹中存太古之幽静,满园秀色永为春的意境,是主人建园的指导思想。
进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名“独乐峰”,传为恭亲王奕訢离园时所刻。这块秀丽的巨石高5米,不但点缀了园内景色,又起到我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影壁”的作用,当风水,使福气不出浊气不入。
绕过“独乐峰”这块大石就能看到一个“凹”形的水池,形似蝙蝠,名为蝠池,形状又像一个金元宝,是和珅的聚宝盆。四周种的是榆树,它的果实像过去的铜钱,叫榆钱,所以老百姓又叫它摇钱树,连起来读就是“福榆”富裕,富富有余。
旁边的小桥原为木桥,似虹卧波,横跨于园中小河与蝠池,冬季曾有豢养的仙鹤伫立其上,就木取暖。
正面是主人接待外宾的地方,叫安善堂。中路上的正房均应为南房,在此却为北房。因为有句话叫“前出廊后出厦”指前有走廊,后出厦是和房子连在一起的一面连房三面抱柱的亭子。此房正面朝北,正对着康熙的福字碑,以表尊敬。
流杯亭,又名沁秋亭,是主人约文人雅士们饮酒的地方。流杯亭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修禊赏乐”之意,“曲水”指亭内青石地面上刻有约10厘米宽的弯弯曲曲的流水渠道,水源就是假山后的二龙戏珠古井,“觞”是古人喝酒用的四角酒杯。
盛满酒的酒杯置于水上,顺着水道漂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短时间作不出还要罚酒三杯。而地上的水渠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也叫水寿亭。
主人坐北朝南是正座,他脚下是收水口,也叫收财口,水不能停也不能浪费,要顺着地下的管道一直流到刚才看到的聚宝盆蝠池里,肥水不流外人田。
亭内外装饰彩画,画面逼真,有虎虎生威、赶快归来图,北面是《二十四孝》中的小故事。亭子旁边是矮竹篱隔的一块菜地称艺蔬圃,是当年和珅仿皇上“亲耕”的地方。过去八旗子弟有朝廷的俸禄,不事劳作,所以皇帝给大家做一个表率。
菜园的北侧是一处设计精巧的中式小院怡神所,院正中是一道垂花门,雕刻得极为精细,两边短柱像倒垂的花苞要迎风怒放,整个门像佛祖戴的毗卢帽,是等级最高的“毗卢帽式”垂花门,只有皇家专用,所以是和珅逾制的死罪。门前东边两棵珍贵的龙爪槐据说有三五百年了。
进入垂花门,小院布局严谨,西厅为“明道斋”,曾挂康熙所书“怡神所”匾,东为香雪坞,是女主人的休息处,有许多翠竹,相传这就是《红楼梦》潇湘馆的原型。再往里是牡丹院,院内种有牡丹和紫藤萝架,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的象征,而紫藤花开一串一串的,象征子孙兴旺。
院子北边就是著名的大戏楼,是恭王府的第三绝。建于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可容纳200多人,高大宏伟,气势不凡。
戏楼内厅堂很高大,分三部分已是戏台、后台;二是中厅,亲朋好友坐的地方;三是后包厢,主人、女眷、贵宾坐的地方。
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贵宾席,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传说舞台下有9口大缸,排成V字形,起到了拢音和扩音的作用,俗称土音响。
恭亲王营造这样一座大戏台,可谓煞费苦心,单看台上的匾额就与众不同:中间巨匾写的是“赏心乐事”,两侧的上场门和下场门上写的是“始作”“以成”。
园内的长廊像一条纽带衔接山水,有机的把各处的建筑物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而且还能遮日避雨。园内的抄手长廊的特点是窄,又做瘦,取意长长寿寿,叫长寿廊。在王府中的长廊可以看到檐上有两排小方块是椽子,上层的彩绘是佛教的万字,下层的彩绘是蝙蝠,连起来就是万福万福。
王府内有一组重要的建筑因形状如蝙蝠而称蝠厅,整个建筑像一只巨大的蝙蝠,四面环廊前后大敞窗,北方少见,很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蝠厅的特点是使从早至晚每个房间都有充足的光线,环廊建在四周又使外面的阳光不会直射到房间内。过去是主人的书房和密室,内挂“寒玉堂”匾,溥心畲夫妻曾住蝠厅。人们能看到蝠厅的顶棚和柱子都画满彩绘,是分成三种颜色的斑竹老竹、新竹、嫩竹寓意官运、财运节节攀高。
和珅府邸的最高处叫“邀月台”。山上有三间敞厅,过去这上面也有两根大大的紫藤,绿绿的叶子遮天蔽日,又称叫绿天小隐。这也是和珅家最高的一只蝙蝠。站在那里就可以发现这座府邸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邀月台总体分三大部分,东路以大戏楼为主要建筑,西路以方塘水榭为主要建筑,最重要的建筑都集中在中路如: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蝠厅、福字碑,前有蝠池,后有蝠厅,取福福相印之意。
恭王府花园的假山是用许多太湖石和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过去每天会有人担水到在两边的两口水缸里,缸底有小洞,水慢慢侵入石头,湖石吸水,长年累月就长出一层绿绿的苔,青翠欲滴,所以叫滴翠岩。不仅美观,还起到了降温、增加院中的湿度的作用。
石头下面有一个十几米的小山洞,传说洞中藏有仙云,叫秘云洞。洞正中是恭王府内第三绝即镇府之宝“康熙御笔福字碑”,取意为“洞天福地”。这个“福”藏在恭王府的洞内,也藏在恭亲王的心中。这林林总总的“福”文化,使得恭王府透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恭王府的西路建筑以水为主,中心是方塘水榭,约有2000平方米,中间是一个方形小岛,岛上是湖心亭,又叫观鱼台、诗画舫,取自庄子濠上观鱼之乐的典故,是主人泛舟垂钓赏鱼的地方。
“一池绿水逐浪,回廊树影交相辉映”,同时也是和珅二十条死罪之一,因为当年公主、皇爷的府邸要引水入园,必须得到皇上特旨钦赐。而和珅在乾隆年间,未经皇上同意,私自引水入园。
南端的两山之间有一段城堡式的墙,墙顶砌成雉堞状,墙心辟券洞,券洞北面嵌石额,上刻榆关。当年,清代皇帝就是从榆关入关,在园中设此关足以表示主人不忘记清祖从山海关入主中原的丰功伟绩。是最早的立交桥,用的是我国传统园林中典型的“移天缩地在君怀”的艺术手法。
妙香亭是一个像慈禧礼帽的亭子,原来周围种满丁香花,花开时芳香四溢,故得名妙香亭。它为木质结构海棠式方亭,两层12根柱,底为八角形,上为莲花形平顶,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天地人间,全国少有。恭亲王奕訢之孙溥儒常在此写诗作画。
附近靠山的亭子叫秋水山房,是王府主人练功的地方。据说在恭亲王时代,秋水山房雕之上绘满蝙蝠图案的油漆苏彩画;而靠南的墙上,则彩画着巨幅的萃锦园全景图,蔚为壮观。
王府的西北边是“龙王庙”,建筑十分精巧,内供龙王坐像。房前有一口古水井。“龙王庙”的建筑充分显示府主人的独具匠心。龙是驭水的,花园中罗织着庞大的水系,整座恭王府蕴含着五行中水的意象。
“榆关”城墙上还有一座更小巧的门楼式“山神庙”据说是祭“四神”的,即四种动物:刺猬、黄鼠狼、蛇、狐狸。
传说这四种动物自古就经常出没于府园之中,府中历代主人都敬之如神,待之如宾,每当府中有人生病或遇不测时,在庙前磕头烧香或上供品,以求四神助其病除和平安。
从以上建筑可以看出恭王府花园全园的地形起伏不大,游廊也少曲折,显现出过于追求居住、游宴的生活排场,而缺少曲折变幻、移情换景的园林气息。这原是北京王府花园的共性,不过恭王府花园更加突出,因而更具有王府花园的代表性。
在建筑风格上,以庭院式组合,全部“小式做法”建造。在园林小品表现手法上,园林甬路曲折掩映,景随步移,步步有景。它集北方建筑与江南造园技艺为一体,又具有北方私家园林的独特风格,在清代诸多王府中是少有的。
[旁注]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世界的。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中国北方各民族。
宁寿宫: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之后准备的太上皇宫殿。在紫禁城内外东路,占据了东北部一大块长方形的院落。全区也分前朝、后寝南北两部分。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潇湘馆: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溥心畲:原名爱新觉罗·溥儒,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榆关:商属孤竹,汉属辽西郡。榆关地处北部高山背牛顶与南部渤海之间,形胜险要,进可攻,退可守。583年筑关,名临渝关。唐设临渝关守提。明初建关设卫时,因其倚山面海,故名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美称。
金銮殿: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是世上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建筑。1420年建成的。初名为“奉天殿”,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沿袭使用到清代第一个皇帝顺治帝,1645年始改称为今名的“太和殿”。
慎郡王(1711年~1758年)名允禧,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个儿子,雍正时封贝勒,乾隆朝晋升为郡王。是清朝皇族中书画造旨最高者,也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有《兰亭集序》。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书法都非常好,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阅读连接]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
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
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
我国十大元帅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