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清帝国而衰的一代王府

据史料记载,庄亲王府南北约280米,东西约270米,总占地面积约75600平方米,用地四四方方,非常规整。为什么如此恢弘的一座王府却被毁于一旦呢?这还得从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说起。

清朝末年,在清政府和洋教会的双重压迫下,在西方列强侵略大清江山的事实面前,农民爆发了“反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当时清政府在内忧义和团起义外患八国联军入侵的形势下,慈禧想利用义和团来抵制八国联军,坐收鹬蚌相争之利,就命地十一代庄亲王载勋等篡夺义和团的领导权。

于是载勋就在庄亲王府设立了义和团的总部“义和团公所”,还资助义和团在自己王府设立拳坛。他利用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仇恨,领导和鼓动团民烧教堂,围使馆,杀洋人和信洋教的中国人。

此举虽然打击了列强,但也激怒了八国联军,把载勋看做是义和团灭洋运动的祸首。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载勋追随慈禧太后、光绪帝逃往西安,义和团运动受到镇压,八国联军杀害了庄王府的1700多名义和团团民,报复性烧毁了庄亲王府。

这令逃亡到山西蒲州的慈禧又惊又怕,转而向帝国主义讨好,革去载勋庄亲王的爵位,并于1901年在西安令载勋赐帛自尽,使载勋成为了“庚子之乱”的替罪羊。所以等到载勋的四弟载功1902年继承王爵时,庄亲王府大部分都已经是废墟了。

之后,载功的第二子溥绪继承了第十三代庄亲王,辛亥革命以后,溥绪作为旗人既无俸粮俸银,又受社会歧视与排挤,生活非常艰难。于是他不得不将王府卖给了军阀李纯兄弟,并隐去皇族姓氏改姓庄,名清逸,号清逸居士。

[旁注]

义和团: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我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

溥绪:字菊隐,号清逸居士。20世纪后后以庄为姓,往往称庄清逸。溥绪为清季贝子,后承袭父封为庄亲王。他参加编纂了清官最著名的连台本戏《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和《忠义璇图》等。

载功:第十二代庄亲王。爱新觉罗·奕仁第四子。庄亲王爱新觉罗·载勋弟。1880年封二等镇国将军,1901年,庄亲王载勋死,1902年,载功承袭庄亲王。1915年逝世。有二子:爱新觉罗·溥伒,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

载勋(1854年~1901年)第十一代庄亲王,清末大臣。1872年封辅国公。1879年袭封庄亲王。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他力主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排外。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随慈禧太后西逃,任行在查营大臣。《辛丑条约》签订后,被指为“祸首”之一,后在山西蒲州自尽。

光绪帝(1871~1908)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4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阅读链接]

19世纪20年代,天津北洋军阀李纯及其弟李馨听说豫王府中挖出了金窖,就花了20万银元从穷困潦倒的末代庄亲王溥绪手中买下了庄亲王府,也想从此地挖出金窖发一笔横财。

李纯兄弟得到庄亲王府后,就将王府的建筑全部拆除,挖地三尺却并未挖出金子,就把拆下的砖瓦、木料运到天津,修建自家的李纯祠堂。后来李纯在此地兴建住宅,并将地名改之为平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