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各点的电势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问题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常常要分析电路中的电势,比较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用到电场基本知识,并把“场”的基本知识与“路”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1. 电势高低的判断及电势参考点的选择

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称作这一点的电势,即

U E

q

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即

UAB = UA − UB

= E A

q

  • E B

q

  • ∆E q

因为电场力移动电荷 q 时所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所以也把电势差定义为

实际上电势差也就是电压。

U = W

q

在图 1-7 中,a、b 之间的电势差即是加在电阻 R 上的电压 U=IR。因为从 a 到 b 沿电流方向移动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荷的电势能减小,即

Ea >Eb

Ea > EA

q q

Ua >Ub

因此,沿电流方向经过电阻 R 电势降低 IR。正因为如此,电压也叫电势落或电压降。

在图 1-8 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阻忽略不计。如果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则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因此,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即

Eb >Ea

E b >Ea

q q

Ub >U

因此,从电源的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ε。如果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 则电流通过内阻 r 时,将在 r 上产生电势降落 Ir,由此可知从电流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ε—Ir。

为了确定电路中各点的电势,如同在电场中的情况一样,必须选定电势参考点。在电路分析中通常取接地点为电势参考点。

如图 1-9 所示电路,若 c 点接地,则 c 点电势为零,即 Uc=0;电流沿

顺时方向经过 R1、R2,电势降低 I(R1+R2)。则 a 点的电势 Ua=I(R1+ R2);同理,Ub=IR2。

对于 a 点的电势,我们也可以分析由 c 点经电源到 a 点的这部分电路。由于电动势的作用,a 点电势比 c 点高ε,由于电流流过内阻 r 电势降落Ir,所以 a 点电势为:U=ε-Ir,而ε=I(R1+R2+r),代入上式便得 Ua

=I(R1+R2)。与上面的结果相同。

若将 a 点接地(如图 1-10 所示),则 Ua=0;这时 c 点电势为:Uc=

-I(R1+R2);同理,b 点电势 Ub=-IR1。

在图 1-11 中,O 点接地,欲求 a 点电势,可选电流方向,即顺时针方向为正,看 a、O 点右边的电路可知:

Ua=ε2-I(R2+r2) 看 a、O 左边的电路则有:

Ua=I(R1+r1)-ε1

因 I =

即:

ε1 + ε 2 , R1 + R2 + r1 + r2

ε1 +ε2 = I( R1 + R 2 + r1 + r2 ),不难证明,关于Ua 的两个表达式

是完全相同的。 2.电路中任两点间电势差的确定

电路中任一点的电势,实际上是这一点与电势参考点之间的电势差。所以前面介绍的确定电势的方法也就是确定两点间电势差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图 1-12 所示电路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显然,在图 1—12 中:

I = ε

R + r

现用虚线将电路分为两部分,如果看虚线的右边,则

Uab

如果看虚线的左边,则

=IR =

ε ·R R + r

Uab =ε-Ir =

ε · R R + r

两式求得结果相同,说明两点间电势差的数值与选择的路径无关。 在图 1-13 所示电路中,求 a、b 间的电势差。如沿 a→ε2→R→b 路

径,

若沿 a→ε1→R→b 路径电路中电流为

Uab=ε2-I(r2+R) Uab=-ε1+I(r1+R)

I = ε1 + ε2

r1 + r2 + 2R

将 I 代入上述两个表达式,经运算可得相同结果:

U (R + r1 )ε 2 − (R + r2 )ε1

ab R + R = 2R

1 2

在图 1—14 所示电路中,ε1 与ε2 并联对外电路供电,由于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均不相等,所以无法直接确定电池组的电动势ε,从而无法直接确定干路电流 I,但是我们可以写出沿不同路径的 Uab 表达式,并通过联立方程组求出 Uab。

如 沿 a→ε1→b 路径,则Uab=ε1-I1r1

沿 a→ε2→b 路径,则Uab=ε2-I2r2

沿 a→R→b 路径,则Uab=IR=(I1+I2)R

联解上述三式便可求得:

I = r2 ε1 + R1 ε2

r1 · r2 + R(r1 + r2 )

U = r2 ε1 + R1ε 2 ·R

ab r r

  • R(r

  • r )

1 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