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地区组织军民反“扫荡”

清河区位于胶东、鲁中、冀鲁边区3个战略区之间,1941年以后,日本侵略军反复残酷地“扫荡”、“蚕食”清河抗日根据地,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军、政、经、文、特相结合的所谓“总力战”。

与此同时,清河区的国民党顽固派,组成“剿共联军”,不断围攻、袭击抗日根据地,使清河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更加紧张、复杂。

为打破敌人的围攻,保卫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清河区党委和部队领导机关决定采取积极防御方针,1941年1月派部队进驻利津东部永安镇,解放了以永安镇为中心的黄河入海口右岸广大地区。

1941年9月,为粉碎顽固派的进攻,使清河根据地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清河区主力部队北渡黄河,攻克义和庄,控制了利津北部、沾化东部地区,并打通了与冀鲁边区根据地的联系。从而创建了垦区根据地,使清河区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基地。

1942年2月,根据党中央、军委“实行一元化领导”和“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山东纵队第三旅也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刘其人任副政委。清河军区下辖清东、清西、清中3个军分区和军区直属团、特务营。

在1941年至1942年的这段艰难岁月里,清河根据地军民不断与敌人进行了斗争。斗争的实践使清河平原的群众认识到坚持游击战争,除利用青纱帐和村庄的掩护外,改造平原地形和地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抗日民主政府发出号召,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运动。男女老少挖出了沟沟相通、村村相连的雏形抗日交通沟网。先后配合自“百团大战”算起来接连不停有8个月多的反封锁斗争,平毁碉堡35座,破坏周边地区公路60余千米,割电线2400千克,打乱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受到重创的日军像一只疯狂的野狗向我抗日军民进行反扑,对清河地区的统治更加残酷,推行其“治安强化运动”和“军事、政治、经济总体战”,实行野蛮的“囚笼”、“蚕食”政策,制造了“小码头惨案”、“刘集惨案”等,妄图以血腥的镇压扑灭抗日烈火。

1942年10月15日,日寇纠集日伪军7000余人,在日寇第六混成旅团长蹯井的指挥下,对清水泊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实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妄图将清河军区主力消灭在清水泊。

当时,日寇分四路向清水泊合围。第一路:青岛之敌,于14日夜到达寿光城,再分三股北上。于15日拂晓侵入马庄、南北台头一线,从东南面合围清水泊。第二路:青岛日寇另一部,纠集了潍县日伪军,于14日夜分驻道口、羊角沟,从东面和东北面合围清水泊。第三路:14日拂晓日军纠集三里庄成建基部300余人,北面合围清水泊。第四路:张店的日寇第六混成旅团1000余人,从西面合围清水泊。

当时,在清水泊的我军清河部队有:清东独立团4个连、军区直属团一个营驻常家庄、宋家庄、北河一带;军区直属团两个特务连;广寿第二大队一个连。

15日上午,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清东独立团团部及其主力3个连立即向西南方向转移。上午11时,在李家坞陷入敌人重围,部队凭借芦苇、沟壕与敌人短兵相接,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围攻。

直至下午14时许,我军重新调整火力分两路突围:一路由清东独立团政委岳拙园亲自指挥一、五两个连,向西南方向突围,部队冲出村不远又陷入重围,岳拙园政委负重伤,这时团组织股长张湘高喊:“党团员跟我来!”,率部队冲向敌群。

一连指导员贾墨林高喊:“共产党员同志们,上刺刀冲啊!”二排长郭俊亭、战士马振环、李怀发等立即组成突击队,与五连指导员一起前仆后继,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

我军指战员率军左右冲锋,打到下午16时许,八路军伤亡很大,我军又陷入了敌人双层包围圈,被围困在清水泊中心地带。此时,我军指战员想以芦苇作为掩护,坚持到夜间再突围,但敌人想抢在日落前消灭我军。在一阵密集炮火后,敌人又集中兵力,疯狂地从四面八方闯入清水泊。

当时,直属团第四营教导员王光廷带领的一个连,被围困在芦苇丛中。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端着明晃晃的刺锥高喊着:“是中国人让开路,我们杀的是日本鬼子!”

在冲喊声中,吓得汉奸四处躲闪,很快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王光廷在这次突围中壮烈牺牲。广寿第二大队和政府机关在向清水泊内转移中与敌相遇,副主任燕铭书与敌搏斗中,打死两名敌人后牺牲。

随着夜幕降临,战场上的枪声、喊杀声渐渐地沉寂下来。这时,敌人又抢在日落前组织了又一次反复搜索。时至深夜,少数战士才摸出重围。

清东独立团团长董酉炳、副团长陈乙斋带的一个连,趁着夜晚朝东北方向从敌人间隙中突围了出去。

这次反“扫荡”虽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清东独立团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政委岳拙园和政治部主任王林身受重伤。之后,王林带伤于夜间顽强摸出清水泊,避于寇家坞一农民家中。政委岳拙园伤势过重不能行动,利用草丛隐蔽了两天以后,才被转移到小清河北军区医院抢救治疗。

清水泊战斗是清河军区抗战史上一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八路军伤亡惨重,但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了日寇7000之众,显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寇的信心与决心。

经过清水泊血战后,日军大部分撤走,只留下伪军暂编第一师第二旅第四团陈云渠部伙同李青山、临淄王砚田部伪军4000余人,在清水泊地区增设了20多个据点,沿小清河设立严密封锁线,沿侯镇至羊角沟挖了封锁壕,妄图彻底摧毁清水泊抗日根据地。

1943年1月,日军第五十九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六、第七旅团一部,共12000余人,先后对清河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

10日,日伪军7000余人分由广饶、羊角沟、利津、滨县、蒲台、博兴等地出发,向清河军区驻地东营一带合围,清河军区机关由蒲台、博兴转向敌后,跳出合围圈。翌日拂晓,日军合围北隋扑空。

14日夜,日伪军奔袭合击清西军分区部队,至15日凌晨2时,清西部队主力分散跳出包围圈,独立团九连及部分机关干部百余人在大王家被包围,突围未果,在团参谋长韩子衡率领下与敌展开多次肉搏战,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终因众寡悬殊,伤亡殆尽,韩子衡自戕殉国。

17日,日军转兵“扫荡”冀鲁边区,在平原、陵县、临邑间组织第一次合围,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二营、平禹县大队等被围部队分散隐蔽,利用抗日沟突出敌包围圈。军分区副司令员徐尚武带领50名战士掩护机关、部队转移,毙伤日伪军百余。

23日,日伪军又在禹城、济阳、临邑间组织第二次合围,二地委、专署、军分区千余人被围。八路军部队集中兵力兵器猛击一面,打敌措手不及,趁势突围。

25日,敌在陵县、临邑、商河、德平间组织第三次合围,主力部队及时跳出包围圈,部分地方武装未能及时突围,蒙受一定损失。

4月22日,日伪军20000余人重又“扫荡”清河区,连续进行三次“拉网合围”,清河军区机关与主力部队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适时转移到外线,经7天苦战,保存了主力,迫使敌人撤退。

在敌人对清河地区进行的多次扫荡中,我根据地遭遇了很大伤亡,但通过我根据地军民的气力反“扫荡”,日军和日伪军死伤人数也非常庞大。更为重要的是,我根据地军民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多次巧妙地避开日军的合击,保存了有生力量,为根据地形势的好转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