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就是必须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读者的主观能力、条件,按此而规定的读书的进程。“渐进”指的则是像流水盈河而后进、音乐成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就。这是朱熹根据孔子“欲速则不达”、盂子“进锐退速”和《学记》“学不躐等”一系列儒家传统的优良方法和原则提出来的。他说:“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学规类编》)这里朱熹不仅强调了读书要循序渐进,认真理会,同时也反对不量力行事而贪多务广。

为说明这些,朱熹首先以读《论语》、《孟子》为例,说明循序渐进的基本要求。他说:“以此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读书之要》)这是说明根据其不同内容、程度的书籍,何当先读,何当后览,当有次序。如果“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读书一定要“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同上》)对于书中的微言大意,一定要逐字逐句融会贯通,理解透彻,即要“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同上》)对于读书的程序进度,要做到“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其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同上》)

其次,朱熹以灌园为例,说明“读书如园夫灌园,善灌者随其蔬果根株而灌之。灌溉既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人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朱子读书法》卷一)灌园浇菜,不能忙于求速,读书亦然,欲速则不达,应当一节一章阅读,逐字逐句理解,一点一滴积累,这样才可能受益无穷。

再次,读书要做到循序渐进,必须有一定的步骤。朱熹认为,“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学规类编》)即是说订出计划,拟出程序,先读什么, 后读什么,今日读至何章,明日读至何节,按计划程序阅读,决不紊乱。这不仅能做到始终如一,且能日渐长进。

朱熹在强调循序渐进的同时,还坚决反对贪多务广。他说:“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朱子语类》卷十)他还用非常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读书贪多的危害。如说人吃饭,一日所吃,必有一定限量,“不可将十数日饭都一齐吃了”,读书亦如是,“一日只看几段,做得多少工夫亦有限。”“读书贪多,最是大病。”(《朱子语类》卷一○四)贪多嚼不烂,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循序渐进不仅提出了对读书所持的态度,而且体现了量力性原则的基本

精神,它确实是读书的妙法,完全符合教学规律。所以我们在现今的教育活动中,仍视其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朱熹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读书方法,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