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之美——南方河流

我国南方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珠江等,大多发源于地势的三级阶梯边缘隆起的山脉地带,这是由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所决定的。这些河流流域面积不大,源短流急,水量丰富,河水较清,含沙量低,经冬不冻。

这些河流,滔滔江水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涌进大海。它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文明的的新时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生命之源、文明之源。

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传说在西部阿里的神山冈仁波钦雪山有4个子女,分别是马泉河、狮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有一天,母亲把4个儿女叫到身边,让他们到世界各地去见见世面,增长知识。”

4个儿女最后决定分4路出发,到达印度洋后,再乘着白色的彩云回家,一家人团聚。

小女儿孔雀河向南行进,三儿子象泉河向北进发,二儿子狮泉河往西奔走,而大儿子马泉河,要去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它一直朝东走了。

马泉河绕过了九百九十座雪山,穿过了九百九十条峡谷,当它来到工布地区时,一只美丽的小鹞子落在它身旁。

马泉河问:“朋友,请问你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遥远的印度洋来的”。

马泉河一听,连忙又问:“请问你看没看见我的兄弟狮泉河和象泉河,还有我的妹妹孔雀河?”

小鹞其实没有到过印度洋,也没有见到过马泉河的兄弟,但它说了谎话:“它们都早到了印度洋了”。

马泉河大哥一听,想都没想就掉头南奔。为早日与兄妹们相会,哪里地势陡峭险峻,他就从那里跳下,最终形成了这条深嵌在千山万谷中的雅鲁藏布江,以及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古代藏文称之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她孕育出的远古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林芝、墨脱为代表。

林芝古称工布。新石器时代晚期,雅鲁藏布江流域形成了许多部落。其中最有名的是冈底斯山脚下的象雄部落、藏北草原的苏毗部落、藏东尼洋河谷的工布部落以及山南的雅隆部落等。

传说雅隆河谷悉补野部落由于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经常受到周边部落的欺负和掠夺。一天,牧人们正在泽当城南边的赞塘原野上放牧,忽然看见一个身材魁梧、容貌俊秀的男子,从附近的拉日山上走下来。

牧人们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个人用手指了指天上。牧人听不懂他的话,以为是天神下到人间,便一起跪下来请求他担任雅隆部落的首领。

接着,牧人们抬着他来到扎西次日山上,用石头修起一座城堡,请他在里面居住,还请他统帅整个雅隆部落。这位首领被称为聂赤赞普,意思是用“肩膀抬来雄壮男子”。

他就是雅隆部落的第一任首领。他居住的城堡名叫雍布拉康,是西藏高原上第一座城堡。

从聂赤赞普开始,雅隆部落的七代首领,合称“天赤七王”。他们的寿命都不是很长。雅隆部落第八位首领名叫直贡赞普。他性情暴烈,武艺高强,勇猛好斗,经常率领部队和周边的部落打仗。不打仗的时候,他就找自己的臣民比武决斗。臣民们没有一个敢应战。

有一次,他强迫一名叫洛昂达孜的马倌和自己决斗,结果被洛昂砍死。洛昂达孜夺取了王位。

直贡赞普的两个儿子夏赤和聂赤,逃到工布一带,他们的妹妹被洛昂霸占为妾,他们的母亲被洛昂逐放到雅隆雪山放牧。

有一天,直贡赞普的妻子梦见雅拉香波山神化作一白衣人与自己交合,后来产下一子,叫如勒杰。如勒杰长大以后,巧妙地杀死了洛昂达孜。

他从波密迎请哥哥夏赤,重新雅隆部落的赞普,这就是雅隆部落第九代赞普布岱公杰。从此,雅隆部落一代比一代强盛,成为山南一带所有部落的盟主,为以后统治整个西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雅隆部落一共传世三十二代首领,其中松赞干布是雅隆部落的最后一代首领,也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赞普。

在松赞干布的爷爷达布聂西赞普的时代,雅隆悉补野部落已经基本上统一了雅鲁藏布江南岸地区,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伦赞继而把领地推进到了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地区。松赞干布就出生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拉萨河上游的墨竹工卡的亚伦札对宫。

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势力日益强盛。他几次向大唐遣使请婚,后来大相禄东赞到唐朝,献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唐太宗最终答应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历经千山万水,一路上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到达逻些后,吐蕃人民欣喜若狂,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地迎接这位象征汉藏情谊的赞磨。

松赞干布按照唐朝的建筑式样和风格,在逻些玛布日山,即现在的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庞大,陪嫁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工匠等。

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内地平原地区诸如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皆陆续传到了吐蕃。使当地人民的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同样,吐蕃派遣青年到唐朝读书,吐蕃妇女流行的椎髻、赭面,以及吐蕃社会传统的马球游艺等,也传到了中原地区,为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从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在深山野林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藏民一代接着一代,从不懂事的小孩开始,就被带到寺庙,接受寺庙文化的熏陶。

在众多的寺庙宫观中,布达拉宫与扎什伦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其他诸如桑耶寺、大昭寺、雍布拉康等寺庙,知名度也都很高。

扎什伦布寺为四世班禅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扎什伦布寺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雍布拉康位于泽当11千米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

雍布拉康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赖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

雅鲁藏布江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多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之一。

雅鲁藏布江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其上源为马泉河,进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与恒河相会后改称贾木纳河,由孟加拉湾注入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的南面耸立着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北面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之间为藏南谷地,藏语称之为“罗卡”,意为“南方”,谷地呈一东西走向的宽阔低缓地带,雅鲁藏布江就静静地躺在这一谷地里。

她的中游横贯我国山南地区北部,留下了富饶丰腴的谷地和平原,是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区。河谷两侧山地的高处是牧场,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则是肥沃的农田。

她的源流有三支:北支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叫马容藏布;中支叫切马容冬,因常年水量较大,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叫库比藏布,该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较大。

三条支流汇合后至里孜一段统称马泉河,但在扎东地区也有称该江为达布拉藏布,藏语马河之意,或叫马藏藏布,藏语为母河之意。拉孜地区叫羊确藏布。拉孜以西,雅鲁藏布江统称达卓喀布,藏语意为从好马的嘴里流出来的水。

曲水一带地方,藏语叫雅鲁,该江流至山南一带叫雅隆,因此,才称这条河流为雅隆藏布。但在曲水地区念作雅鲁,因为“鲁”藏语确切语音称“隆”,意即从曲水以上流经河谷平原的河流,所以全段河流总称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沿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奔腾的大江、激流的峡谷、倾泻的瀑布、晶莹的雪山、神秘的冰川、如镜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和草甸,还有无边无际的蓝天白云,每一处都气势不凡,宏伟壮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由于高峰和峡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

世代居住在排龙的门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却少为人知的民族,他们是随着雅鲁藏布大峡谷而逐渐为世人所知的。

沿川藏公路走不远,是一座钢索吊桥排龙吊桥。从桥面到江面大约有30米,桥下江水吐着白色泡沫,发出隆隆怪响。

曾经,排龙到扎曲路上有藤网桥,人过桥时要手脚并用,像踩在弹簧上一样,摇晃不定,难以平衡,人走到桥中时,桥的摇摆度可达好几米,经常有人从桥上掉下数十米的江流中。后来建成了钢索桥。

每当到了山体的急拐弯处,顺着山势延伸到这里的路形成了老虎嘴,这些老虎嘴只有一米左右宽,据说是当地的门巴人在峭壁上凿出来的。

在前往大峡谷的路上,有一些天然温泉,水质清澈见底,升腾着团团水雾,缓缓流动。泉水中的矿物质使得附近的石头被熏成铁红色,成了一道很美的景观。

温泉紧挨着江岸是一片洁白的沙滩,沙滩与江水之间是一片开阔的圆石滩,布满形态各异的圆石块。洁净的沙滩温泉,跟凶险的江流形成强烈的对比。

峡谷深至千米,江水滔滔翻滚、吼声如雷,蔚为壮观的瀑布高悬而下。

雅鲁藏布江从米林被迫折流北上后,绕过世界第十五座高峰南迎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似蛟龙出山,以巨大的流量穿凿山体,形成平均深达5000米以上的气势宏伟的大峡谷,水流汇集在不足百米宽的峡谷中,你白浪滔天,铺天盖地裹着巨石急速而下。

在那道举世闻名的马蹄形大拐弯中,叠套着80余个马蹄形小拐弯,自上而下镶嵌着一个接一个的小峡谷。如此地貌奇观的峡谷,这样大的突然拐弯,在世界河流史上实属罕见。峡谷的深切、大山的雄奇、江水的涌动、浓绿的森林、高天的流云,尽收眼底。

扎曲村处在大峡谷的中心位置,距入口和出口恰好都是200多千米,峡谷和水流从这里开始敢由狭窄湍急变得宽阔平缓。

绒扎瀑布群位于距迫隆藏布汇入口约6千米的干流河床上,江面上浪花四溅,涛声轰鸣,彩虹时隐时现。“绒扎”在门巴语中的意思是峡谷之根。

秋古都龙瀑布位于跑迫隆藏布汇入口14.6千米的主干河床上,飞瀑从高山上直接泻入雅鲁藏布江,景象壮观。

藏布巴东瀑布实际为两个瀑布群。这里出现两处瀑布,分别高35米和33米,前者宽仅35米,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

在马泉河最大的支流柴曲,弯弯曲曲把无数晶莹夺目的小湖泊穿缀在一起,一直锦绣缎带,铺在一块一望无际犹如翠绿绒毡的草地上。

马泉河流域基本上都是牧区,在帕羊以下河谷两侧是由高蒿草组成的沼泽化草甸景观,这里是最优良的冬春牧场。

在帕羊以上,沼泽化草甸由温变干,渐趋消失,坦荡的谷地出现一片针茅草原景观,广泛分布着紫花针茅和蒿子,呈现一片黄绿色的景象。

碧蓝的哲古湖地处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境内的哲古村,湖水清澈,湖内生长着各种鱼类,湖面上鸟类聚集,湖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大草原和连绵起伏的雪山。

哲古湖正前方可以观赏洛扎县境内连绵起伏的群雪山,犹如巨龙起舞,与夕阳相映,十分壮观。后方是雄伟壮观的雅拉香布雪山。

哲古草原因哲古湖而得名,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长满牧草和细碎小花的丘岗,有连绵起伏的巨大草场,还有碧波荡漾的湖远处连绵净白的雪山,湖边成群神态悠闲的牛羊,不远处昂首观望的野生动物,融合在这蓝天白云之下。

羊卓雍湖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湖汊口较多,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与纳木错、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羊湖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3小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羊,但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湖中岛上牧草肥美,野鸟成群。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壮丽多姿的冰塔林上,由于雪尘相间显示出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能工巧匠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巨大的冰川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

雅鲁藏布江水量丰富,落差大而集中,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仅次于长江,居我国第二位。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常见的成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6大类,其中以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

野生动物兽类中的藏羚羊、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有473个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我国所特有。鱼类共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在波密、察隅、珞瑜等地,海涛般的森林随着山峦起伏,还有濒危珍稀的红豆杉。

流域内有原始森林264.4万公顷,木材蓄积量8.84亿立方米。茫茫林海中,树龄200多年的云杉,平有的高达80米,一棵树就可出60立方米的木材。

雅鲁藏布江畔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雅江巨柏,学名西藏巨柏,木质坚硬,性喜沿水线生长,生长期较长,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万年,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沙石之中。其形态各异,或弯或直,或倾或卧,似巨大的毛笔倒写着天上文章,为世人展示其千年沧桑。

雅鲁藏布江流域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含木本植物100多种、药用植物和真菌植物165种,其中有虫草、灵芝、猴头、天麻、雪莲、红景天、贝母、松茸等,可以说是一座天然的高原植物宝库。

流域内的矿产资源丰富,有90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其中铬铁、铜、、锂、硼等11种储量居全国前列,已探明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热显示的种类繁多,有水热爆炸、高原沸泉、地热蒸汽、沸泥泉、热水河等。而最为壮丽的,当数雅鲁藏布江边的间歇喷泉了。

[旁注]

赞普 吐蕃王号。“赞”,雄强之意,“普”,男子。松赞干布仿效唐朝所设置的政治制度。赞普是吐蕃最高统治者,赞普之下设大相、副相各一人,总管全国政事。

雅拉香波山神 雅隆河谷奉雅拉香波为最大的山神。雅隆部落取得了整个吐蕃政权后,他们崇奉的山神也就成了众部落共同信仰的山神而成为最高神灵。

赞磨 又称赞蒙。吐蕃赞普的正室王后。有赞蒙称号的、去世后享有的祭祀为吐蕃地位高者才能有的级别。

驻锡 意为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这里“驻”即车马停住,或止住停留之意。“锡”是指僧人所用锡杖。

黄教 又称格鲁派,是我国藏传佛教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门巴族 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阅读链接]

雅鲁藏布江上游有一个名叫塔各加的地方。这里热区水温高达86度的沸泉口有近百个,其中有4处间歇期不同、喷发形式各异的间歇喷泉。

每次喷发之前,泉口的水位缓缓上升,随着一阵巨大的吼声,高温汽水流突然冲出泉口,腾空而起,形成直径2米左右的汽水柱,无风时,水柱顶部汽柱可高达四五十米。

喷发时间长的有10多分钟,然后渐渐回落。刚平静下来,猛地,水流又一次冲出泉口,呼啸而出。这样反复数次,直到最后完全停止。间接喷泉的猝然喷发,激动人心的声势,喷发和休止的交替变幻,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