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并不等于创造力
创造力与智力有密切关系,但能不能说智力就等于创造力呢?通常智力是通过智商表示的,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测试智商的公式:
IQ = MA( 心理年龄) ×100% 。
CA(实足年龄)
比如一个五周岁的小孩,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等部分或全部地达到或超过六周岁的小孩的水平,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就比同龄孩子智商高。一般来说,智商超过 100 的就表明智力水平较高,低于 100,就表明智力水平较低,而高智商一般在 130 以上。
智商高的人,创造力不一定很强,在我们周围一些人智力非凡,但是却终生禄禄无为,不思进取,而另一些人,尽管小时迟钝,但到成年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华罗庚小时候被人称为“罗呆子”;拜伦小时候读书时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一个;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认为是愚钝无法上学而被遣送回去。这些都是一些智商和创造力关系的例子。美籍华裔心理学家刘安彦说道:“有些人智力高,而且又富有创造力,但并不是所有智力高的人都富有创造力。有许多智力属于中等者也都能提供创造性的活动,智力高低与否和一个人创造力并没有绝对关系,虽然基本的资质似乎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则需考虑到其他因素。”
因此,从小学到中学短短十几年左右,如果我们仅仅以学校成绩的优劣高下,而沾沾自喜或郁郁寡欢,岂不是非常愚蠢?更何况,以学习成绩来判断一个人七、八十年的生涯,这种评量方法,事实上很不合理。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关键的因素其实是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鲁迅先生也说:“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 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人们的天赋是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创造才能其实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勤奋学习和大胆实践,才逐渐形成的,在创造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基础,我们要刻苦掌握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识越丰富,创造力的发展和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走向创造能力的第一步。”
当然了,一个光有知识的大脑还不足矣,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更为重要, 创造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在于它解决的是前人或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创新是它的特殊本质。创造思维具有高度集中的稳定指向,这个指向的终端是需要解决问题本身。还具有散射性,指一旦创造的定向确定下来,创造思维便开始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包括进行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等。就象爆炸的炸弹,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轨道,散身开去。
创造思维能力开发的动力是社会责任感,造福人类是任何发明创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彭加木,为了振兴中华,开发边疆,他不畏艰险,几次深入到风沙无情,环境险恶的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在他第四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综合考察时,不幸遇难,连尸首也没找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方定,六十年代初,在简陋的工棚里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高水平地完成了原子弹点火用中子源的研制。1964 年由于核武器研制工作需要,毅然告别产假中的妻子、刚出世的女儿和不满两岁的儿子,奔赴青海高原,参加并组织了多次核试验参数的测试。十年动乱, 虽身不由己,遭到迫害,但对原子能事业矢志不移,1983 年平反之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曾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以主要参加者名义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
纯正的、高尚的动机,明确的社会责任感,才可能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的胸怀,去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取得创造成功。
最后要谈到的是创造活动也需要深入实践,实践是开发创造力的具体过程,通过反复不断的实践将自己的想法用于动手活动。这样,脱离空想的虚无而把理论用于实践。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是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