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秧歌

秧歌流行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据清代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者之笑。”从陕西省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中,也发现秧歌画像,画像中人物的衣着装扮、面部表情、五官特征以及舞蹈的造型和动态, 都与今天陕北群众的服装、形象、性情以及陕北秧歌的表演相一致。

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和高跷(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名“踩高跷”)两种。秧歌队由十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棒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由 1~2 名领舞者率秧歌队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大场用于秧歌的开头和结尾,中间是由 2~3 人表演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名为小场。

秧歌的音乐一般有 3 个部分:

①小场演唱,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前者由一名秧歌头在开场时演唱,不与舞蹈结合;后者边舞边唱。小场演唱的曲调多移植于小调, 并加入锣鼓过门。

②锣鼓打击乐,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③唢呐吹奏,主要用作舞蹈伴奏。1.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

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和地秧歌三种表演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 2~5 人,1 人领唱,众人相和。演唱的小调有 50 余种,如《闹五更》、《铺地锦》、

《放风筝》、《茉莉花》、《绣花灯》等。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

《锯大缸》、《瞎子观灯》、《蓝桥会》、《姜太公钓鱼》、《孙悟空与猪八戒》等。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二胡、笛子、竹板等。

东北秧歌的音乐具有泼辣、风趣、花梢、热闹的特点。小调中衬词多而俏皮,并常运用重拍上的休止符、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下面是东北秧歌中的小调和器乐曲牌。

  1. 山东秧歌

山东有三大代表性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

鼓子秧歌流行于鲁北地区的商河、惠民、临沂一带。相传宋代由河南逃荒而来的农民,在丰收时节拿起筛箩、锅盖、木棒和汗巾手舞足蹈,因此而形成了鼓子秧歌中的四个角色:伞、鼓、棒、花。“伞”又分为头伞和花伞。头伞是老生形象,左手握伞,右手执牛胯骨。花伞是青年人的形象,因左手持的伞装璜花梢而得名。“鼓”是中年男子汉形象,头扎英雄巾。“棒”是

少年形象,双手持棒槌起舞。“花”是女角,双手持折扇、绸巾或花鼓、花灯起舞。

鲁北地区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并有被称为“秧歌博士”的优秀艺人负责教练。每逢春年开始表演,正月十五达到高潮。

鼓子秧歌的演唱部分主要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所唱曲目大都幽默诙谐, 具有山东人豪爽、耿直和风趣的性格特点。

鼓子秧歌的乐队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大钹、小钹、小堂锣等。

胶州秧歌流行在鲁南胶州一带。当地的秧歌队从正月初三开始在本村和邻村表演,直到清明结束。当地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表现出群众对胶州秧歌的喜爱:“听见鼓锣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

胶州秧歌的角色有棒槌、扇女、鼓子、翠花、小嫚五种,每种二人,共十人。各种角色有特定的舞蹈动作和唱腔。其演出形式由舞蹈(跑场)和演唱(小戏)组成,二者交替进行。演唱部分中常用的主要腔调有[南锣]、[扣腔]、[男戏调]、[女戏调]、[老腔]、[小腔]、[东坡]等七种,用来表演一些秧歌小戏,如《梁祝》、《打水》、《井台会》、《双推磨》等。下例是《闹学》中的[扣腔]:

[扣腔]常用来表现生气、说理或哭诉,[南锣]是表现欢快、风趣情绪的曲调,[男戏调]、[女戏调]抒情而带些感伤,[老腔]是老年角色的唱腔,[小腔]是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曲调,这些主要腔调因不同的表现功能而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除了主要腔调外,胶州秧歌中还有一些独立的小曲,如[打灶调]、[上庙调]、[凤阳歌]、[锯缸调]、[叠断桥]等。

胶州秧歌中为舞蹈伴奏的唢呐牌子和锣鼓牌子也十分丰富。

海阳秧歌流行于山东海阳地区,在春节和喜庆的日子中表演。角色有药大夫、花鼓(勇士打扮)、货郎、翠花(亦称腊花)等,全部由妇女扮演。表演形式包括道具舞蹈(霸王鞭、狮子、跑驴、旱船等)、人物扮演、秧歌小戏等。表演程序分为土炮鸣礼、三进三退、群艺争辉、小戏尽兴四个部分。土炮鸣礼是秧歌队进村前先点燃土炮,向村中发信号,村长在土炮轰鸣中带领民众前来迎接;三进三退是海阳秧歌特有的礼俗性舞蹈,用作见面礼和谢场;群艺争辉是即兴编唱的贺词,以及在打击乐伴奏中的秧歌队的队形进行; 小戏尽兴是大场过后演出的民间传统小戏,由弦乐伴奏。小戏之后,全队又以三进三退谢场,大夫致谢词,表演结束。

  1.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以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等地最为著名。当地有秧歌队挨门挨户到人家去拜年的风俗。角色有伞头(秧歌队的指挥)、货郎、男女老少和丑角。表演顺序是,先扭“大场”,之后是二人、三人、四人或八人的“小场”,然后是载歌载舞的生活小戏,最后又集体扭大场。陕北秧歌中所唱的曲调多来自■鄠(当地一种歌唱性较强的戏曲),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大挑莱]、[小放牛]等。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

《牧牛》、《拤草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