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下)

第二章 民间歌舞音乐第一节概述

民间歌舞(包括乐舞)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艺术。它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民间舞蹈是音乐与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它有两种音乐形式:民间歌舞是以歌与舞相伴随的形式,或边歌边舞,或歌、舞交替;民间乐舞是不带歌唱而只以乐器为伴奏的舞蹈形式,舞者或伴随器乐而舞,或边舞边演奏乐器。在民间歌舞与乐舞中,都使用器乐伴奏。伴奏乐器有的以丝竹乐为主,有的以打击乐为主,有的则全部采用打击乐器。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载歌载舞、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更具有代表性。

我国歌舞艺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氏族社会。在古代文献中, 有一些关于远古歌舞传说的零星追记。例如《吕氏春秋》的《仲夏纪·古乐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奴隶时代的乐舞,是祭祀、崇拜天地和祖先的仪式组成部分,为巫师所掌握。《楚辞》中有对南方地区巫舞的生动描绘。如《招魂》中说,女子穿着漂亮的衣裳,在钟、鼓声中长袖翩翩、婆娑起舞。《论语》中有关于民间盛行的傩舞的记载。傩舞是中国古代大傩祭典中的仪式舞蹈。舞者面戴强悍、狰狞的面具,扮作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从我国有文字记载开始, 就有关于大傩的记录。据《后汉书》记载,傩祭多在夜间举行。到时燃庭灯、点爆竹,众人集队,击鼓吹号,高唱傩歌而舞,用以驱鬼。傩舞在后世逐渐发展为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和戏剧,广泛流传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和山东等地。

汉代,文献中已有关于《龙舞》和《鱼舞》的记载。龙是我国古代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是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古代的龙舞, 是农业文化的产物。久旱不雨时,舞龙祈雨;插完秧后,舞龙驱虫。龙舞的历史悠久,至汉代时形式已发展得比较完整。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 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 5~9 条龙同舞。《鱼舞》又叫鱼灯,以鱼形灯彩为道具而舞,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和沿海各地。山东出土的汉代画象石上,已有舞鱼灯的形象。渔民在出海捕鱼前舞鱼灯祭海,祈望平安和丰收,这种习俗源于古代以鱼为图腾的祭祀活动。

当《龙舞》和《鱼舞》在民间主要用于祭祀的求祈仪式的同时,以民间歌舞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汉代“相和大曲”,已开始在宫廷中用于娱乐和审美。相和大曲是商周乐舞、战国楚声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有多种结构形式,较完整的形式由“艳—曲—趋或乱”3 部分组成。据学者考证,艳是华丽而婉转的乐段,由乐器演奏,有时也配以唱词而歌唱;曲由舒缓的歌唱和速度较快、情绪奔放的器乐组成;趋或乱是结束部分,可能是紧张而热烈的歌舞。

唐代,大曲发展至极盛时期。在继承前朝艺术成就和吸收当代新兴艺术的同时,唐大曲还吸收了西凉、龟兹、疏勒、高昌等西域少数民族以及天竺、高丽等的音乐舞蹈成就。唐大曲的典型结构由“散序—歌—破”3 部分组成。

“散序”为器乐演奏的散板开头曲;“歌”是舒缓的歌唱,有时也有舞蹈; “破”又叫“舞遍”,以舞为主,有时带歌,节奏、速度变化复杂。

汉族的民间舞蹈中,有包含杂技和武术动作的特点。例如汉唐时期流行于民间的《狮子舞》和《剑舞》。狮子在我国人民心中是镇邪除害、如意吉祥愿望的寄托物。汉魏时期即已有狮子舞的雏形。唐代以后,狮子舞被引入宫廷,名为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剑术有英武的姿态和超逸洒脱的韵律, 自古就有搏击、健身和抒情表演的多项功能。汉以后,剑的兵器地位渐渐被长兵器取代,剑舞作为健身和抒情的技艺,于是有了更多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唐代时,剑舞流行得更加广泛,水平也很高。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中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身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说书法家张旭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后,草书大进;画家吴道子看了裴将军的剑舞,也深受启发。

唐宋时期,民间的歌舞活动十分兴盛,而且已形成年节时集体于广场上歌舞以娱乐的传统。唐代张祜有诗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诗句描绘了元宵节民间歌舞的盛况。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奇术异能, 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宋代,戏曲艺术兴起,广泛吸收了民间和宫廷歌舞的艺术成就,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歌舞剧形式。由于戏曲艺术有更强的表现力、更宽的包容面、更高的技艺水平和更强的综合性,因此取代了汉唐歌舞大曲在宫廷音乐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在民间,歌舞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仍在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初步调查,我国 56 个民族中有民间舞蹈上千种之多。由于各民族的社会状况和音乐文化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有娱乐、民俗、宗教、祭祀、礼仪等多种社会功能。一般来说,娱乐舞蹈由于审美、娱乐功能的单纯和明确,往往发展得更为丰富。

民间舞蹈中的音乐部分与当地的民歌有一定联系。它们或者是民歌的直接搬用,或者是根据民歌改编发展而成的曲牌。另外还有一些固定的锣鼓点和锣鼓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