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才与积累

成才不是毛毛雨,在走向成才的道路上,需要经历艰难的风风雨雨和含辛茹苦的日日夜夜。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付出高于成功的千万倍的心血和汗水。这样,你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你才能扬起成功之帆,成为真正的人才。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知识在于积累”。我们古人是很懂得这个成才之道的。荀子在《劝学篇》中先用积土积水来比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然后指示:“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就能成为高如大山,深如江海那样具有丰富知识的人。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己也说过:“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众材合构,”都说明一个道理,博采众学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而一步步走向成才。

成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要看知识的组成、古人曾有“学富五车”之说,现在要成为一个人才,对知识的要求更是无限的。可是,那许许多多的知识,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装到一个人的头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充分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的许多重要著作, 都是其作者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的结晶,这充分说明了知识的的重要性:

《资本论》揭去了蒙在资本家脸上的那层慈善的面纱,揭示了他们剥削工人的实质,令资本家恨得发抖。这部伟大的著作是马克思四十年来知识积累的心血,这本书中的许多资料,摄取于一千五百多种书籍。他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写的笔记,包括手稿、摘录、提纲、札记等文,至少有一百多本。他平时就十分注意积累和观察,致使他的头脑里装下了“多得令人难以相信的历史及自然科学的事实和科学理论”。

列宁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他早期所著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参阅了五百八十三本书,摘录了工农业生产状况和工农业生产情况的各种资料。

我国北魏时期贾思勰说他写作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是经过“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农,验之行事”而成的。这本书共九十二篇,分为十卷,旁征博引先秦以来的典籍一百五六十种。

我国明初学者陶宗仪,以教书为生,“躬亲稼穑”,“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荫”,观察和考虑问题,有所得,摘叶书之,贮破盎中,日积月累十年,贮得树叶十多盎,后来整理成书三十卷,题书名曰《辍耕录》。万千的学问家都证明了,知识在于积累,积累是求知之道。路要一步一

步地走,知识要一点一滴的积累,积学如储宝,积少便成多。

既然许多的学问家都这样注意知识的积累,那么,作为中小学生,要想成才,更是不可忽视从小就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 使自己具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将来的成才铺平道路。

知识需要积累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那么知识应该如何去积累呢?这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积累知识,“贵在有勤”。要心勤、眼勤、手勤,多读、多想、多记,办法就是像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告诫青年的:“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俄罗斯作家果戈里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把听到的,看到的传

说、故事、民歌、风土人情、以及流传在人们中间的谚语、俚语、奇闻佚事都随时随地记录在本子上。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上饭馆,服务员把饭菜摆好了,他却还在埋头抄写一张菜单,他好像发现了什么珍宝似地,边抄边赞叹说:“太好了,太有用了”。他抄下的这个菜单后来用在他的一篇小说中了。

邓拓的博学多才,是他多年来勤于读书,勤于积累的结果。他天文、地理、理论、历史,无所不读。每半月读一本,一年可读二十四本,每读一本, 都积累一些有用的资料,平常读报、读杂志,往往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有用的东西随手记下来。当别人问他的读书体会时,他打了个比喻:“你看农民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真正所谓的成就,也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没有积累,就什么也谈不上”。

除了要勤于积累一切有用的知识之外,还要养成善于思索的习惯,随时随地把思索所得记录下来。当我们经常考虑某个问题时,在大脑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当大脑处于半休息状态,或受到其他事物的启发,某种崭新的思想或答案,常常会突然在脑子里显现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把它记下来,否则过后就很难再把它捉住。宋朝苏轼有两句诗:“作诗火急追之逋,情景一失永难摹”,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唐代诗人李贺在骑驴出游时,总是带一锦囊,在驴背上思索得一个好句子,马上记下来,投入囊中,晚上回来再整理成诗。总之,长久的积累,再经过缜密的思索就能使零星片断的东西逐步完整起来,这是很有益处的。歌德的《谈话录》,孔子的《论语》,其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和语言,正是作者从思考求索中得来的,而被他的弟子和助手当场记下来后整理而成的。

积累,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愿每一个立志成才的中小学生,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成功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