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才与读书

书是一件神奇的工具,人类历史开始于文字记载,文字落在它的载体上, 这便成了书。有了书,人的梦想,幻念才得以传世,我们才能借助于它的光亮来了解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我们才能够在前人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启发,从而有所发展。

书,原本就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它能够给在知识上饥渴的人提供食粮。世界上的大发明家、大思想家,哪一位不是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出来?

在封建时代,人们的成才标志是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之路,他们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成才,古代的人当然是离不开书, 古代人苦读成才的例子更是俯拾皆是。那时候,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对成才的理解当然不会超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了,对成才的理解自然也就更广更深远了,但无论如何,要想成才,第一是你必须钻进书堆里去。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认真读书的,囊萤凿壁,比起我们现在的电灯、台灯来说,那简直是无法相提并论,虽然条件是如此地艰苦,但学问就那样得来了。还如,汉朝的朱买臣,靠打柴为生,常常背着一捆柴,携带书籍,边走边看。三国时魏王象和南北朝时梁任考恭,都是幼年丧父,家境异常贫苦。王象给人家放羊,还时时偷闲读书。任考恭自己无书,不怕跑路,不嫌费事地到处借阅。梁元帝(萧绎)十二岁的时候就知道好学,当时他在患疥,手不得拳,膝不能屈,又苦于苍蝇侵扰,因而关上斋门,坐在葛帷内以避苍蝇, 并喝一些甜酒以解痛,可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学。

至于现代的大学问家,那更是书海里泡出来的。现代的著名小说家郁达夫,小说创作数量颇丰,其学问也令人赞叹,但我们又有谁知道,郁达夫的一生,究竟读了多少本书呢?据说,他仅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就阅读小说一千多部,简直是一个“书虫”。

许地山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他写的多少书我没统计过,但是光是评论他的书在学校图书馆里就有一大排。他肚里怎么就能装得这么多故事?其实, 只要你想想,也不难明白他的脑袋或许和常人差别不大,而能有如此成就, 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从书中涉取了太多太多的营养。许地山有“牛津大学的书虫”之称,同学挖苦他说“整日读书,睇读死你。”而他自己呢,却也心甘情愿地做一书虫。

从俄国诗人舍甫琴科或高尔基的传记里,我们知道有农奴社会家书僮读书而挨鞭打的事。但是,虽然有鞭打等待着,却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天做了十四个小时的苦工之后,偷偷地在僻静的柴仓里点起豆大的小灯, 忘我地读起书来。那样的家僮,被梦也似的足迹牵引着,被看不见的人物慰藉着,你看见那苦孩子泪影中的微笑吗?这精神,这干劲将是一切成功的开端。因为他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了自己的方向,从而使他的视野扩大、思路开阔了,他懂得了自己该怎样做。

书籍是会使人提高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经说过: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道路上来了。”真的是这样,书要是读得越多,人就会变得越富于睿智,越具有眼光。因为你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

吸收了他们的智慧,见多闻广了啊!小气的人会因此大方一些,心胸狭窄的人会因此而变得开阔起来,“学问就是力量”呀!

“开卷有益”原是古人奖励读书人的一句话,今天看来,仍然有它的价值。无论你是干什么的,都不妨经常地翻阅一些书、诗文、词曲、小说、戏剧、经传、野史、笔记、杂著等等,各凭所好,随意阅读,既可以丰富生活的乐趣,驱除工作的疲劳,又可增长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表达的能力。甚至对立身处世,培养高尚的情操,都大有帮助,对于成才当然也是一样。

其实,历史发展到公元 21 世纪末,对人才的要求早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人才,他应该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杂家。

例如,作为记者,当然是学文科的,而且是中文专业,可是,记者之间无论有怎样的专业分工,也不管这种分工是如何细致,他首先必须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其次还要求有广泛的知识,要接触社会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物,没有足够用的知识是不行的。无论遇到国学大师,还是书画名宿,佛教居士, 历史学者⋯⋯都能谈得入巷,使对方觉得你是个水平线上的“通人”,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开他的心扉,让对方在自由的谈话中生动、深刻地阐发自己的意见。如果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广泛地读书、学习,否则, 即使他是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恐怕也是白搭。还有,对于一无所知的理工科的高科技人才,是不是就会因为不是学这一行的而不去进行采访了呢?可如果你不是这一行,所有的记者当中,谁又是学这一行的呢?再就是,采访时对人家的研究课题、方向一窍不通,又该怎么与人交谈,怎么发问,怎样确定该写些什么呢?我想总不能这样说:“某某先生(女士),听说您在这方面特别有研究,而且成就突出,我呢,是学中文新闻专业的,对此知之甚少, 您能不能把您研究的情况从头到尾给我说一下,让我写一篇报道呢?”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的积累知识,丰富自己。

或许,你认为我举记者这样一个例子太特殊,因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 毕竟不能和记者们一样,需要接触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那下面我就再给你举一个纯理工科的老先生的读书情况:

武昌有位张子高老先生,在清华大学执教多年,是一位化学专家。但对文学却有很高的造诣,诗文并美,书法亦工。治学之余,读读小说,玩玩石头,喜欢收藏古墨,观赏奇石,借以调剂精神,恢复脑力。他研究古墨,颇有心得,曾写《墨苑杂说》,连载报端,识者叹赏。所撰《中国古代化学史》, 不仅表现化学专业精深,而且显示了文史基础的坚实,而他的文史基础的坚实,难道不是得益于他平时的读书吗?

或许,你会说,我们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知道什么精神食粮,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话,可是,我们没有时间呀!白天要上课,晚上老师留作业, 双休日除了做作业,还要有许多的别的事情,我们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呀!我说:“这根本就不叫什么理由,纯粹是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现在的中小学生,老师、家长们对其看管的是比以前严了,作业也是有的,但至少读书,家长和老师是不反对的。让我们想一想,五分钟时间是很短的,但只要你充分利用,也许五分钟就可以背上一首唐诗,把一百个五分钟集起来,就差不多就等于一天了,如果这样,你想想能学多少东西?善于治家的人说,爱惜厨房里的一粒米,就可以成为一笔家产,我们利用五分钟余暇去读书,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何况,我们每天又不只五分钟的余暇呢?

利用余暇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 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样的时间不去利用,实在可惜。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精英们是怎么惜时读书的吧。

三国时期魏国的董遇,精通《左传》,还曾为老子作训注。他的弟子, 有的苦于没有时间读书,董遇告诉他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 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这主要说的是抓农闲之余,我认为今天学生的“三余”应该是:学习之余,即上课和做作业之外;娱乐之余,指从玩电子游戏机、玩电脑、玩扑克看电视等等之中,节约出时间;休养之余,即休假和养病的空闲。

《归田录》记载钱思公言平生爱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所则阅小词。谢希深亦言宋公垂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诵咏之声浪然闻于远近, 读书若此,何愁没有时间?

古人的惜时勤读的故事,使我们可以充分的认识到,一个人,只要你想学习,想读书,那么,时间总还是有的,然而,于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喜欢读书,那么,一年四季恐怕都有你不能读书的正当理由:

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最好眠; 等到秋来冬又至, 不如等待至来年。

虽然如此,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要成才,书总还是要读的。因为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像蜘蛛吐丝那样,完全靠自己的肚子里分泌出丝来, 把网织得很漂亮,也很有经纬,下点雨的对候,网上挂着雨丝,从侧面看上去,那种斜光也是很美。但是,蜘蛛的肚子毕竟是有限,它如果只凭自己, 又能吐出多少丝来,织成这种漂亮的网呢?我们自己的智力和力量再好,再大,但毕竟是有限的。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多读书,吸取前人的精华,把他们的经验变为已有,那么,这不就无形之中增长了我们的力量,为我们的成才提供捷径了吗?一代文豪高尔基说得好:“请爱好书本吧,它将使你的生活容易化,它将帮助你了解感情、思想、事变的各方面和复杂的混合。它将教你尊敬别人和你自己。它将带着对世界和人类的爱的感情,给予智慧和心灵以羽翼。”

书,确实是成才的有力助手,读书吧,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富有真理的书是万能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都可以打开,成才之路也埋藏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