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怎样译制

把有声电影中的对白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影片就是译制片。影片的译制,促进了国际间、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很久以来,译制片已成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译制片的一般制作方法是,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所需的语

言,再由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按照原版影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气、语调、口型给其配音,新录制一条声带,然后与画面配合在一起, 制成译制片拷贝。

一般情况下,译制一部影片的具体过程如下:

剧本的翻译与研究。对影片进行译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原版影片的剧本翻译成所需的语言文字。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原剧本的主题思想。剧本译出后,译制组的导演、配音演员及有关工作人员,要认真研究剧本, 明确剧本主题、熟悉全剧的情节变化、准确把握剧中人物性格。总之,对剧本要深刻理解、充分认识。

排练与实录。译制人员吃透剧本后就可进行排练了。这时,配音演员要反复地观看影片,演练配音。配音时要特别注意对白的语气、语调和画面上演员的口型变化。有时候,对口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不同语种相同意思的一句话,其发音规律、音节多少常常不同。这种情况下,就要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增删对白的字数了。排练过程中,通常要把整部影片分为几段,以便循环放映、反复练习。实际录音时,配音演员在录音棚的配音室内透过窗口的玻璃,一边观看着影片的画面,一边对着话筒配音,录音师将演员的配音记录在声带胶片上。录好的声带片,用声画编辑机来检查,同时还要用机器来校对底片。译制影片要特别强调声画统一,新录制的录音带的长度,要与原版声带的长度相等,要保证近景、特写、大特写等镜头中配音与画面人

物口型的吻合。

录音合成与拷贝印制。校对好的配音声带,要与原影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进行混合录音,合成为一条录有整部影片所有声音的声带。合成声带的底片与画面底片在洗印车间套印在一起,最后就可大量洗印供发行放映的译制片拷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