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景电影

在电影的发展史上,人们为了取得大画面、高清晰度的效果,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全景电影的产生就是人们这一努力的成果。

全景电影又叫西尼拉玛电影,是一种景象范围较变形法宽银幕更为广阔的一种电影形式。

全景电影是用 3 台摄影机共同拍摄,放映时同时用 3 台放映机连锁放映, 分别放映 1/3 的画面,接合成一幅全景画面投放在宽阔的弧形银幕上,它的水平视角可达 146°,观众在观看时有一种宽广的、逼真的感觉。

全景电影是 40 年代末发明的,发明者是费雷德·瓦勒。当时,他向各大制片公司示范了这种系统,各公司的负责人肯定了这一系统和费雷德·瓦勒的做法,但一致反映这一系统在影院中普遍采用是不切实际的。在挫折面前, 瓦勒没有退却,他继续研究,并聘请了录音工程师哈札·里夫斯设计一种与画面相称的声音还音系统。里夫斯设计了一种用一条 35 毫米全涂磁录音和胶片,放映时与三条画面连锁。这种声带片有 6 路声道。5 路信号输向银幕后面的 5 组扬声器,另 1 路输入观众厅内的环境声扬声器,使西尼拉玛电影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1950 年,伊思·曼彩色影片问世。彩色影片的产生给瓦勒带来了活力,

给西尼拉玛增色不少。1952 年 9 月 30 日,第一部西尼拉玛电影《这是西尼拉码》在纽约百老汇剧院首次公开上映。影片一开始选用了几个在西尼拉玛出现以前的简单镜头,然后转瞬之间,银幕画面一下子扩展到了最大尺寸(65

×25 英尺),相当于普通银幕的几倍,观众随着银幕上的空中飞车镜头做了一次惊险的滑行,使人产生一种空前惊心动魄的感觉,于是西尼拉玛一举成功。很快,许多影院购买了西尼拉玛设备,开始放映西尼拉玛电影。

全景电影院不同于一般影院,这是全景电影的特点决定的。全景电影在放映时,观众视野很宽,达 146 度,约一个半圆的 5/6。全景电影是用三部机器同时自三个点来放映的,影院整个前墙布置了宽大的银幕,观众厅的四周布置了还音设备。前苏联的列宁格勒电影院,为了放好全景电影,曾在该影院就地设计了专用放映镜头,中间放映机镜头的焦距为 110 毫米,两边放

映机镜头焦距为 80 毫米。三台放映机连续放映,并和一台还音设备共用一个操纵台来操纵,放映效果很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