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曾经拜西周著名学者商容为师,学习3年,学业精进,深得商容欣赏。后来被商容举荐入周,进入太学,凡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又大有长进。
老子后来被太学里的老师举荐做了守藏室吏。守藏室是周王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雄鹰展翅蓝天。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博览泛观,渐臻佳境,终于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这一天,老子要到西域去开化世人,准备出函谷关。周王朝大夫尹喜当时任函谷关令,他闻报有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老翁,驾青牛之车欲出关。尹喜出门一看,但见紫气东来,知道是圣贤之人老子来到,便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迎老子入关。
尹喜早就仰慕老子学问,便请老子教授自己。老子见尹喜是个可塑之才,就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都是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世谓之《道德经》。
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虔心修行。后来,老子为了经国济世,教化世人,就带着弟子尹喜前往西域各国弘道,云游天下,传讲道家学说。他们西出函谷关,溯渭河西行,进入秦地,又出大散关,翻过陇山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以后又回到陇西邑的临洮。
老子讲经传道,劝谕世人真心修炼,他还关心农桑,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人们皆感激他仁民教民、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
据传说,老子后来在临洮岳麓山“白日飞升”,这是指人修炼得道后白日里飞升天界,羽化成仙。据说老子驾凤凰飞升云华之上时,身现金光,洞然十方,五色云良久乃没,这一天江河泛涨,山川震动,有五色光射天,太微遍及四方。
后世的人们在岳麓山老子飞升处修了“飞升台”,又称“凤台”或“超然台”,以示纪念。另外,老子入关时的“紫气东来”也成了我国文化中的一个符号,人们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的象征,还把“紫气东来”这几个字写在大门上等等。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建者,老子曾经指导孔子,启迪孔子智慧,孔子因而得以集儒门之大成;老子还将“清静无为”及“得道飞升”之道,下传尹喜等人,为后人奠定了修炼文化,使人得知“修道”及“长生”之门,用以返璞归真,遵循天理,追寻大道。
自从老子著成《道德经》以后,历代道家学者都把自然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由此开始了道家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历程。
道家的最高境界在自然大道中,通过对“道”的修行领悟,进而达到人在自然大道中生存的最佳状态。换句话说,道家强调顺“道”而生,应“道”而行,完成人类与自然最和谐的结合。这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家的自然观,二是道家的生态智慧。
在自然观方面,道家注重对整个自然界进行整体认识,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本原,“道”是自然与人存在的共同基础,也是人与万物的共同本性。
对于“道”为本原、“道”生万物,《道德经》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的意思是说:“道”既是规律、法则、秩序,“一”就是生生不息的变化,“道生一”的意思是由“规律”而产生有方向性的变化。
“一生二”的意思是说:有了方向性的变化,就产生了对立,诸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阳与阴、善与恶、天堂和地狱、支持和反对等等。
“二生三”的意思是说:对立的两面都是极端的趋向,无法相互依存,二生三就产生了调和两者的中轴。比如,天地的中轴是人,五行的中轴是中土,天堂与地狱的中轴是人间,等等。
“三生万物”的意思是说:由“道”这种规则产生的方向、对立和中道,可以映射到万事万物上。诸如宇宙的产生、国家的政治,以至于人的身体的健康运行等各个方面。
在探索“道”生成万物的过程时,《道德经》提出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意思是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道家认为,“有”与“无”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物与道也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在这个统一体中,人既不是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无所作为臣服于自然,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和宇宙自然的存在一样伟大。
老子之后的庄子发展了《道德经》自然观,提出“万物一体”的思想,这是从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演化而来的天人合一论。他的“天地与我并生”,是从宇宙演化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物质上的统一,认为人类生命是自然整体发展的结果。
庄子自然观的第二个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即人的精神与自然的统一。它表现在顺天行,循天理,合天德,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最高境界,即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是“备于天地之美”的美的境界。
对于《道德经》自然观,庄子认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是人生最明智的选择。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个浑沌的故事: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做“倏”,北海的君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
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德,他们认为,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七窍凿完,浑沌也就死了。
这个“以人灭天”故事的寓意是,人类想用强力变更或改造自然以符合自己的意愿,结果只能导致自然本身的死亡。因此,在道家看来,要想与自然万物和谐,就必须克服人性的异化,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道家关于自然观的形象生动的艺术表现。
到了汉代,《淮南子》继续发挥道家《道德经》自然观,并与当时的天文学和宇宙论结合起来。《淮南子·精神训》描述宇宙生成人的过程是源于“阴阳二神”: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
意思是说,上古还没有形成天地的时候,只有模糊不清的状态而无具体形状,这种状态是昏暗幽深、混沌不清,无法知道它的门道。那时有阴阳二神同时产生,一起营造天地,造出的天地深远得不知它的尽头,宽广得不知它的边缘。这时便分出天地阴阳,散离成四方八极,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万物才从中产生形成。在这里,杂乱的气产生鱼鸟禽兽和昆虫,而纯精的气则产生人类。
因此,人的精神归属于上天,而形骸归属于大地。如果人去世以后,精神归属于上天、形骸归属于大地,那么,“我”还有什么存剩呢?所以圣人遵循天地的运行规则、顺应人的本性,不为世俗所拘束、不被人欲所诱惑,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阴阳变化、四时运行为准则。天清澈而洁静、地平定而安宁,万物离开它就死亡,依附它就生存。
上述这段“阴阳二神”生成人的文字表明:人的精神属天,形体属地,精神与形体是有机结合的,天地也是有机统一的。
《淮南子》的“天”是道家的自然之天。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与其他自然产物一样,所以人不应该奴役自然万物,对待自然和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都应该是顺其自然。
西汉时期的“顺其自然”也叫做“清静无为”,主张对自然对社会都要少些人为的干预和造作,这是汉初“黄老“道家思想总的精神。
事实上,“清静无为”一直是道家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念中,自然的存在是人的存在的根据,自然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尊崇自然的观念,是后世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
道家基于“清静无为”而提出了“道法自然”,是关于生态智慧的最深刻的,最完美的说明,它强调则强调人的行为与社会自然结合一体。
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因此,《道德经》主张人应该协助自然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意而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既指宇宙万物的存在,又指宇宙万物的规律。此语深刻揭示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法自然”的基本法则就是自然。什么是自然?自然是一种状态。《道德经》赞颂智识未开的赤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说,内含充足的德性,好比初生的婴儿。有毒的蛇虫不螫咬,猛兽不捕捉,凶鸟不搏爪。骨弱筋柔而手握闭固气门,不知雌雄交合而始终挺勃,是精之至足。终日哭号而喉不沙哑,是无欲气和之至的原因。知静和是自然的生态,知自然而不妄为明。益于处常而生为祥和,心明使气神宁和虚静为自强不息。万物趋壮则自衰老,称谓不合道,不合道就必然不能恒常而走向生命的尽头。
“含德之厚”其实说的就是善于修养、保守道德的人。这段话主要以“含德之厚”者与“赤子”相似的形象和特征来揭示什么才是“自然”的本质。
庄子对自然状态进行理解时,以动物为喻:乌龟的脚有短有长,这是它们的自然之性,要人为地改变这种自然状态只能造成悲剧。庄子要说的是,以某种文化规范改造人,就违反了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性的自然才是人性的真实。这里同时也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尊重自然的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统一是“道法自然”的重要思想。道家对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对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表现了我国文化的深湛的智慧。
道家思想对待自然与社会的重要原则是“知常”。在这里,“常”也就是“道”,是自然规律。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就能处于阴阳调和的恬静状态,不受鬼神的扰乱,与四时季节的变化相和谐,不会受万物的伤害,也不受一切生物的侵害而夭亡。如果违背自然之常而妄意作为,就会要导致凶灾。
汉初的“黄老”道家发挥了这种思想,提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也成为了以后我国文化的流行观念,并且往往运用在政治方面。它最初的含义是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无论是政治行为或者是社会生产活动都是如此,否则会造成灾祸。违反自然规律肆意妄为,是造成人类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才有美,才有快乐。在这里,“知和”与“知常”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道德经》说“知和日常,知常日明”,意思是说,懂得和就是懂得常规,懂得常规就是明智。
庄子将其进一步发挥,把“和”作为美的表现,也就是天地生物之道。阴阳和谐才能生物,这是天和,也是天地之大美。在庄子这里,大美与大道是互相交融的,它是宇宙的本原,所以也叫做“常”。
与“知常”相联系的另一概念是“知止”,也就是人的行为应有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危险。在人对自然的利用或改造过程中,这种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生态是一个有机系统,“知止”表现在人利用自然时必须限制自己的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知止”表现在人的行为上是“不妄作”,表现在人的心理上是“知足”。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总是源于人的欲望的“不知足”,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则会破坏自然系统的稳定,也就不可能建设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因此,《道德经》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应该去掉奢侈浪费,去掉走极端和过分的行为。
面对自然规律,《道德经》认为人的正确行为是顺乎自然而无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种生态平衡思想,强调的是按规律办事,顺其自然。
“无为”是《道德经》哲学的一个中心,它的本义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以完成人的理想。同时,无为也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正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强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社会政治中,也可以运用到自然方面。
庄子认为天道就是“无为”,而人道往往违反天道,是“有为”。人的“有为”与自然的“无为”是一种矛盾:人不能不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如果“不明于天”,“不达于道”,“有为”的结果就是可悲的。
解决“有为”和“无为”的矛盾,一是要认识自然的规律,二是人要认识自己的行为。自然的运行是天生的,不可强力更改;人的行为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不能超越范围。人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应该知道这个限制。从个人来说,知道了这两个方面,才能“终其天年”。从人类社会来说,知道这两个方面,才不会干出蠢事来。
总之,道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道法自然”的生态观,表现了人类文化的深刻智慧,为现代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旁注]
太学 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夏商周时期,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炼丹 道教主要道术之一,是近代化学物理前驱。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外丹术指道家通过各种秘法烧炼丹药,用来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其后将人体拟作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称为内丹术。
修炼 一般指修心炼身。《高级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炼”原指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道家用来指炼丹等活动,如通过炼内丹使身体更健康。“修炼”两字合用,多见于道家典籍。
生态 指一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应帝王》 《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什么样的人“应”成为“帝王”呢?那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这便是本篇的中心。
阴阳 是我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哲学范畴。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哲学、历法、中医、军事等领域。
赤子 刚生的婴儿,后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如“海外赤子”。“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赤子”一样,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鹰隼不搏击他。
和 哲学范畴的“和”,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存在的常态和功能的佳境。庄子认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阅读链接]
庄子名庄周,他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受到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