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

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是文化背景中的一部分,其建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北京四合院民居、安徽徽州民居、岭南客家“围龙屋”和云南纳西族民居等,“天人合一”思想在这些民居建筑上留下了独特的痕迹。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它是由于我国古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决定的,人们居住的空间里,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顶的所谓院子,所以生活中人与大自然非常亲近。

四合院的“四”包括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院子,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从辽代起已初步形成规模,经历代逐渐完善,最终成为近代的民居形式。

四合院这一民居建筑,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是一致的。其建筑形式和风格,既是从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中来的,也反过来不断强化着“天人合一”这种文化精神。它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居住的实用功能和便利的生活功能,还要能承载人与天地自然互相亲近、互相交融的文化功能。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

徽州民居,指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也称徽派民居,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古徽州下设黟县、歙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6县。自秦代建制2000多年以来,悠久的历史沉淀,加上北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加之在这块被誉为“天然公园”里生活的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总计有7000栋,古村落100多处。徽州古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五花八门,总计约15种之多,包括古城、古村镇、祠宇、寺庙、书院、园圃、戏台、牌坊、关隘、桥梁、塔、亭、堤坝、井泉和村落。

古徽州人利用徽州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豁殊”的环境,以阴阳五行为指导,千方百计去选择风水宝地,选址建村,以求上天赐福,衣食充盈,子孙昌盛。

从我国古代建筑选址观念看,徽州民居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古徽州,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风水依据。或依山势,扼山麓、山坞、山隘之咽喉;或傍水而居,抱河曲、依渡口、汊流之要冲。有呈牛角型的,如婺源西坑;有呈弓型者,如婺源太白司;有呈带状的,如婺源高砂;有呈之字型的,如婺源梅林;有呈波浪型的,如黟县西递;有呈云团聚型的,如歙县潜口;有呈龙状的,如歙县江村;还有半月形、“丁”字形、“人”字形、“口”字形、方印形、弧线形、直线形等,可谓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徽州民居的又一典型特点。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窄,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

这种结构,节约土地,便于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严格区别,房子的白墙灰瓦,在青山绿水中,十分的美观。

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天井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心理。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此外,徽派民居皆建双层屋檐,以利遮挡雨水。

徽式建筑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青砖黛瓦马头墙。马头墙又称为封火墙。这种高大的封火墙是在另据发生火灾时,起着隔绝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客家人的“围龙屋”虽然不算精美绝伦,宏伟壮观,却有着明显的实用性和独特性,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建筑思想。

“围龙屋”背靠大山树林,整个“围龙屋”都处在绿阴环抱之中,门前的池塘荡漾着碧波,鸟瞰围龙屋,池塘、禾坪和围龙屋恰好组成一个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的“太极圈”。

正面看去,“围龙屋”占据最高点,其次是上堂、中堂、下堂依次排列,以对称式庭院房屋形式,向前后左右重叠排列,构成全组的核心。正堂处于正中,一般由最高辈份的人来居住。

在建筑结构上,“围龙屋”承袭了中原传统民居的架构、墙体和斜坡屋顶,根据南方气候特点,以“四扇三间”为基本建筑单位,形成“三堂两横”为核心的家居单元。平面布局上,层次分明,左右对称,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的建筑屋都在中轴线上布置,附属建筑均设于主建筑物的两旁。

客家“围龙屋”讲究来龙去脉,坐北向南。围龙屋门前的池塘和屋后培植的树林,屋内的厅堂、天井布局都充分体现风水术在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围龙屋”被称有“龙穴”的宝地,一是在半圆围层中央所辟单间厅房称为“龙厅”;二是厅堂背面称为“龙厅背”;三是“厅背”至“龙厅”中间拱状隆起以石或砖铺结称为“化胎”处。

有龙的地方,就必需有个水,故此,客家人建筑“围龙屋”时,门前便都要设一水塘。而其拱形隆起“化胎”处,当便是该龙所踞与孕育龙子、龙孙“化胎”的所在。

“围龙屋”在选址上讲究地理生态性,在结构布局上体现天人合一,在房屋功能上表征伦理生态,总之立足于生命的有效生存。

“围龙屋”民居建筑重视屋基的选择,其选址主要考虑龙、局、水3个方面的因素:

“龙”,指的是山形的总脉络,即龙脉。山体是支撑房屋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场所。“围龙屋”总是傍山而建,同时很讲究地势。

“局”,是房屋周围,自总脉分出来的支脉共同集成的局势。有些山势略为不足的“围龙屋”,往往在屋后的山坡营建风水林,只许栽培,不许砍伐,以藏风得水。客家先辈认为“林木兴则宅必发旺,林木败则宅必衰落”,这是一种人为因素的“配风水”。

“水”,是指屋基前面的水势。在“围龙屋”的前面都置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它不单是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还含有完善基地阴阳、配偶、山影门庭的潜在意识。

客家“围龙屋”以“一进三厅二厢一围”为基本的结构,其他无论是二围、三围还是多围,都是在这基础上增添扩建而成的。即是说不管“围龙屋”的大小与否,其总体特征和基本结构是不变的。

如梅州地区的梅江区、白宫、松口、南口等各个地方的“围龙屋”形态都大体一致,房屋的内部结构是:从晒谷坪到上堂连同左右两厢房间共同构成一个方形或长方形。晒谷坪前面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即所谓的“龙池”,上堂后有一半圆形的围屋,它们与中间的方形或长方形构成一个椭圆形状。

从高空俯瞰,其外部形态以外墙的“龙体”和屋顶的“龙脊”共同组成“围龙”形的整体,封闭性很强。客家人多数聚族而居。这样的建筑形式有利于内部的协调统一和防御功能,而在如此井然有序、高度统一的理性控制下,也必然会形成内向性和储蓄性的品格,实际上也是客家人寻求封闭独立和防御外界干扰的意识形态的反映。

“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正是这种群居的形式与客家人自身团结的精神相结合而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从而在长久的迁徙中得以保存、壮大。“围龙屋”的生态性对于形成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自古至今,《周易》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处的居住环境风水论”成为客家民居、民俗的一大特色。

纳西族民居建筑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产物,更主要的是体现了纳西人集体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实体。

纳西族历来强调整体观念,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纳西族信仰东巴教,东巴教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崇拜。因此,纳西族居住环境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村寨选址力求使其与自然山水相契合。

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环境因素相互结合,让纳西族民居建筑整个空间形成了以村寨为中心,与山林、农田、水源等生产生活资源相适应的一体化格局,成为纳西族民居建筑独特的地域文化。

比如,丽江古城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狮子山为依托,以奔流的玉泉河水为灵魂,街道或依山就势,或顺水延伸,体现的是一种顺应空间、适应地形的自然状态。古城的道路以“四方街”为中心,自由放射,四通八达,与“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物资集散地相匹配、相统一。

纳西族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同周边地区汉族、白族、藏族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地域特色比较明显。

纳西族民居中最常见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就来源于白族民居,上窄下宽的房屋构建,是受藏族民居建筑的影响。纳西族民居在充分借鉴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藏族民居的稳健构架基础上,根据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审美情趣进行改造,形成自己“质朴简洁”和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独特民居建筑风格。

纳西族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

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丽江大研镇古城民居充分结合地形、环境条件和道路网络进行布局,建筑遵从自然,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坐北朝南、向阳而居。民居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外部地理环境与院内的花草树木有机融合,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民居院落按照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临街的,沿河的,依山的。有的掩映在青松翠柏中,别有情调;有的跨河而居,意趣盎然;有的喜好热闹,居于城中;有的甘愿平静,选择城郊。古城内大约有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院落,临街的一面都设为店铺,十分热闹;但走进院内,因纳西族擅长营造居所,天井内多种植花草,显得宁静和谐。

纳西族一直以来所形成的是崇尚自然的民族文化心理,不仅视天地山河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更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之,我国古代民居既典雅实用,又传达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意义。无论是挑选建地或是建筑过程中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追求和谐的世界观。如果现代建筑技术能够将这种思想结合起来,相信可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旁注]

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并且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阑式和云南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风水“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帮助黄帝造福百姓的九天玄女。

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又称季风气候。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龙脉 风水学把起伏的地理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龙、穴、砂、水、向。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东巴教 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由于经文讲师被称为东巴,故名。东巴教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所普遍信奉。东巴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宗教活动形式有祭天、丧葬仪式、驱鬼、禳灾、卜封等。《东巴经》是东巴教的主要经书。

厦子 一种高度不高、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厦子是和居住的房子分离的并且厦子面积一般比主房子要小。厦子的作用是储存杂物,但有的地方也在厦子里吃饭、会客、休息等,这个功能在纳西族民居中最多。纳西族民居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

[阅读链接]

徽州民居多重檐,据说这种建筑源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宋王朝后亲征到了歙州,当大军抵达今休宁县海阳城外时,天色突变,大雨将至,宋太祖便至一间瓦房处避雨。徽州民居的屋檐很小,远不及中原地带的屋檐那么长,加上这天风大雨急,众人都被淋了个落汤鸡。

雨过天晴,居民开门发现宋太祖此般模样,以为死罪难逃,跪地不起。宋太祖却未责怪,问道歙州屋檐为什么造的这么窄,村民说是祖上沿袭下来的,宋太祖认为旧制不能改,但可以在下面再修一个屋檐,以利过往行人避雨。自此以后,徽州所有的民居渐渐都修上了上下两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