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

我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作为古代人文精神存在延伸的一个重要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古代科学领域的诸多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发挥了一定的指导和作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作为其核心观念之一,涉及社会生活几乎所有领域,贯穿古今,深入人心,在表达我国人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征,才使得“天”的观念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掌握天文学知识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起源和根本。我国古代对“天”的崇拜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天人感应”的观念体系,使人们能够及时而细致地观测到天象和气象的变化,从而获得很多重要发现。

我国古代有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建立历法系统与天文观测有直接的关系。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甘石星经》详细记载了金、木、水、火、土五星之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并肉眼记录“木卫二”。还记录了800多个恒星的名字,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并划分其星官,其体系对后世发展颇有深远影响。书中还提及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食的现象。

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丰富的日食记录。光是古书的史料,就有1000多次日食记录。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极大日。我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最详细的记录见于《春秋》: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我国史书上还详细记载了超新星爆发形态和过程。《史记·天官书》:“客星出天廷,有奇令。”意思是说,天上出现超新星爆发,地上必有奇异的政令。明无名氏《观象玩占》:“客星,非常之星,其出也无恒时,其居也无定所,忽见忽没,或行或止,不可推算,寓于星辰之间,如客,故谓之客星。”

古代记载中的客星,主要是彗星、新星和超新星以及其他天象。超新星爆发的残骸即今天仍可见到的蟹状星云。根据上述两则观测记载描述的情况看,古人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的机理和演化过程与现代恒星演化理论非常吻合,因而这一观测记录就成为支持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证据。

由于“天”的观念不局限于天空,所以“天”的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不局限于天文气象领域。我国古代医学强调“天人相应”,“人与天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通过阴阳、五行、六气与天干、地支的交叉、排列、组合,来建立“天人相应”的具体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生命活动受四时阴阳的影响,因此生理过程必定呈现一定时间节律,而与天相应合。这些认识成果很多已在现代生理生化实验中得到证实。中医之所以有独特疗效,在养生和防治上取得一些西医达不到的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天人相应”观念可能弥补了单调生理解剖的认知模式的不足。

“天人相应”观念也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很大影响。《吕氏春秋》中说:庄稼,播种它的是人,令它成活的是土地,滋养它的是上天。就是说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是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强调: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这就需要不断协调天、地、人三者关系,将农耕置于天地万物大环境中,注重天人和谐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工程技术方面,我国古代提出“制器尚象”的原则,即经人通过效仿自然之象创制器物,以利天下。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其要义在于说明物生自天,工开于人,即所谓“天工人其代之”。

人应该顺应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环境,应保持人工与天工的和谐。因此,在古代纺织、食品加工、陶瓷、造纸、机械等技术领域,我国传统工艺多用天然材料,很少出现环境污染的事情。即使是在采矿、铸冶等领域,需较大力度地变革自然,仍尽量增加技术过程中的自然因素。

比如:开采煤矿时注意通风、排水、支护、回填以至共生物硫化铁的回收;在炒钢时以黄土、稻草为熔剂造渣,渗碳制钢时以松木、豆媞作为渗碳剂。此外,“天人相应”的观念还影响到我国古代的建筑、水利等其他技术领域。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中医、农业、传统手工艺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导人们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和魅力。

[旁注]

哈雷彗星 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在我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自公元前240年至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

星官 我国古代为了便于认星和观测,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唐宋后也有称之为一座的。但这种星座并不包含星空区划的涵义,与现今所说的星座概念有所不同。三国陈卓的星官系统有283星官1465颗星,为后代天文学家所沿用。

超新星 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在这段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

六气 中医指影响身体健康的6种致病因素,即阴、阳、风、雨、晦、明,由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当时晋侯患病后向秦国求医,秦伯让秦国名医医和为晋候诊病后,提出的著名的“六气病源”学说。此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始祖。

炒钢 因在冶炼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好像炒菜一样而得名。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炒钢的产品多是低碳钢和熟铁,但是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得到中碳钢和高碳钢。

[阅读链接]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北斗七星。据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把北斗星斗柄方向的变化作为判断季节的标志之一。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因此,古人说:“斗者,天之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