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
在“天人合一”的宏大思想中,我国古人书写了一部令世人骄傲的古代水利史。其中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灵渠、坎儿井,因为它们被称作“天人合一”的最高典范,所以成为了这部水利史中浓墨重彩的篇章。
都江堰之所以说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典范,是因为它创造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奇迹。这个奇迹跟一个人的名字紧密相连,他就是战国末期的李冰,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都江堰修建之前,成都平原水灾严重。这种状况是由当时的岷江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他和他的儿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然后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父子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凿山何其艰难,李冰巧妙地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用沸水火烧等方法使石头崩裂,再行开凿。
李冰他们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所说的“离堆”。
宝瓶口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把江水分为两支,迫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独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10米、宽近1米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
鱼嘴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漩涡,由于离心作用,泥沙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3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李冰花费8年时间,终于建成了都江堰。当时叫“湔堋”,三国时称“都安堰”,又叫“金堤”,唐代称为“楗尾堰”。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在《宋史》中第一次提到“都江堰”,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建成都江堰后,成都平原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蜀地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都江堰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整个工程各部分相辅相成,共为体系:自动引水分流,自动排沙防洪,自动调控岷江内外江水量,既防洪又灌溉,同时还有水运功能。从而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共同财富,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的最崇高的典范。
灵渠又称湘桂运河,也称兴安运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秦始皇在统一南方各地的征战中,为了向前线运送粮饷,命监御史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一条人工运河。
在当时,没有开挖机械,没有爆炸火药,只能用铁锥铁钻来钻取石块,用锄铲来开凿渠道;也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只能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决定地势的高低。
史禄及其同僚,翻山越岭,查勘地形,反复对比,决定在湘江上游海洋河面分水村河段作为分水点。他们用巨石砌成一条约半里的“人”字堤,顶部前锐后钝,形如犁头,故名“铧堤”,高6米,强把河水三七分流,三分经南渠流入漓水,七分经北渠引入湘江。
“人”字堤后面开成了一个分水塘。他们仅凭目测、步测,准确地找到了湘漓的连接点、分水点和分水比例。
铧堤分水后,形成了北渠和南渠。北渠在湘江故道河谷平原,迂回曲折,迤逦盘桓,呈“S”形,长4千米,比故道长一倍。这样,可以延长流程,减缓流速,便于通漕,又可以扩大湘江的灌溉面积,可谓一举两得。南渠经兴安城东北接灵水,经溶江镇,汇入漓江。渠长30多千米,还要过岗穿隘,工程艰巨,可想而知。
流水通过了渠道,便进入了陡门。陡门是提高水位,便于舟楫浮渡的工程,这样,舟楫就可翻坡过岭。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提水通航工程,是近代船闸的始祖。
灵渠凿成后,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仅此一点,史禄和他的同僚功不可没,功传千秋。
随着灵渠的开通,湘江与漓江的水运航道衔接起来,中原和百越之间舟楫往来,分水岭不复存在,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
史禄之后,历代相继修复灵渠,共24次。其中,东汉初期军事家马援,唐代两任地方官李渤、鱼孟威修筑灵渠业绩最著,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在灵渠旁为他们建立了灵济庙,后改称四贤祠。
灵渠之所以经千年洪水冲刷,仍巍然屹立,是因为秦代人将松木纵横交错,然后夯实插放在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这个奥秘,直至20世纪80年代维修大坝时才发现。
灵渠选址,踏勘详尽缜密,即便今天,其地质、地形运用皆叹为观止。兴安的中部地势是中间高两头低,形成了东北、西南向低山槽,海拔250米左右,南北两侧海拔500米至1500米,史称“湘桂走廊”。湘、漓之水同出一山,分源各流。
兴安的东半部南高北低,发源于海洋山的海洋河沿北向倾斜地势而下,经兴安城北入洞庭,称湘江。兴安的西半部北高南低,发源于猫儿山的六洞河顺势南流,沿途汇流,称大溶江,再汇灵河,称漓江。漓江经桂林、梧州入西江。
兴安城西北有始安河,兴安城东有湘江一条小支流。两水最近处不足3华里,其间横亘着南北向的小土岭,其宽不超过1华里,相对高度仅20米至30米。但这里湘江河宽水急,工程浩大艰巨。溯源而上,切穿鳌头岭和龙王庙山,海洋河水流变缓,对于人筑坝、水减速都十分有利,还可降低凿渠深度。
劈山开渠,两水落差五六米。海洋河水量大、水位低,始安河水位高、水量小。怎么实现三七分水取湘补漓?“铧堤”工程完成了这项工作。
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在青山绿水间,灵渠守持自己的天地,深得“天人合一”之奥妙,拥有着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灵渠!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出现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典型封闭式内陆盆地。由于距离海洋较远,且周围高山环绕,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候难以浸入,降雨量很少,蒸发量极大,故气候极为酷热,自古即有“火州”之称。但其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融化的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于是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4部分组成。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独特的地下水利工程,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在坎儿井建造过程中,暗渠的掏捞工程十分艰巨。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米至200米,最长的长达25千米。
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千米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25千米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工程,在维护吐鲁番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用暗渠引水避免了各种损耗,扬长避短,节水节能,这是何等的科学,人与自然又是多么和谐。同时,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
坎儿井是人与自然最和谐的一种关系。山上有多少水,就流下来多少水,也就通过坎儿井流到村庄多少水。坎儿井的水流到村庄以后,就形成水塘,有鱼、有鸟,还有大树,在沙漠里面只要有树,树阴下面就是最凉快的地方,于是人们白天在那树下面做手工活,晚上在树下面跳舞、唱歌,是一种社区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旁注]
郡守 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后世只有北周称郡守,余均以太守为正式官名,郡守成了习称。
溢洪道 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出水渠。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
蜀 指四川。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4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4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监御史 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为监察之官,此外还有推荐人才的权力、有兴修水利的权力,以及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统兵作战的权力。公元前211年秦军进攻南越时,运输补给供应不上。监御史禄“凿渠运粮,深入越”。他开凿的就是著名的灵渠。
岭南 原是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是我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百越 我国古代南方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或通称。分布在今、浙、鄂、赣、闽、粤、桂、台、琼为主地区。乃至整个广大的我国南方,曾经都是百越民族族系的分布范围。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是北方民族对于南方民族的称呼。也叫“百粤”、“诸越”。
暗渠 又称地下渠道,据记载,坎儿井始于西汉,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到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油灯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根据史书记载,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最早的油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我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阅读链接]
在近代提倡和推广坎儿井最有力和影响最大的人物首推林则徐。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千米处看到坎儿井,当时十分惊讶,询问知其利益后便竭力主张推广。
在林则徐到新疆办水利之前,坎儿井限于吐鲁番,为数30余处,林则徐将坎儿井推广到伊拉里克等地,增开60余处,共达100余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林则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