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据民间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盘古去世后,天地间只有“创世女神”女娲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因此她感到非常寂寞孤独。

有一天,女娲经过黄河的河畔,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但又一时想不起是些什么。

女娲苦思冥想,当她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决定仿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巴捏人,希望这个人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有生命力的人。

泥人捏好后,女娲往泥人身上吹了一口灵气,顿然间,泥人变成了活人。女娲高兴得手舞足蹈,领着自己捏的第一个黄土人玩耍。

后来,女娲不分白天昼夜地到各地捏泥人,黑泥巴捏黑人,白泥巴捏白人,忙忙碌碌的捏人工作,让女娲很是劳累。这时,女娲感到很累,便拿了根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转眼间变成了无数个人。

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其实,在我国远古神话中,盘古是最主要的创世神。盘古在开辟天地之后无私奉献,将身体发肤化生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但是,关于人类的来源,流传更广的是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最早记载女娲之名的古籍是《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

意思是说,有10位神人,名唤“女娲肠”,皆为女娲之肠所变成之神,到了西方的大荒去了,守护在“栗广之原野”这个地方。

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郭璞在给《大荒西经》中的这段话作注时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这里不但指出了女娲的性别,而且交代了她的形体。

女娲是一个很专心的神,她造人的时候便只管造人,别的什么也不想。古籍中最早确切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意思是说,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这则故事正面描写了女娲造人的事迹,显示出女娲始祖母神格的地位。以往人们多重视此文所讲的故事,而忽略了“俗说”二字,它清楚地表明这是一则来自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

民间俗说中的女娲抟黄土造人,已经将女娲情感化,称女娲感到“孤独”才造人陪伴自己,并未给其添加什么神圣的意义,人只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这一主题,与后来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相契合的。

同时,女娲用泥土造人,也是农耕时代人们对人类与土地关系的直观表达。它最浪漫和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女娲“抟黄土”造人。女娲用“黄土”孕育了汉族,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始祖,孕育汉族的社会发展踪迹;也科学而经典地反映了汉族,与滋养他们和农耕文化的黄土地,有着生俱来的、不可分离关系的历史根基。这同样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

女娲还有另一伟大壮举,这就是“炼石补天”。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从此天地得以永固,人类得以安居。

关于女娲“炼石补天”,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编著的道家著作《淮南子·览冥篇》中记载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龞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意思是说,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华夏,用芦苇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炼石补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是吹口仙气就把天补上了,而是先要“炼”石,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同时,在完成补天的工作之后,她还“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些工作,没有一项是可以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

虽然女娲补的天不一定就是共工氏所破坏的,但她补的天一定是出了问题的。她炼五色石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天之四极,积芦灰以止洪水,是人类改变环境最早的想象。

其实,“女娲补天”的神话浮云背后,传递出诸多的远古信息和智慧启迪。女娲为何不是“改天”而是“补天”?这便是“顺天应道”。

古人认为,天道不可违,人只能主动认识、发现和利用天道,趋利避害,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后世哲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贵在一个“和”字。失和则失道,失道则后患不远。女娲炼石补天,贵在“人”与“天”合,顺应了自然之道。

除了女娲造人补天神话外,我国神话时代的故事还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及“嫦娥奔月”等,莫不体现古代中华民族十分丰富的与自然抗争并征服自然的想象与渴望。从中可以看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我们的祖先力求占据主动,在阳刚之气中透露出能屈能伸和高瞻远瞩的阴柔之气。

随着农业文明的进步,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社会得以长足发展。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崇尚自然,祭拜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便自然而然地贯彻其中。

由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日益紧密联系与频繁沟通,更增加了我国古文化的丰富内涵。这种思想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不断壮大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旁注]

《山海经》 我国先秦重要古籍,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等,并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

《风俗通义》 东汉时期的泰山太守应劭著。原书13卷、附录1卷,今仅存10卷。汉唐时期的人们多引作《风俗通》,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原书内篇21卷,外篇33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这部书的思想内容属于道家,同时夹杂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

华夏 又以“中华”、“中夏”、“诸夏”、“诸华”、“九州”、“神州”等的代称出现。最早指天下的“中心”,即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

农业文明 来自于我国传统农业,体现和贯彻我国传统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阴阳五行思想。精耕细作,轮种套种,是它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我国古代那种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就是所谓的小农意识,也就是我国的农业文明。

[阅读链接]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再次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大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势。

女娲急施法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约束其邪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跪求姻缘轮回者便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