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1.(1)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2)ABE。(3)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1)多种气体混合,氮,氧。

(2)①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③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 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少量则对人体和生物有益。⑤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1)①D。②C。③D。④A。⑤C。⑥ B。⑦ E。(2)①A C。 ② E。

③ B。④ B。 ⑤D。⑥A。⑦ D。(3)① B D。② A C。③ A。4.AD。

5.(1)小,多,大,小。(2)①C。②B。

6.(1)略。(2) BC。

7.(1) B。(2) C。

8.(1)日出,正午,日落,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热量盈余,热量亏损。

(2)12 时, 12 时,13 时,14 时。

9.(1)F。(2)B。(3)E。(4)C。(5)D。(6)F。(7)A。

10.(1)(二),(一)。(2)B A ;D C。(3)A;C。

11.(1)冬。(2)冬季海洋上的气温比陆地高,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

12.(1)A。

(2)南半球 1 月为夏季,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上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从北向南即由低纬向高纬温度逐渐降低。

13.(1)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风向。(2)BCD。(3)原动力,直接,垂直于,低压。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平行,交角。

14.(1)C。(2)C。(3)D。(4)A。

15.(1)略。(2)①(三),(二);(四),(一)。②(三)(四),

(一)(二)。③(三),(一)(二)。④(一)。⑤B(二)。16.(1)偏北风;偏北风;偏南风。(2)AD。(3)AD。

17.(1)略。(2)略。

18.(1)略。(2)略。(3)略。(4)A

19.C。

20.(1)①A。②B。③C。④B。⑤A。⑥A。⑦C。⑧A。

21.(1)(二);(一)。图(一)中,在北半球中纬地区,在经度 180

°附近的太平洋水域是个高压区,而在它的西侧为亚欧大陆是低压区。由于夏季陆地比海洋地区热,故形成大陆低压区和海洋高压区。图(二)中,在

北半球中纬地区,太平洋水域为低压区,而亚欧大陆为高压区,陆地比海洋温度低,故图(二)为 1 月等压线分布图。

  1. 低;高。7 月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高,海洋上气温低。1 月北半球, 海洋上与陆地上气温正好相反。亦可从封闭的等压线读数中得出结论。

  2.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3. 亚洲高压,印度低压。22.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遇冷形成降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回归线附近,下沉气流冷干少雨

西 风 带

南北纬在 40 °-60 °之间为西风带,温暖湿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北极寒冷干燥

  1. 快行冷锋,暖锋,慢行冷锋。(2)略。(3)
C

冷气团移来速度较慢, 暖气团被迫沿冷气团平

稳爬升,逐渐冷却凝结

过境时出现大风, 云层增厚,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

下降,气压上升以晴为主

、春

A

冷气团移来速度很快, 迫使暖气团急剧抬升

过境时,锋面上会出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我 季我 国

北 方

夏 季

的 暴雨

B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移动,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 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过境时,云层加厚,

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雨过天晴

、夏

7 、 8 月 夏

季 降

  1. b,a。(2)B,A。(3)B,A。(4)B,A。(5)暖锋,冷锋。

  2. D。

26.(1)北半球。近地面。(2)低压,气旋。(3)冷锋,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出现阵雨,气温下降、气压上升、以晴为主。(4)AD。

27.(1)B。(2)D。(3)C。(4)C。(5)B。(6)B。28.C。29.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