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1.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 86)回答:(1)在扇形图中填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1. 图中代表纵波的代号是( ),代表横波的代号是( )。

  2. 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第一个不连续面在地面以下平均( )

    公里处,叫( );第二个不连续面在地下( )公里处,叫( )。

  3. 在第一个不连续面以下,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 ),在第二个不连续面以下,横波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纵波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

  1.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图 87)回答:
  1. 将图上代号代表的内容填在下面括号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

  1. 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大陆地壳较( ),大洋地壳较(

    )。地壳分两层,上层叫( ),下层叫( )。地壳( )的不均和( )层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

  2. 比较④、⑤两层,填下表:

分 层

分 布

成 分

比 重

组成物质

大陆

大洋

  1. 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①重熔再生,②搬运、沉积、固结,③喷出、侵入、冷却凝固,④风化、侵蚀,⑤变质作用。

  1. 读图 89 分析填表:

代 号

褶曲名称

形态特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上的表现

A

B

  1. 读图 90 回答:
  1. 选择:

A.A 岩层新,B 岩层老。

B.B 岩层新,A 岩层老。

C.A 为背斜,B 为向斜。

D.A 为向斜,B 为背斜。 ( )

  1. 用虚线将对应的岩层恢复,画箭头表示受力方向。6.读图 91 回答:
  1. 将图中代号代表的构造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括号内:①( ),②

( ),③( ),④( )。

  1. 在 N 线两侧画箭头,表示受力方向。断层前受的力是(

    ),断层时受的力是( )。

  2. 在 M 线两侧画箭头,表示岩盘的错动方向。

  3. 将图中的代号填在与下列内容相类似的地理事物后面的括号内:

A.东非大裂谷

B.庐山

C.汾河谷地

D.泰山

E.渭河谷地

  1. 读太平洋局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 92),判断海岭的大致位置是在:
  1. ab 曲线之间,B.bc 曲线之间,C.cd 曲线之间,D.de 曲线之间。

( )

  1. 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图 93)回答:
  1. 用图中代号填注下列内容:岛弧链( ),地震带( ),岩浆上升区( ),俯冲带( ),大 陆板块( ),海沟( ),大洋板块( ), 海岭( )。

  2. 改正图中的一处错误。

  3. 选择:由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是:A.安第斯山脉,B.东非大裂谷,C.喜马拉雅山脉,D.东亚岛弧。( )

  1.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 94)回答:
  1. 将板块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位置上: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南极洲板块,④美洲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非洲板块。

  2.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 )学说和( )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认为,这些板块漂浮在( )之上,处在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相对( ),板块交界处是( )的地带。

  3.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带,有的是海岭或断层,即生长边界;有的是海沟或造山带,即消亡边界。分别填注图中代号:

①属于生长边界的代号是( )。

②属于消亡边界的代号是( )。

  1.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内容的形成:

①日本群岛:( )。

②大西洋:( )。

③安第斯山脉:( )。

④马里亚纳海沟:( )。10.比较图 95 的 A 和 B 两图回答:

  1. 将图中代号代表的内容填在括号内;a( ),b( ),c( ), d( )。

代 号

火山形态

熔岩成分

熔岩特性

爆发强度

A

B

  1. 读图 96 回答:

(1)填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内容:①( ),②( ),③( ),④( ),

⑤( )。

  1. 地震发生时,首先传到地表的地震波是( )波,这时在震中附近的人会感到( );接着传来( )波,使人感到( )。

  2.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区所测的震级是( ),所测的烈度是( )。

  1. 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图 97)回答:
  1. 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①( ),②( )。

  2. 说明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在哪些板块的边缘。

①( )。

②( )。

  1. 比较图 98 的 A、B 两图,填表:

代 号

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动力

A

B

  1. 读沙丘示意图(图 99)回答:
  1. 在图上画箭头,表示风向。

  2. 如果进行绿化,固定沙丘,应在 A、B 两地的( )处植树造林。

  3.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15.读图 100

    一组图,填注:

(1)化石名称:A( ), B( ),C( )。

(2)所属时代:A( ), B( ),C( )。16.读图 101 的两幅黄土高原今昔图,回答:

  1. 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①( );②( );③( )。

  2. 从外力作用看,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动力是( )。

  3. 为了改变黄土高原的面貌,防止水土流失,使它重新造福于人类,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 )。

17.读图 102 的一组图回答:

(1) A 图代表的时代是( ),主要化石是( )。

(2)B 图代表的时代是( ),主要动物是( ),主要植物是( ), 成矿特征是( )。

(3)C 图代表的时代是( ),动植物的特征是(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是( )。第三纪地壳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第四纪出现的气候的最大特点是( )。

(4)D 图代表的时代是( ),成矿特征是( ),地壳运动的特点是

( ),代表性生物化石主要有( )。18.读图 103 回答:

  1. 从地质构造讲,向斜成山在( )处,向斜成谷在( )处,背斜成谷在( )处,( )处是典型的地堑。

  2. 如果在 A、B、E 三处分别发现有三叶虫、恐龙和哺乳动物化石,而且已知 A 处发现的是恐龙的化石,则 B 处发现的是( )化石,E 处发现的是( )化石。同时可推断:在( )处也有恐龙化石;在( )处和( ) 处也有三叶虫化石。

  3. 如果该地段发现煤矿,这种煤矿可能出现在( )处,属于( ) 代造煤时期。

  4. 如果在 P 处修建水库,是否合适?( ),理由是(

    )。19.分析某地区地质和等高线图(图 104)回答:

  1. 该地区的地形是( )。判断依据是( )。

  2.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

  3. 在 A、B、C 三地中,在( )地有可能找到有色金属矿。理由是( )。

  4. 在 A、B、C 三地中,在( )地与( )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 理由是(

    )。

  5. 在 A、B、C 三地中,在( )地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理由是( )。

  6. 若在A 地找到恐龙化石,能否在 B、C 两地找到三叶虫化石?(

    )。理由是( )。

20.读某地质剖面图(图 105)回答:

(1)A 处岩石按成因属( )岩,形成年代比 B 处( )。

(2)B 处岩石按成因属( ),它形成于( )代。

(3)在 B 处岩层中能否找到煤层?( ),理由是( )。

(4)C 处河谷的形成,最早不超过距今( )年。该河谷的成因是属于

( )河谷;在形态上属于( )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