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1)略。

  1.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连续。

  2. 大循环是海陆间水体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到再生。内陆循环则是大陆上的水体,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在大陆上。这种内循环运动补给陆上水体的水量为数很少。

  3. ①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相互进行能量交换。

②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使物质迁移。③水循环运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1) D。(2)赤道,两极。(3)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蒸发。太阳

辐射,洋流。

3.(1)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赤道暖流。③,④。(2)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暧流。(3)③,④。(4)东澳大利亚暖流;陆地和地转偏向力。(5)①副热带,副热带,反气旋。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顺时针,反对针。②气旋,反。③西风,西风漂。④季风,季节。

4.

日本暖流补偿

加那利寒 流

补偿

北大西洋暖 流

风海流

马达加斯加 暖 流

补偿

秘鲁寒流补偿

巴西暖流补偿

太平洋

西 岸

大西洋

东 岸

北大西洋

马达加斯加

岛东侧

南美洲

西 侧

南美东侧

暖 流

寒流

暖流

暖流

寒流

暖流

增温增湿

减温减湿

增温增湿

增温增湿

减温减湿

增温增湿

5.(1)略。(2)略。(3)密度。6.A。7.

南北半球

洋流流向

大陆东

洋流性质

西 岸

位于太平

洋的洋流

位于大西

洋的洋流

南 半 球

由南向北,

由高纬向低纬

寒流 西岸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 流

8.(1)A;D;F:H。(2)M,热带沙漠地区蒸发大;N,热带雨林气候区湿度大。

9.(1)A。(2)A。(3)B。

10.(1)略。(2)西南季风,顺;东北季风,反。

11.(1)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2)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3)①亚洲,日本。②北美洲,加拿大。③南美洲,秘鲁。

④欧洲,英国,挪威。(4)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而是海水由海底上升到海面形成。

12.(1)本格拉寒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巴西暖流。(2)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3)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高温湿润。在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有寒流经过,多为炎热干燥气候;在大陆东岸,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又有暖流经过,多为高温湿润气候。

13.(1)B; A。(2)A; B。(3)东;西。

14.(1) C。(2) B。(3) A B。(4) D。

15.东北。温,寒。(2)春,冬季积雪,春暖融化。锋面雨。

16.(1)山岳;大陆。(2)高山的山岭上部,刨蚀,冰碛湖、U 形谷、冰蚀平原。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天山和祁连山,固体水库。(3)面积大,冰层厚,中部高,呈盾形。南极洲,格陵兰岛上。

17.(1)略。(2) B D。

18.(1)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潜 水

不透水层(隔水层)

含水层(透水层)

含水层(透水层)

潜 水

不透水层(隔水层)

/

两个不透水层之间

承 压 水

(2)A。地下水的承压水可以直接补给河流。(3)a。C。 19.(1)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2)大洋洲、

亚洲;欧洲,大洋洲。

20.(1)A 加拿大,B 印度,C 美国,D 苏联。(2)巴西大部分为热带雨林及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多;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远比巴西的大。年径流量比巴西少,并且我国人口 11 亿多,巴西人口仅 1 亿多。

21.(1)略。(2)略。(3)长江。(4)黄河。

22.(1)略。(2)略。(3)西。加快出事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4)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海水严重污染, 使鱼类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