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图能力的培养

运用地图基础知识,能独立获取并分析思考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等知识的能力,即地图能力。它对解决有关地理知识的实际问题,起着重要作用。地图能力有认识性的地图智能,例如理解、观察、判读、分析、想象等;还有技术性的地图技能,例如定向、定位(垂直与水平)、量算距离、根据地名索引查找地图以及填绘地图、绘制剖面图和图表、缩放地图等。

地图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地理知识中的空间概念是根据地理事物存在的广袤性和许多现象不可直接感知的特点,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树立地理事物的远近层次关系,在平面图上获得立体的、广阔的、深远的空间概念,并能据此以进行动态与静止、运动与变化、制约和联系等空间想象。即使脱离地图,也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空间概念是空间思维的基础,无论范围大小、距离远近,都应作到善于想象。例如从圆、圆心、圆半径,想到球体、球心、球半径,再想到地球、地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由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长度比较想到地球的形状; 由经线的概念想到在形状、长度和方向上的特征。又例如不看图和模型,比较经线与地轴的区别,比较日界线与时区界线的区别。再例如思考一些无图考图的练习,都是建立空间概念的有效方法。

建立空间概念要结合空间思维练习来进行。空间思维包括空间分布着的地理事物的关系分析,它们的分布和运动规律的掌握,以及空间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综合、比较、推理和动态的联想。例如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季节位移,需要了解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的位置,据此就可思考以下问题:设 M(纬度 0°、东经 30°)、N(南纬 23°26′、东经 30°)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Hm 和 Hn,判断下列 4 项中正确的是:A,Hm 和 Hn 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B,每年有某一时刻 Hm=Hn;C,每年约有九个月Hm>Hn;D,任何时候都 Hm≥Hn。(答案 B、C)。又例如思考春分日与秋分日之间北半球极昼范围的变化规律(3 月 21 日至 6 月 22 日,极昼范围从北

极向北极圈逐渐增大;6 月 22 日至 9 月 23 日,极昼范围自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再例如天体运动、大气环流、洋流运动等运动规律的确定,某些资源或植物的分布规律的认识,这都是练习空间思维的内容,由于地理事物的分布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千变万化,运动不停,

所以要注意思考,总结解题思路。

要经常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综合联系,是形成地图能力的重要方面, 地理要素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例如中国地理知识中地形三级阶梯的界线与河流水能蕴藏丰富的河段和主要水电站的联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外流区与内流区的联系;黄河凌汛与世界其他有类似条件的河流的联系;同一时间,世界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同一地理现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反映, 这些都是加强联系的主要内容。学习时要善于用各种图象,加强对文字的理解,形成地图能力。

对于地图技能的培养训练,关键在于多练,要注意掌握第一次出现有技能训练的内容,通过自我体验,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形成技能。

地图能力的形成是长时间实践的结果。因此要作到心中有数,分出层次, 合理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循序渐进,不断丰富能力的内涵,并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