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温存——南方动物保护区

我国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森林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

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我国南方珍稀动物保护区主要有海南坝王岭黑长臂猿、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及广东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

坝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昌江县东南部,保护区总面积35000多亩。这里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野生果园林里,生活着几群受到人们保护的黑冠长臂猿,是我国唯一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山地垂直带谱明显,层间植物丰富,附生植物发达,高山榕是一种附生植物,它结出又红又甜的果子让飞鸟啄吃,飞鸟吞下果子,通过粪便四处传播,高山榕由此获得生长领地的不断扩大。

同时,各种野果树满山皆是,有馒头果、山石榴、山竹子、乌墨、青果榕、山橄榄、毛牡丹、野荔枝等,这些为黑冠长臂猿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很多,除黑长臂猿外,还有云豹、黑熊、水鹿、穿山甲、巨松鼠、椰子猫、灵猫、果子狸、飞鼠、孔雀雉、白鹂鸡、山鸡、啄木鸟、猫头鹰、飞鹰、山鹧鸪、蟒蛇、巨蜥等,均属珍稀动物之列。

坝王岭自然保护区的黑长臂猿现有4群20余只,为中型猿类,体矫健,体重7千克至10千克,体长0.4米至0.5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的命名,还因为它们头上长有一顶“黑帽”。

黑冠长臂猿雌雄异色,公猿通体黑色,体形比母猿略小,头顶有短而直立冠状簇毛,如怒发冲冠;母猿全身金黄,体背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色的冠斑,恰似戴了顶女式黑帽。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一生中要变换几次颜色。刚出生的小猿是黄色的,只有头顶正中有道黑线;半年后,会换上黑色的“童装”。

至六七岁性成熟时,毛色才渐分雌雄,雌猿变成金黄色的着装,而雄猿却还是一身黑衣。雌猿由黑色变为黄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方可完成,这期间所呈现的,是一只不黑不黄的“灰猿”。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其栖息地海拔约从100米至2500米,最喜欢在海拔600米以下低地热带雨林栖息。

但因低地雨林早在20世纪已经破坏殆尽,现在坝王岭长臂猿的分布也只能退到海拔650米至1200米间的山地雨林中,是已知长臂猿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种。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以多种热带野果、嫩叶、花苞为主要食物,偶尔也会吃点昆虫、鸟蛋等动物性食物。黑冠长臂猿极少下地饮水,主要靠饮叶片的露水,也会用手从树洞里掏水来喝。

坝王岭热带雨林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果成熟,可以给长臂猿提供充足的食物,而坝王岭黑冠长臂猿对甜美的野荔枝却情有独钟。

坝王岭被称为野荔枝之乡,每到成熟的季节,生长在沟谷中高大的野荔枝树上火红的果实缀满了枝头,蔚为壮观。像人一样喜欢甜食的长臂猿自然不会错过机会,它们经常会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去享受这难得的美味。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的活动领域比较固定,无季节迁移现象。生性机警,晨昏活动,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路线。

坝王岭黑冠长臂猿是树栖猿类,在树上攀援自如,活动与觅食均在15米高大乔木的冠层或中层中穿越进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它没有固定的睡觉地点,也不会做窝。睡觉时蜷曲在树上,有时也会在树干上仰天而卧。

黑长臂猿活动时很少下地,也很少在树上用前肢爬,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树枝上用前肢攀登,或在树枝间悠荡,可说是凌空跳跃,长臂攀揽自如,悠荡时只用前掌四指搭一把便腾跃而过,不必用拇指抓握,但爬树则要用大拇指。

黑长臂猿与其他长臂猿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种群较大,一般每群有6只至10余只。社群配偶制为“一夫多妻”制,即一只雄性和两只雌性组成。只有受到干扰的小群才是“一夫一妻”制。

黑长臂猿性成熟时,一年一胎,一胎一仔。产仔期约在每年的五六月,饲养寿命可达30余年。

它们以家族为主体群居和活动,它们相互间很有感情。每天破晓,便各自出来活动。每个家族都有固定的生活地盘,各自占据,不容它群侵入,一见异群就奋起争斗。

幼猿在1岁至6岁时随父母生活,至七八岁成熟后就寻配偶生育,组成新的群体。雌猿每胎单生,繁衍甚慢。

黑长臂猿是世界上现存的四大类人猿之一,其生活习性有与人类相似之处,骨骼、牙齿和生机结构也很像人,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实验动物。

在我国仅有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为数不多的群体,海南岛是主要产区,它们生活于坝王岭、五指山、尖峰岭等原始林中。

据资料记载,20世纪初,海南森林覆盖率达90%,全岛各县均有长臂猿分布。

20世纪50年代,森林面积达86万公顷,海南黑冠长臂猿分布于海南岛澄迈、屯昌一线以南12个县区,数量达2000多只。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在6个县绝迹。而到了1983年,仅在鹦哥岭主峰两侧及黎母岭主峰的南坡有发现,约30只残存于20万亩天然林中,种群大多被隔离成岛状分布。

黑冠长臂猿对生存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在原始的季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种单一的人工林、砍伐过的次生林里,海南黑冠长臂猿都不能生存。

对生存环境依赖性强,而赖以栖身的原始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是海南黑冠长臂猿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们大量砍伐和开垦天然林,岛上热带雨林大面积丧失,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大部被毁,残余的雨林也变成绿色“孤岛”,使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并逐渐恶化。

数量上的稀少自然就产生了近亲繁殖,导致种群一代不如一代。多病无治,也是海南黑冠长臂猿濒临灭绝的因素。种群分布的不连续以及繁殖率低等原因,加速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灭绝。

但是对海南黑冠长臂猿生存危害最大的还是人类的猎杀。海南黑冠长臂猿以家庭为单元活动,一只被打,全家都逃不了,这使得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边缘。

直至后来林业部门把斧头岭和坝王岭林区划作保护区,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工作,才使得海南黑冠长臂猿得以在这最后的一小片家园里休养生息。

至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除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还有不到7只黑冠长臂猿之外,其他地区的黑冠长臂猿都逐渐没有了踪迹。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才又呈现恢复增长趋势。

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存于海南省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这片面积只有2000公顷的热带山地雨林“孤岛”里,共4群18只,其中母猿6只,公猿和仔猿12只。

[旁注]

高山榕 桑科,属本地乡土树种,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高山榕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云豹 属于哺乳类的猫科动物,只分布于亚洲的东南部。云豹名字由来是因为豹皮有云状斑点。云豹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按头颅比例来算,云豹的犬齿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长的。

孔雀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身长0.65米左右,全身羽毛黑褐色,密布几乎纯白色的细点和横斑,上背、翅膀和尾羽端部具紫色或翠绿色金属光泽的绚丽的眼状斑,像孔雀羽毛上的孔雀斑一样,故名之。

[阅读链接]

黑冠长臂猿每天的活动很有规律,会定时的高声鸣叫,这是它们一天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早上,天空还没亮透的时候,黑冠长臂猿群就开始第一次鸣叫。先是公猿的高声啼鸣,接着是母猿的喧闹和歌唱,整个过程有15分钟。声音高亢洪亮,能传到几千米之外,警告别的黑冠长臂猿群不要进犯。

开始时,大公黑冠长臂猿会跑到高枝上进行“领唱”,发出口哨般的长鸣,接着母黑冠长臂猿、小黑冠长臂猿也会加入,发出短促而杂乱的“咯、咯”声。此时,黑冠长臂猿群中的两只母黑冠长臂猿会非常激动,相拥着不停跳跃。

随后,在公黑冠长臂猿的带领下,黑冠长臂猿群在自己的领地里觅食。至八九时,在吃饱休息后,开始第二次鸣叫。接着又是一边巡视领地,一边取食。黑冠长臂猿群会在中午时分再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