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伦关系的和谐

早在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中 ,就记载了如何处理以家族为本位的父、母、兄、弟、子的关系,强调在这五种关系中教导人们的言行。后来, 这种家庭伦理又扩大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关系。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则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并从各个方面论证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古人的这些思想虽然带有等级尊卑秩序的封建色彩,如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压抑人们的精神枷锁,应该彻底摒弃。然而,就其普遍形式而言,古人所推崇的一些道德原则和规范,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认识,具有一定的进步合理的因素,可为后人所借鉴,同时也反映了古人追求人伦关系的和谐及“仁爱”的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美德长期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父慈——天下父母殷殷情

中国封建社会的“五伦”之一就是父慈子孝。慈即慈幼爱幼,就是慈爱关怀、教导。对后辈慈爱是一种良好的品性,它既是人的自然本能的需求, 也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父母对子女朴素、自然、亲切的爱的情感,是最纯真也是最无私的。这种对后辈的慈爱之心成为中华民族最良好的品德, 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游子吟》就体现了一片深厚、真挚的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在爱子离家之日,细心地为子缝制衣服。她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才把衣服缝制得如此细密,如此结实啊!她已经把她心中对儿子的那一份挚爱深情缝在了这细密针脚中了。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近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化战士鲁迅,对儿子同样充满深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他以那兴风狂啸的猛虎所表现出的舔犊之情来借喻英雄毫杰对子女殷殷热爱的情怀,虽形式不同,但真情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自然而高尚的慈幼之爱。

慈爱还包括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育,“爱之心必以其道使幼有所长”,这是长辈的责任和义务。家喻户晓的《三字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养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去教育他就是父母亲的过错了,老师对学生教育得不严格,就是老师的过错了。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汉朝刘向的《戒子歆书》,清末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都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讲的就是严格教子的故事:孟子年少时贪玩成性,不爱学习,常在家附近的墓地玩得忘食不归。孟母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家搬到街市附近,但孟子又与街上往来的客商为伍,弃书本于不顾,孟母再一次把家搬到一所学校旁。孟子果然体会出母亲的良苦用心,认真读书了。后来他又有所松懈。有一天孟母正在织布,正好孟子逃学回家,孟母痛心地一下子剪断了织机上的丝线,坐在一旁落泪。孟子惊恐而紧张地上前询问母亲,孟母回答说:“要你好好读

书,增长知识,使你成长,像你现在这样经常中途废学,不努力求上进,不就等于剪断的丝线,织不成布一样吗?”孟母的教诲终于使孟子懂得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从此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终于取得突出成就,成为“亚圣之才”。

中国近代史上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堪称慈幼教幼的楷模。他在林则徐 4 岁时便开始教他认字,平常也很注意言传身教,总是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以培养林则徐的道德品质修养。父亲的言行举止,对林则徐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幼小心灵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后来林则徐居官期间,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阿绝非偶然。

古人对孩子的慈爱和严教,保证了后辈子孙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在古代中华民族虽然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科学的社会教育制度,但却人才辈出,这要归功于我们民族慈幼教幼的美好品德,这种品德对我们今天的家庭仍有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慈爱有度。如果对孩子的小错小过出于疼爱不及时纠正,甚至纵容,会对孩子们造成一个爱的误区,使他们向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及至犯罪。这种慈爱,是一种变相的慈爱是溺爱, 也就是说它不是爱,是不足取的一种,已属于恶行的范畴了。

子孝——孝亲敬老拳拳心

孝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在古代就有了专门的规定,春秋以前有礼法规定:肉食一般用于祭祖,所以连贵族平日宰杀牛、羊等牲日都受到限制,普通人就更难以得到肉腥了,但 70 岁以上的老人却有食肉的资格, 这就是说,70 岁的老人可以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据甘肃出土的《王杖诏书令》汉简记载:年龄在 70 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赐予“王杖”。这是一种顶端雕刻有斑鸠的特别手杖,持王杖的老人在社会上享有优待与照顾,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当高,如果有人侮辱持“王杖”的老人,将按蔑视皇上罪处以死刑。

孝敬父母,就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对父母尊敬、爱护、赡养和侍奉。这是为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把孝敬父母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感情上去施行孝道。孟子也说: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有个叫颖考叔的小官求见郑庄公。郑庄公赏他饭吃,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不吃肉,他回答说:“我有个老母亲,从来没吃过您赏赐的这样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去敬奉我的母亲。”郑庄公听了非常感动,颖考叔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里是十分高尚的,因为他能够自觉地敬奉老人。黄香, 是东汉时代江夏人,他九岁死了母亲,父亲又年老多病,生活十分艰苦。但黄香对落在他肩上的家务劳动毫无怨言,还尽量地关心体贴父亲,一切不让父亲操心。每到夏天骄阳似火,他们的茅屋里暑热难耐,小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父亲屋里的蚊子苍蝇扇跑扇净,还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父亲早些入睡。在寒风刺骨的冬夜,他给父亲铺好被子之后还先钻到被窝里把冰冷的被窝温暖,才让父亲睡下。九岁的小黄香的孝行,不但得到邻里的赞扬,还得到皇帝的嘉奖。人们称他是:“天下无双, 江夏黄童。”

陈毅,四川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者之一, 也是孝敬母亲的一个典范。1962 年陈毅出国归来回家看望母亲,母亲是瘫痪在床的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换下的衣服总得让别人帮洗。当她看到儿子

回来看她心里十分激动,但突然想起了未及时洗的衣服,起紧示意旁边的人将脏衣服藏好。陈毅看到后,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叫母亲拿出来给他洗。他说:“我们做儿女的平常不能孝敬您,现在回来看您,帮您洗几件衣服是很应该的。”说完就把母亲的脏衣服全拿过来泡在盆里,搓洗起来,母子俩, 愉快地说着话,直到陈毅把母亲的衣服全洗干净。陈毅孝敬母亲的故事使我们看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待母至孝的情怀。

在我国古代的史书、诗词、戏剧、小说及民间传说中,也有着大量表现子女侍亲至孝的内容。如《水浒传》中的李逵,这个动不动就抡板斧的黑旋风,是一个孝子。他上梁山后过上了好日子,便不远千里回到家中想把他的老母亲接上山享几天清福,母亲年岁太大走不动了,他就背着母亲走,为母寻水解渴,不想老母为虎听害,他为母报仇,冒死杀死四虎。居住在我国湖南、贵州、广西毗邻地带的侗族,在其内部人人共同遵守的习惯法中就有“要尊敬老人”的法规。其词款为:“人无两次年十八,个个都有年老时,今日你敬老人,明日儿孙敬你。”侗族历来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年年岁岁长期的熏陶自然而然养成了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居住在我国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对长辈都很尊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在走路或骑马途中,如果遇到长辈人,总要恭敬地让路请长辈走在前面或请长辈骑马、自己牵马走;回到家时,要先请长辈进门;吃饭时,要把长辈安排在上座,饭菜要先敬给长辈,然后大家才吃饭。在云南卡多山区一带的哈尼族,每年的农历冬月十五,就欢度他们传统的“老人节”。过节的这天,在聚会庆贺的场地上,小伙子们栽上青松树,全村寨的老人们都陆续会聚到树下,人们弹起三弦琴,跳起庆贺舞。跳舞结束后,请老人们轮流讲述一年来年轻人对他们的尊敬、赡养情况,人们听完每位老人的叙述后,对那些尊敬、爱护老人的年轻人给予赞扬,对于那些不孝敬老人的年轻人给予批评。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共同拥有孝亲敬老的美德。

孝敬不仅表现在奉养老人上,还应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护老人,虚心听取老人的意见,正确对待父母的错误和不是。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之心不仅仅表现在家庭内部,已经推己及人,从家庭内部延伸到了社会。作为青少年, 不仅要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同样要以这种心孝敬和爱护社会中所有的长辈。孟子所说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就是这个意思。子女的生命来自父母, 子女是父母所养、所育,子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一个人不孝敬父母, 是不可能与兄弟、亲友、师长、同学处理好关系的。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也曾提出过忠孝问题,他说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提炼升华为革命的传统美德了。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应意识到孝亲敬老的社会意义。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不孝敬父母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所不容。中、小学生虽然还靠父母抚养,但从小应懂得“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道理。把继承“孝敬父母”和为祖国为民族尽忠尽孝的革命传统美德结合起来, 做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和热爱祖国与人民的好孩子。

兄友弟恭——兄弟相关,情同手足

在家庭亲情里,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就是兄弟姐妹了,中华民族提倡兄妹之间要守“悌道”,也就是敬爱兄长的伦理观念,并以“悌”道来作

为处理兄弟关系的道德原则。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这是一种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淳朴的真情,人们谓之手足情。

民间传说中晋代有一对兄弟,哥哥叫王祥,弟弟叫王览。王览是王祥继母生的。这小哥俩虽同父异母,但从小就很友爱。继母不喜欢王祥,总支使王祥干许多力所不及的重活,每当这些时候王览就去和哥哥一起干,使母亲停止对王祥的无理支使。有一次,继母因忌妒便把毒药放到酒里想毒死王祥, 王览看出了酒有问题,赶紧到哥哥房里夺回毒酒,王祥也看出了酒的毛病, 更不忍弟弟受累,又一把抢了回来怕弟弟喝了中毒。继母一看吓坏了,只好把酒夺回去倒掉。王览怕母亲再下毒害哥哥,从此以后,每逢吃饭,都会过来和哥哥一起吃。继母这才不敢害王祥了。这弟兄俩始终亲密友爱,为当时人们所称赞。宋朝的司马光和他的哥哥司马旦也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司马光和哥哥从小相亲相爱,感情很好。长大后,外出谋生,求取功备互相之间除了书信往来,互通音讯,总要找机会聚聚倾诉兄弟之情,一直到司马旦 70 多岁告老还乡,司马光还常回去看望哥哥,问寒问暖,闲话家常,兄弟俩一辈子保持着良好的亲密关系。清朝时有一个读书人叫章含光,一天他和弟弟俩人骑着马回家,途经一处荒山野岭,突然狂风大作,接着窜出一只猛虎, 叼起含光的弟弟就跑。章含光当时惊慌失措吓得从马背上跌下来,但他立即清醒过来,拿起竹鞭飞快地追上去,奋不顾身用竹鞭拼命地打老虎的头,没有任何恐惧。老虎忍不住痛,口一张,含光的弟弟得救了。章含光救弟弟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加力量,不正是人性中珍贵的手足情的表现吗?一般说来, 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出于血缘关系,是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彼此相助的。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一些不顾手足情,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把自己的兄弟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甚至欲置其于死地的言行,是向来受到谴责和鄙视的。传说中的《七步诗》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死后, 长子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非常忌妒自己的弟弟曹植,因为曹植富有才华, 曹丕怕他取代自己做皇帝,故常寻借口为难他。一天,曹丕限曹植在七步内做出一首诗,若做不出来就要处罚他。曹植心中明白他哥哥要迫害自己的用意,果然在七步之内做出这首流传至今的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借豆和豆茎比喻兄弟,根喻父亲,全诗借豆子和豆茎的关系讽刺了哥哥迫害兄弟。当时曹丕良心发现,没有迫害弟弟。不过在曹丕的严密监视下,曹植一直生活在苦闷和压抑之中,年纪轻轻就死了。其实敬爱兄弟是人类本能的美好情感,曹丕也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是看重王位之心超过了对兄弟的友爱之情, 因此不惜违背了人性中的善——“悌”道。曹丕不顾手足情的行为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谴责。像现今社会中的某些人为了争夺财产不惜与兄妹翻脸闹上法庭,或为了某点小小利益兄弟之间各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也许财产争夺到了手中,但那份美好的人伦之情却被破坏殆尽。

兄弟姐妹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我们不仅要注意继承这人性中的善,还要懂得发扬它,以新时代的“悌”道爱兄弟,爱同学,关心他人和关心社会,使整个社会人人充满关怀爱心,真正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互敬互爱,忠贞不渝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关于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美好品质。它提倡夫妻间患难与共,忠诚专一,互敬互爱。这种夫妻关系在汉朝的《两汉乐府》中就有记叙:“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

水为绝,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通过罗列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五种自然现象:“山没有轮廓,江水枯绝,冬天打雷,夏天下雪, 天与地合在一起。”来表达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千百年来,忠贞,相爱,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夫妻总是受到人们的赞誉,而背叛爱情,喜新厌旧的人物总是受到人们的唾弃。《铡美案》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秦香莲与陈世美是一对患难的恩爱夫妻,生有两个孩子, 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可自从陈世美进京赶考以后一连几年杳无音信,秦香莲只好带上孩子不远万里进京寻夫,历尽苦辛来到京城,但此时陈世美已作了驸马(皇帝的女婿),而且不认秦香莲和两个孩子了。秦香莲悲愤万分终于状告于包公,包公秉公执法,斩了陈世美。这个故事被人们编成戏剧,写成小说广泛流传。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却表明了我国人民对纯真美好的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见异思迁、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不道德行为的愤怒抨击。人们同情秦香莲,赞美包公的公正无私,而陈世美则成了负心者的代名词为人们世代唾骂。与此相反,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具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高尚品德之人。东汉初年的宋弘,光武帝赏识他品德高尚,仪容端肃,想把自己新寡的姐姐湖阳公主嫁与他,当光武帝试探地向他说起这件事时,宋弘即严肃说道:“臣听古人说,‘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才是道德高尚的人应有的品格。臣父当年被奸臣陷害而死,臣妻同臣忧患与共,今天我富贵了,反而抛弃掉这样的妻子,哪里是英雄所为呢?”结果宋弘没有再娶。以后,宋弘和妻子感情更加笃诚, 人们也更敬重他的品德。

我国人民在婚姻家庭道德中,崇尚忠诚专一,也崇尚相互尊重。古人梁鸿与丑妻孟光之间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美德就成为佳话。湖北民间传说

《天仙配》中的董永与七仙女男耕女织,相濡以沫,受到劳动人民的赞扬, 被广泛流传。这些美好的品德,不仅在封建社会,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光辉,我们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加以继承和发扬,对于净化人们的灵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会起积极的作用。

亲善邻里——千金难买邻里情

邻里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中华民族历来有“和为贵”的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说人之间应相互理解、体谅、和睦相处。特别是邻里之间,它是人们居家生活中比屋相连、守望相助的小型自然群体,因此邻里关系非常重要。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古人讲究与邻为善,亲善邻里,在处理邻里人际关系时,提倡互敬互爱,互助的道德要求。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风民有表、匍匐救亡”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普通妇女在邻里遭遇凶祸时尽力救助的动人情景。

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只要不离群索居,总是要在街坊邻居中同他人或其他家庭发生邻里关系。好的邻里关系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中华民族和睦邻里的美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心邻居, 互相帮助体贴;二是礼让待邻,和睦相处。唐代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回到老家四川夔州,住在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每到秋天果实累累, 这时他的邻居——一个老寡妇常来打枣充饥,杜甫常任她去打,从不干涉。有一年杜甫搬家便把房子让给了一个姓吴的亲戚住。这个亲戚来了以后就围

上篱笆,以防老妇人打枣。杜甫得知此事之后写了一首诗委婉规劝他的亲戚不要这样做,这便是那首著名的七律诗《又呈吴邻》:“堂前扑枣住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从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杜甫对穷苦邻居的关心体贴、还可以透视到中华民族关心体贴,和睦邻里的美德。少年朱冲,晋代南安人,他为人厚道,好学沉稳,因家境贫寒, 不得不常常到田间做农活。他家的邻居是个性情粗暴的人,一次家里丢失一头牛犊,认定朱冲家的牛犊是他的,便牵走了。后来,邻居家又在树林中找到了丢失的牛犊,非常惭愧,便把朱家的牛犊送回朱家。另外,这个邻居的牛还常跑到朱冲家的田里去吃庄稼,朱冲不但没把牛打跑,反而将牛牵到一根柱子前绑好,还割了一大把青草喂牛。这个邻居见朱冲如此厚道,更加惭愧,在朱冲行动的感召下,那个人逐渐改掉了他粗鲁的脾气,与朱冲成为好邻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居家过日子,总有出现困难的时候,这时大家必须互相帮助,才能渡过难关。邻里之间朝夕相处,一人有难,众人伸手帮, 而远方的亲人可能鞭长莫及,“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意思。清代有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家人打算扩大府宅,便让邻居叶侍郎家让出三尺地面。叶家也不好惹,不买张家的帐,张英的夫人就写信到京让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对家人倚官欺人的做法很不满意,写了一首诗回答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看信后,按他的意思命家人后退了三尺筑墙。叶家受到了感动, 也将院墙后退三尺。结果在张、叶两家之间让出一条方便乡邻的六尺小巷。于是就有市井歌谣云:“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 能成为口碑、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对邻里之间礼让行为的重视。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永恒的问题,虽然我们传统的伦理善恶观中有着它不变的价值,但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上只讲竞争、利己,不讲互助、利他,人们普遍产主孤独,冷漠感。这就从反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人伦和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发展,人际关系早已超出孟子等古代思想家所指出的那几种情况,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但古人重人伦和谐的思想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规范和方法,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