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道”者行事必昌

“道”,是一个哲学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可以包涵一切天道和人道。人类应该遵循规律,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儒家所说的“中道”。《中庸》第一章首句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是说,上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行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做“教”。道,是人们不可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也就不称之为道了。

朱熹认为这句话是《中庸》第一章的核心。天的运行规律浑然无间,流传不息,万物随着天的永恒运转而滋生。宇宙之间的万物都具有天然赋予的区别于他物的特性,也就是自身所独具的本性,这就是“天命之谓性”。遵循万物所固有的特性而加以运用,这就是“率性之谓道”。

每一种事物,无不有其本性,只有在人类不了解其本性之前,无从率其性,也就不能为人所利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该如何研究、了解万物之本性而加以发扬和运用,这就是“修道之谓教”的内容。

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保持其正常运动,都由于各有其道,而且不能须臾离开道,只有严格遵循其“道”,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由此,顺“道”而行事才是王道,也才是不违天命,进入道的境界,否则,则定会事与愿违。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人伦不再,针对当时的这种局面,孔子一直就思考着治国良策,也一直希望通过入仕将自己的所有才华用来治理国家,然而却苦于没有机会。于是,孔子便把教育当作“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因仰慕孔子的大名,便派人把孔子请到府上,向孔子请教安邦治国的良策。

景公问孔子:“请问夫子,做为国君,应该如何治理他的国家呢?”

孔子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如果君主自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除此之外,君主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培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景公想了想,又问:“稳定天下的大计是什么呢?”

孔子答:“实行清明的政治,用贤惩恶,减轻赋税,助民兴业。”

景公又问:“教育百姓的良策是什么呢?”

孔子答:“用道德感化教育,用礼教加以约束,能使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改过向善。”

景公又问:“怎样才能富国强兵呢?”

孔子答:“从严治吏、发展生产、节俭,三者结合是强国的关键;从严治军、注重德教、加强训练,为强兵之本。”

景公听后,赞扬道:“夫子所谈治国之道言近旨远,切实可行啊!”

自从这次交谈之后,齐景公多次召见孔子论政述志。有一次交谈之后,景公高兴地对孔子说:“我想把尼谿封给你。”

孔子推辞说:“我对齐国没做出什么贡献,无功不应受禄啊!”

齐景公说:“你多次为寡人提供良策,这本身对齐国就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嘛!”

《诗经》中有一篇《灵台》讲述的是周文王的事:周文王为祭天慰民,想修建一座灵台。当周文王开始规划建造灵台时,工匠先把建筑图样画了出来,把建筑施工的位置确定了,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赶来,不提报酬,不讲条件,参与其中,搬砖搬瓦地干了起来。没过多长时间,具有相当规模的灵台就建造好了。

起初周文王想到工程十分浩大,只是希望百姓们在农闲时过来干干,农忙时回去从事农活,生怕耽误了农时,没想到百姓们一听说这件事就蜂拥而来,很快地完工了。

周文王十分清楚,要不是老百姓的无私奉献,不惜力气地为他修池建台,怎么会有今日灵台的光景呢!由此,他觉得只有顺应民意,才能赢得民心,唯有与民同乐,才能得到快乐!

在民众的支持下,周文王的实力越来越大,他年老后,传位给儿子周武王,周武王发兵结束了殷商这一朝代,开辟了历史上的周代。

其实,商王朝之所以灭亡,也是商纣王“无道”的结果。

商纣王刚刚即位为王时,在名臣贤相的忠言警语的劝诫教育下,也曾想过励精图治,遵道而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纣王变得骄横荒淫起来。他在大臣面前刚愎自用、巧言饰非,根本听不进谏言,总以为自己的才能超过这些平庸的人,同时,生活奢侈程度不断加剧。

不得人心的纣王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却采纳了宠妃妲己的建议,用酷刑来镇压人们的反抗,由此激起了人们更大的反抗。周文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兴兵讨伐无道的纣王的。

当周兵攻城略地,紧逼商都城朝歌时,商朝贤臣祖伊奔告纣王说:“大王您实在是淫欲过度,不遵守王道常法,自绝于先王,所以上天丢弃了我们,使祖宗不能安食供享。如今天下百姓,没有不希望殷灭亡的,您打算下一步怎么办呢?”

纣王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哼!我尊贵的命不是上天赐给的吗?”

祖贤一听这话,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言语,然后踉踉跄跄地走下殿来,自言自语地说:“没救了!没救了!”

不久,周武王率领大军一举攻破商都,纣王自焚而亡,商王朝由此覆灭。

在商代和周代之前,还有一个夏代。夏王朝的亡国之君是臭名昭著的夏桀。夏代民众盼望夏桀快快灭亡,他们诅咒这个暴君:

你这烤人的毒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只要你灭亡,我情愿跟你一起灭亡!

老百姓痛恨夏桀已经到了情愿跟他一起去死都无怨无悔的地步,可见夏桀是多么不得人心。最终,夏桀落了个当亡国奴的下场。

同样是一国之君,周文王顺“道”行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而夏桀不遵循“道”,招致了民众的强烈反抗,最终落得了可悲的下场。

可见,作为人君,不修“道”,不察民意,不理会民众的疾苦,就自然会受到不走正道的惩罚。

春秋时期,有一年晋国遇到了大旱,就到邻近的秦国去借粮食度荒年,秦国大臣丕豹劝秦穆公不要把米粮借给晋国,而是要趁着晋国发生饥荒的有利时机攻打晋国。

秦穆公就这个问题向另一个大臣公孙支询问,公孙支却说:“哪国都是收成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这是自然的阴阳交替的事情,米粮不可不借给饥荒的人。”

秦穆公又问百里奚,百里奚说:“晋国的国君确实是得罪过您,可是,那里的百姓有什么过错呢?”

秦穆公考虑再三,采纳了百里奚和公孙支的意见,最终决定借给晋国米粮以解饥荒。

当时,运粮的人和船队规模浩大,用来装载粮食的船和车辆一路上从雍城到绛城连绵不断,可见,秦穆公是用实际行动慷慨帮助邻国的。

又过了几年,秦国也发生了饥荒,这回轮到秦国向晋国求助了。晋国国君向群臣征求意见。大臣虢射说:“趁秦国发生饥荒攻打他们,肯定能成功。”

晋国国君就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派出大军攻打秦国。秦国虽然处于饥荒的灾难中,敌人来了,也要组织人马抵抗。秦穆公任命丕豹为大将,领兵迎战。秦晋两国大军在韩地展开了大战。

交战中,晋国国君离开主力部队,率领部分人马与秦军争夺战利品,却因为马陷入泥坑中行动迟缓。秦穆公见此情景,就率领士兵们追赶,但是,没有捉住晋国国君,却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

正在万分危急时刻,忽然来了300多人勇猛地冲入晋军阵营,晋军大乱,包围解除了。这300多人不但解救了秦穆公,还在混乱中活捉了晋国国君。

这300多神兵天将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附近的一群普通乡野百姓。他们之所以舍生忘死地帮助秦穆公,是因为从前秦穆公对他们有恩德。

从前,秦穆公手下看管马匹的小吏工作散漫,不小心弄丢了一匹马,这匹马走失了,后来一直走到了岐山脚下。这里一个村子的老百姓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吃掉了。

官吏准备查办这些吃马的人,一统计,一村子的人都吃了,该法办的竟然有300多人,就问秦穆公怎么处置这些乡下人。

秦穆公说:“有道德的人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光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于是就给这些乡下人酒喝,以解马肉的毒性。

这次,秦穆公和晋国国君的战斗恰好在这个村附近展开,这300多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国军队围困,于是赶紧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道”行事者,凝聚人心,得到民众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民心者,也一定会失天下。

【旁注】

礼崩乐坏 礼乐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崩乐坏”是孔子对春秋中后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当时,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正发生变革。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幼年登基,是齐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齐景公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齐景公没有嫡子,他去世后诸子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夫子 在我国,夫子有多层含义,最常见的是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一种尊称,多指作家文人。在《论语》一书中指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此外,还指对男子的尊称;女子称自己的丈夫;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周武王(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是周文王与太姒的嫡次子,西周的创建者,在位13年。周武王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朝歌 我国商王朝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即现在的鹤壁淇县。具有3000多年的古都史,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朝歌原叫沬乡,又改为沬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后改沬邑为朝歌。公元前1075年,商纣王帝辛即位后仍袭朝歌为都。在商纣王时期达到鼎。

秦穆公(?~公元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秦穆公在位期间,击败晋国,俘晋惠公,扶持晋文公,实现了秦晋联盟。

百里奚(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为“百里傒”的简写,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名奚,字子明。春秋时楚国宛人,宛即今河南南阳市。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当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岐山 我国历史名地之一,位于陕西西部。岐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民族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古代哲学宏著《周易》诞生之地,享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的美誉。

【阅读链接】

桀是夏王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公元前1589年到公元前1559年,共在位52年。夏桀在位时,各地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在这种情况下,夏桀仍然不思进取,骄奢淫逸。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非常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行尽了荒唐无稽之事。夏桀的倒行逆施,最终葬送了夏王朝,同时也证明了逆道而行必会惨败这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