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赢得天道和人道

“诚”,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德,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

《中庸》第二十章,在阐明“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之间辩证的关系之后,下结论道: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意思是说,大凡治理天下国家,虽然有以上九条原则,而用来实行这些原则的前提却只有一个。《中庸》认为,真诚是天然具有的品德;使自己达到真诚,是人为努力所得到的品德。天然具有真诚的人,不必勉为其难就能符合道德规范,不必苦心思虑就能适得事理之宜,能够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地遵循中庸之道,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要使自己达到真诚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能坚守不渝地达到真诚之境。

《中庸》将“诚”升到此等高度。它把“诚”视为一切德行之本,只有以诚为本,才能发挥知、仁、勇3种达德去实行号称“五伦”的五达道。

晋灵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时,搜刮民财,乱收赋税,而且还经常凭自己的喜怒决定国人的生死。

当时,晋国有一位大臣叫赵盾,他看到晋灵公这样残忍昏庸,就几次劝说他。晋灵公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在心里算计着一定要杀掉赵盾,除掉这个让他不高兴的人。

一天,晋灵公宴请赵盾。两人正吃的时候,早已经埋伏好的十几个士兵突然冲上来把赵盾包围起来,要杀害他。幸亏赵盾武艺高强,才逃了出来。为了防止再一次受到迫害,赵盾逃离了晋国。

后来,赵盾的一个亲戚找了个机会杀死了晋灵公,并且立了新的国君。新国君把在国外避难的赵盾接回来,并让他官复原职。

那时候,君主再昏庸也是不能杀的,臣下杀君主是不忠不义的表现。无论如何谁也不想承担杀君的罪名,于是赵盾就想看一看,史官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一天下午,赵盾来到当时负责编写晋国国史的太史官董狐办公的地方。他看完那段历史记载,很生气地对董狐说:“晋灵公死的时候我都不在朝中,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你这样乱写,诬蔑朝廷命官,是要杀头的。”

谁知,董狐不慌不忙地说:“你那时虽不在国都,可是你现在身为国家大臣,回来后从未追究过杀死国君的人的责任,说你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谁也不会相信。”

赵盾一听,觉得董狐说得也有道理,但他还是说:“还是修改一下吧,改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董狐严肃地说:“作为一个史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来不得半天虚假,否则就是对后代人的欺骗。我的职责就是记录真实的历史,让我为了个人私利改写史书,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丢脑袋对于我而言是件小事,丢掉了作为一个史官应有的节操可是大事了。”

赵盾听了董狐的一番话,被他这种诚实的品德打动了,没再说什么就走了,并且以后也不曾为难董狐。

董狐以诚为本,秉笔直书,书写真实历史的职业精神,一直被后世历代史官当作楷模,就连孔子也称赞过他的诚实。

韩康是东汉京兆霸陵人,霸陵位于今陕西西安东。韩康精于医术,是名闻一方的名医。韩康经常上山采药,并在长安的大街旁摆了个摊子,出售各种药品。

韩康卖药,实行明码标价,每种药品上都标明了价格,而且还在自己的药摊子旁挂了块布,上写着“不二价”3个大字。

一天,一个牙痛不止的老太婆前来买药。韩康虽然已经写明了“牙痛药一个钱两包”,然而,购物时总爱精打细算的老太婆,还是忍不住对已经在药摊旁标明“不二价”的韩康讨价还价,她说道:“一个钱你就卖给我三包好吧?”

只见韩康摆了摆手,严肃认真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用’二字。所以,我从不虚报价格占人家的便宜,也从不接受客人的还价。我的药,全是货真价实的灵药,绝对童叟无欺!”

老太婆见韩康口气这么坚决,知道再讲也砍不下价,就买了一个钱的牙痛药走了。

日复一日,韩康这个药摊“不二价”的消息就渐渐传开了。城里的居民经过仔细打听,才知道摆这个药摊的人,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的韩康!

韩康的诚实,先前在城中就已经出了名,如今,大家既然知道了这个摆摊卖药的人就是韩康,于是,一有什么病就都到他这里来买药,而且再也没有人尝试与他讲价了。

朱熹用“真实无妄”4个字来解释“诚”,“真实”二字是指天道的存在意义而言;“无妄”二字是指人道的价值意义而言。

若从天道的存在意义而言,“诚”即为真实,真实是事物存在的最根本的属性,宇宙万物都天然具有“真实”这一本质属性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是“诚者,天之道”。若从人道的价值意义来说,“诚”体现为“无妄”之心,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诚实”。

人若能诚实地遵循宇宙万物所具有的“真实”这一本质属性并掌握其客观规律而加以运用,就是“诚之者人之道”,因此可以说,“诚”贯穿于天道和人道之中。

“诚”在人生的立身处世上非常重要,诚是人的最基本的优秀品质,其他一切优秀品质都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从长远来看,只有真正做到了“诚”,才能更好地施行中庸之道。当然,“诚”必须贯彻“中庸”的准则,而不可违背。

【旁注】

圣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圣人一词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

晋国(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376年),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春秋五霸”之一。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晋献公时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晋景公时迁都新田,称之为新绛。疆域跨山西、河北大部,西到黄河西岸,据崤山,西北最远达到汝水之滨,南到今河南北部。

史官 我国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长安 西安的古称,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较多,建都时间较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拥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阅读链接】

仁、礼、中庸构成了整个儒学框架,而这个框架又是建立在“诚”这个基础之上的。内心之“诚”体现为对人尽心时谓之“忠”;“诚”之外在表现则是取信于人的“信”。

“忠”和“信”都是儒学重要的基本德目。两者虽然有内在和外观的不同,但都源出于“诚”。无论“诚”或“忠”和“信”都必须贯串有“中庸”这一方法和准则。不“诚”有违“中庸”品德,然而,无原则地片面地求“诚”,也会由于“失中”而有害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