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防物极必反

儒家强调“中庸”,反对走极端,寻求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但这种解决方案不能说都是正确的。鉴于这种情况,古代儒家又找了一个“权”字来作为“中”的补充。

“权”的意思本来是指秤锤,秤锤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重量在秤杆上移动不同的位置,这个位置当然不会永远处于正中,但却永远是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中”正是要和这样一个灵活的“权”相配合。

“权”的思想出现得较早,据成书于孔子之前的《尚书·吕刑》记载:

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意思是说,犯应判重刑之罪而宜减轻的,服减轻的刑罚;犯应判轻刑之罪而应加重的,服加重的刑罚。界定轻重刑罚应该有权衡,对于刑罚的适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轻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由此可见,“权”的思想早在儒家之前就存在,而且儒家“中庸”说也继承了“权”的因素。

儒学大师孟子对“汤执中”持赞扬态度,他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就是因为孔子能根据一时一地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

《中庸》第二章说:尽管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君子却能灵活对待,随时做得十分合宜,言行符合道德规范。

“中”与“时”的关系,也就是“中”与“权”的关系。同样,儒家所谓“时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也决不意味着放弃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正如《论语·子张》中所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中庸”的“用中”精髓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把对立两端直接结合起来以此之过,济彼不及,以此之长,被彼所短,以追求最佳的“中”的状态。

第二,强调泄彼之过,勿使彼走向极端。如《尚书·舜典》言:“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直而不倨,曲而不屈。”等。

第三,不立足于任何一边,把毋过毋不及的主张一次表现出来,因而最便于显示“用中”的特点,从而取得一种纯客观的姿态。犹如《尚书·洪范》所说的“无偏无颇”、“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无党无偏”、“无反无侧”等说法。

第四,指明对立双方的互相补充,以表示“中庸”的“和”的特色,这种形式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不同时间的相互补充,从时间和过程的全体来看这也是用中,如一张一弛、一宽一猛;二是同一时间内对于不同领域的事物也可采取相互补充的办法,从而展现为空间上的用中,如施取其厚、敛从其薄。

凭借两端认识中间,而不为中间另立名目,此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这是认识到中间与两端互不可分、三者共成一体的积极表现。

儒学大师荀子在《荀子·性恶》中说:天下有中庸之人,是因为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不偏离。可见,要做到“中”,并不像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而是需要胆量和勇气。

《中庸》所说的“中立不倚”,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主张,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可见,“中立不倚”就是说“中”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一旦确立,就永不偏离,无论治世乱世、有道无道,君子都要坚守信念,保持节操。

尧舜时期,尧的“允执厥中”,舜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体现的皆是中庸思想。孔子将这种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中庸”之德,至子思、朱熹等儒家人士又将其更为广泛地宣扬开来。后来在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那里,“中庸”思想也有所表现,如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管子·宙合》篇所谓“中正者,治之本也”等等,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就是以人的内在为要求,特别是以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中寻求“中节”,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地表达与实现。

从前,有兄弟二人,都在本地买进了很多货物,然后到一个有着裸舞习俗的地方去做买卖。动身之前,弟弟对哥哥说:“有的人出身好,自然有衣食,而有的人出身差,要靠出卖体力挣得衣食。现在咱们去的地方是蛮荒之地,他们不懂得什么礼法,是没有文明教化的地方。我们去那里,要迎合他们的礼仪规则可真是难事。不过,入乡随俗,我们到那里也要行动举止都符合那里的人的规矩礼仪,礼貌待人,不可傲慢自大,随和谦虚,韬光养晦,才是明智的处世之道。”

哥哥听了,大不以为然地说:“礼仪怎么能丢掉?德行怎么能退化?怎么能跟他们一样不知羞耻地光着身子,毁坏我的形象呢?”

弟弟反驳说:“先贤说过身体形象可以毁坏,可是,持戒如常,并没有损失。表明镀上了铜,里面还是金子。因时因地放弃原来的礼仪,虽然开始会叫人讥笑,时间长了还会让人感动叹服,这是审时度势的权宜之计。”

哥哥还是不服,兄弟俩就这样争争吵吵到了裸人之乡。这时哥哥说:“你先去看看,观察怎么做才有利,然后派个人来告诉我那里的情形,我再去。”弟弟答应了。

十天过后,弟弟派人告诉哥哥:“在裸人之乡必须遵守裸人的规矩。

哥哥勃然大怒,说:“这怎么可以,让人脱掉衣服,像畜生一样赤身裸体,这是一个体面君子所不能做的,我决不这样做!”

这个裸人之乡的风俗是到每个月的十五日举行夜市。人们用麻油膏抹头,用白土涂画身上,用骨头做成装饰缠到脖子上。男女拉着手,逍遥自在地又唱又跳。弟弟跟着当地人这样打扮,当地人很高兴,也很惊奇,对他恭敬有加,待他如贵客。首领还拿出十倍的钱买他的货物。

哥哥的车和人马到这裸人之乡时,以为自己是文明地方来的,就向人们宣讲严刑峻法,这违背了当地的民心。首领非常生气,老百姓对他们也不理不睬,并夺取了他们的货物,并把他鞭打了一顿。

弟弟看到哥哥等人挨打,就请求裸人不要再打了,饶了他的哥哥。裸人们看在弟弟的面子上,饶过了哥哥。

兄弟俩一起离开裸人之乡,回到自己的家乡。临走的时候,裸人们对弟弟依依不舍,都来送别,可是,人们对哥哥却骂个不休。

故事中的哥哥就不懂得执两用中,结果遭遇非常尴尬。入乡随俗是必要的,是一种中庸之道。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是愚蠢的。十里不同俗,到了异乡,就要尊重异乡百姓的生活习惯,考虑人家的感受,随和处世,与人打成一片,而不能以“文明人”自居,竞价于他人之上,只有做到这样,才是懂得中庸之道的明智之人。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物极必反”,也就是说,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而只有中庸才是常道,才能持久。

一个国家若能坚持“中庸之道”,则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与进步。若总是在两极之间跳来跳去,则民不堪其苦,国不堪其乱。但是,坚持“中庸之道”,往往要受到来自两个极端的夹攻:左的说你太右,右的说你太左;激进的说你太保守,保守的说你太激进等等。

因此,坚持中庸之道,具体到于个人,则需要这个人有冷静清醒的头脑,稳健笃实的品格,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正由于此,孔子说“中庸”是难能可贵的“至德”,“民鲜久矣”。

作为一种智慧哲学思想,“中庸”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合宜,以达到“和”的效果;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这也是对追求中庸之道的人提出的“修己”要求:保持平衡,不走极端,寻求最恰当、无过无不及的人生高境界。

【旁注】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为一部皇室档案汇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室文献。《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等篇。《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只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其言行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左传》我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35卷,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载的历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即公元前468年。《左传》既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荀子》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荀况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韩国即今河南省新郑市。是“战国七雄”韩国公子。韩非子师从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55篇,10余万字。

物极必反 成语,出《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属于道家哲学,是谓阴阳互动,欲触极则而反,由此循环相生,不熄不灭在其固有法则之中。若遇极而反者,则出;若出者,必须创造出更大的反极才能入。简单说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阅读链接】

不足和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两个对立面,孔子在《论语·先进》里说:“过犹不及”,在他看来,不足和过犹不及的效果是一样的,他不赞成或左或右的偏激行为,而是主张中立而不倚,提倡“中道”。

孔子所讲的“过犹不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过”和“小不及”,不离仁义之道的大方向而在性情和行为上小有偏失;另一种是“反中庸”的不仁不义,胡作妄为,这种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极大,更是违背中庸之道本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