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变通而不偏执

据《中庸》第十章记载,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所说的强呢,还是北方人所说的强呢?或者是你自己所要学的强呢?”

对于南方与北方的强,孔子解释说:“用宽厚柔和的道理教导别人,不向无理欺负我的人进行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应当具备这种素质。睡卧时以兵器为针头,用铠甲当卧席,即使是战死沙场也无所悔恨,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武的人应当具备这种素质。”

孔子的这个解释,本身也反映了儒家的“中庸”主张。在孔子看来,南方的强是以宽容高尚的品德去感化人,态度温和而又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是精神上的征服,这样的强才是中庸所要追求的强。

孔子连用了4个“强哉矫”来赞颂这种强所带来的美好结果: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近人却不随波逐流,这是多么的强啊!坚守中庸之道而不偏不倚,这是多么的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当初困顿时的志向,这是多么的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是多么的强啊!”

在孔子看来,不偏向一端的称之为“中”,坚持不变叫做“庸”。“中”是天命之性,世间的道理都出自于此;“庸”是天地之间确定不移的道理,是绝对不能离弃的。

刚强与勇敢向来都是人们所崇尚的高尚品质,但是逞一时之勇而做出激烈行为的强却是中庸所反对的极端行为。强有多种,刚强与勇敢所呈现的“强”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很多情况下,这种强是中庸所摒弃的。

中庸之道要求人要学会变通,有所为有所不为,变通是“中”,是有所为;“庸”是有所不为,需要坚守的。

孔子的学生曾点、曾参是父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出于孝道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

一会儿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地对父亲曾子说:“儿子不孝,惹您生气了。”

旁人看到了都夸曾参“孝”,父亲把自己打成这个样子还不逃不反抗,多好的一个孩子!

这事传到老师孔子这里,孔子却生气了,不让曾参进门,不认他这个学生。孔子对曾参说:“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

在孔子看来,曾参不懂得变通,有违中庸之道,“孝道”是要讲究的,此为“庸”,但在具体情况下,不要偏执一端,灵活用“中”。

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次遇见一个孩子溺水,便急忙投水相救,被救的孩子家长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了下来。

有人说,子路救了人还收礼,似乎不符合“仁”的道理。孔子听到了则很高兴,说子路做得对,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得救的人有谢金,救人的人有回报,两全其美的事。不要拘泥于“仁”教。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朝廷都依例付给一笔奖金,作为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很富有,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十分生气地对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无形中创下了恶例,使大家都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一件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好风气,将慢慢消失了。”

一个是做好事收礼,一个是做好事不收礼,孔子的看法却是截然相反,处理的方式也截然不同,这就是中庸之道。

《汉书》中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水自然是越清越好,但如果清到了极端,就意味着水中不含任何杂质,那么,自然不可能有鱼虾栖息,因为水中已经没有了它们生存所需的食物。

人要追求道德修养,但是如果过分显示自己的明白,对任何人事的缺点都毫不包容,那身边又怎么可能有朋友呢?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直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就是提醒君子要把握中庸之道,血气之勇并不是真正的“强”,能藏污纳垢却不与之同流合污才是真正的“强”。

君子应当抑制血气之刚勇,而培养包容万物的气度。要容得下别人的缺点与错误,否则过于高洁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旁注】

铠甲 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曾参(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人,南武即今山东平邑。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对我国影响很大,后世尊奉为“宗圣”。

子路(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对他评价很高,说他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以字行。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贡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汉高祖至新朝王莽时事,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约80万字。

【阅读链接】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两者加在一起,就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了。此外,若引申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时刻鞭策自己,更进一步”的意思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