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让理论更加升华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朱熹从小聪慧过人,且勤于思考,学习长进,8岁便能读懂《孝经》。14岁时,父亲去世,朱熹从父命受学于父亲的友人胡宪、刘勉之等。胡宪、刘勉之所授的皆为道学。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胡宪、刘勉之等皆属后者。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

1148年,经过科举考试,朱熹进士及第,授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开始了仕途生涯。

1160年,朱熹31岁时,正式拜北宋理学家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所以说,朱熹的儒学思想间接来源于程颐。

在朱熹之前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李翱认为,儒家学说自孔子之后已经失传,因此他们决定要继承传统。他们首先强调《大学》、《中庸》的重要性,认为《大学》、《中庸》传自孔子,是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继韩愈、李翱之后,竭力尊崇《中庸》,将其奉为“孔门传授心法”。《宋史·道学传·序论》说,经过程颢、程颐的提倡和表彰,使《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并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众多的古经中转移到这4部文字易懂、旨意深远的经书上来,使之成为包括五经在内的整个经学的基础、学者入德之门。《宋史·程颐》传说,程颐“以《论语》《孟子》《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

作为程颐的再传弟子,朱熹在其后半生中,耗尽心血完成《四书章句集注》。他将“二程”视为孔孟“道统”的继承人,“以续夫千载不传之诸”。

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重新校定章句,并作了注释。在朱熹之前,《中庸章句》就已经成书。《中庸章句》虽然成书很早,但朱熹仍不断地加以修改。史载,朱熹对其不满意的地方,是“旋见得,旋改,一年之内,改了数遍”。

1189年3月,朱熹认为《中庸章句》的修改工作已基本完成,于是作了《中庸章句序》。

1190年,61岁的朱熹将耗尽其半生心血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后人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这也就是所谓之四书。

《四书集注》刊行之后,很快风行于世,并引起了封建执政者的重视。1227年,宋理宗下诏盛赞《四书集注》“有补治道”。

元代科举选士时,以《四书集注》试诸士子,悬为令甲。自此后,《四书集注》成为科举士人的必读书,从而取代了“五经”在科举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明初,永乐帝敕撰《四书大全》,“四书”与“五经”并立于世,也就从此确立了《四书集注》儒家经典的地位。程朱理学因此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主流地位。

《中庸章句》作为理学重要著作《四书集注》中的一部,也被封建执政者抬到极高的地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庸》全书共32章,文中包括朱熹所加的注释和解说,以阐发其思想。朱熹在《书〈中庸〉后》一文中,将全书内容分成几部分,并给予概括性的总结和说明,阐明他是如何为《中庸》定章句的:由天道与人道的一体性到“中和”之道,由“中和”之道到人的自我完成,其内在的根据是“诚”的理论,由“诚”的价值取向合外内之道,从而复归于“中和”之道的“与天地并列”了,这就是《中庸》的思想理论过程和体系。

朱熹如此定《中庸》章句,是要后来的学者“得于辞而能通其意”,把“孔门传授心法”,“诵习而玩心焉”。意思就是要做到心领神会。他在《中庸》第一章开宗明义地写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是说,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接下来,朱熹阐述“存养省察”功夫的大要,认为人若要得道,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品德,一刻也不能疏忽,即使没人注意,也要保持自己的品德,这叫做“慎独”。

最后说明“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指出人若能达到道,也就是文中所谓“中和”的境界,则天地各得其所,万物化育。

朱熹认为第一章是《中庸》一书的纲领,指出要做到上述内容,就必须返身自省,去私欲,实本性。以下十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来说明这一章的主旨。

第十二章是子思对“道不可离”的论述,下面8章,则是援引孔子的话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第二十一章是子思就孔子所说天道人道的旨意而加以论说。从这以后十二章,都是子思的话,以反复推论阐明这一章的意思。第三十三章则是对《中庸》一书的主旨加以总结说明。

朱熹在《中庸章句》引用程颐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并阐发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朱熹作《中庸章句》,主要是用他自己的话解释《中庸》,虽然朱熹作《中庸章句》时参看了许多关于《中庸》的文章,但他很少引用别人的话。在解释《中庸》时,一些理学的论点往往掺杂其中,其引申、发挥往往超出原文的主旨,而成为朱熹自己理学思想的阐述。

朱熹认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中庸》所阐述的“传授心法”。这16字中,包含了理学的重要哲学范畴,以往的经书没有能如此提纲挈领,阐释《中庸》的“纲维”“蕴奥”的,这16字便成为理学家津津乐道的心传。

在朱熹看来,这16字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允执厥中”这4字。一部《中庸》,3000多字,说来说去,“允执厥中”,为其真谛。所谓“天命之谓性”不过是其理论基础;所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过是达到“允执厥中”的途径;所谓“和而不流”、“中立不倚”,不过是“允执厥中”的具体化。

在《中庸章句序》中,朱熹说,上古时期,圣神的尧和禹就领会了“允执厥中”的含义。子思在《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和先圣没有什么差异和出入,一致的程度就像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符节相互一致一样,真是纲目清晰,说理深刻,解释详尽。

朱熹系统总结了中庸之道,深化了中庸之说,他所阐述的“中庸之道”塑造了我国人的“中庸”之德,使我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逐渐成为我国古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并逐渐演变为经典的处世智慧。

【旁注】

《孝经》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进士及第 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最高级别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3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也叫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他认为,“经”是孔子的话,“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宋理宗(1205年~1264年),赵昀,宋太祖赵匡胤玄孙,原名赵与莒。宋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从1224年至1264年在位。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洛阳伊川人,伊川位于现在河南洛阳伊川县,世称伊川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程颐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尧 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人,唐国即今山西太原,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尧13岁辅佐挚,封于陶地,15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尧号曰陶唐氏。18岁,尧代挚为天子,建都于蒲阪。尧后传位于舜,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

禹 姓姒,名文命,字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王朝第一任君王。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安邑即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禹是夏王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符节 我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通常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历代符节种类繁多,其铭文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军事制度。

【阅读链接】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西汉宣帝时,学者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礼记》,为与西汉学者戴德传《礼记》有所区别,后人称戴圣传《礼记》49篇为《小戴礼记》,现在所说的《礼记》,就是《小戴礼记》的简称。《中庸》是《礼记》中第三十一篇。

关于《中庸》的成书时代,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所著,有些内容为后人所加,其成文至迟也应在《礼记》成书之前。《中庸》从子思之文到收入《礼记》,再到宋人的解说,最终由朱熹从《礼记》中抽出,重新校订章句,并加以注解,成为“四书”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