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纪念碑

1909 年马雅可夫斯基第三次被捕时,他在狱中写了满满一本诗歌。出狱

时,这个诗歌习作本被狱卒强行没收。从那时起到 1929 年止,诗人的创作活

动经历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1929 年 10 月 23 日,在《莱夫》(《革命艺术战线》)的一次会议上,决定举办“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二十年展览会”。经过诗人的紧张筹备,展览会于 1930 年 2 月 1 日在莫斯科正式开幕。

展览会展出了诗人巳经出版的 86 种著作和刊登过他的诗作的几乎所有的苏联报刊,还陈列了他创作的宣传画和广告诗,以及朗诵演出的海报和听众提问的字条。

马雅可夫斯基同意举办这次展览会,并不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评功摆好, 而是想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一次总结。首先,他想向群众说明,革命诗人并不是像卷毛羊羔一样,咩咩地吟唱情诗的那种人,而是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 把笔献给无产阶级的武库的战士。因此,他的创作的题材和形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诗人在展览会胶版印刷目录的前言中说:“革命诗人的工作不限于书本。大会讲演、战地歌谣、日常鼓动传单、生动的无线电广播和闪耀在电车两侧的标语——都是有同等意义的,有时还是最珍贵的诗歌典范。”正因为如此,标语、广告、传单、宣传画——这些被纯抒情诗人和唯美主义者所不齿的东西,才作为最重要的文学武器,在展览会上展出。其次,诗人想向群众说明,一个革命诗人同祖国一样,肩负着重大的任务。他没有权利休息, 需要天天用笔杆工作。“诗人不是一天工作八小时,十六小时、十八小时是家常便饭。”第三,展览会也带有一种论战的性质。在二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一些人把马雅可夫斯基视为“同路人”。展览会的材料雄辩地说明,马雅可夫斯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忠诚战士和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

展览会的举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拉普”、《莱夫》和列宁格勒作协的某些人对展览会非常冷淡,诗人不得不单枪匹马进行工作。《莱夫》杂志的一些人甚至反对这次展览,主张搞《莱夫》展览。他们坚持一些荒谬的文艺主张,如提倡“事实文学”,把文艺创作等同于照相,等同于真人真事, 否定文学的概括和虚构。此外,他们也反对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而主张对文化遗产全盘否定。因此,他们对马雅可夫斯基的展览会表示冷淡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展览会在群众的支持下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它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报刊与革命》在贺词中说:“值诗人创作和社会工作二十周年之际,《报刊与革命》谨向伟大的革命诗人、诗歌艺术卓越的革命家、工人阶级不知疲倦的诗歌战士——马雅可夫斯基致以热烈祝贺。”诗人的一位朋友说:“展览会的成绩非常好!一般的印象简直使人吃惊。似乎是显示了整整一个工厂的产品,而不是一个人的著作。”展览会原定 2 月 15 日闭幕,由于群众的要求,又延长了一个星期。3 月 5 日,展览会搬到列宁格勒展出, 后来,在工人群众的要求下,又搬到莫斯科工人区作第三次展出。

展览会期间,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与群众见面的集会上朗诵了一首新作

——《引吭高歌》(长诗的第一序曲),它是诗人为“二十年创作展览会” 而作的,也是诗人的最后一部大作。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动机时,诗人说: “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些受到我的文艺政论作品刺激的人,常常说我简直忘了写诗,后代的子孙会因此骂我。我坚持我的看法。一位共产党员对我说: ‘后代子孙又怎样!你可以向后代子孙汇报,而我却更糟糕——要向区委会汇报。这事更困难一些。’我是个做事果断的人,我想亲自和后代子孙说话, 而毋须等到将来,等我的评论者向他们去讲。因此,我在自己的长诗《引吭高歌》中,直接面向了后代。”

同“二十年创作展览会”一样,长诗《引吭高歌》也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光辉总结。在长诗里,诗人认为自己二十年创作最宝贵的经验就是——

把一切,

从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这支军队二十年来节节胜利——

直到

诗集的最后一页, 我都献给你,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

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反映了苏联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他把自己的诗比作一个列兵,参与了所有这些历史事件,并且随着人民和时代的步伐而节节胜利。

然而,诗人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而是坎坷不平的。他并不是天生的无产阶级诗人,而是从旧的营垒走向革命队伍的:

我是一个清洁夫和运水夫,

为革命

给动员和号召来的; 我从贵族花园的

诗艺中—— 走上了前线。

在《引吭高歌》里,诗人是从人民的利益和未来的远景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的。因此,他鄙弃个人的青铜塑像和大理石像。他写道:

让在战斗中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 作我们

共同的纪念碑吧。

长诗《引吭高歌》本身就是一座非人工的不朽的丰碑。

遗憾的是,诗人未能完成这首长诗。1930 年 4 月 14 日 10 时 15 分,诗人在自己的寓所用手枪自杀了。死前两天,他留下了一封绝命书:

给大家

关于我的死,别埋怨任何人,也请你们不要造谣生事。死者最不喜欢这一套。

妈妈、两位姐姐和同志们,原谅我吧。——这不是个办法(我不劝别人这样做),但我没有别的出路。

莉莉娅——爱我吧。

政府同志,我的家属就是莉莉娅·勃里克、妈妈、两位姐姐和维洛尼佳·维陀尔多芙娜·波隆斯卡雅。

假如你能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谢谢。

已经开始的诗篇,请给勃里克夫妇,他们会搞清楚的。正如人们所说——

“事情已经了结”, 爱情的小舟在生活中撞成了碎屑。

我的生命

已交割清楚,

不用再提彼此的委屈、不幸

和痛苦。

祝你们幸福。

符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1930 年 4 月 12 日

马雅可夫斯基突然自杀,决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长期以来,“拉普”派和“列夫”(“莱夫”)派某些人对他采取排斥打击的宗派主义态度,使他在申请加入“拉普”、举办“二十年创作展览会”等问题上遭到冷嘲热讽,感到困难重重。他的一些最优秀的作品,如长诗《列宁》、

《好!》、剧本《臭虫》、《澡堂》,以及旅美诗文也受到某些人不应有的责难。所有这些,使诗人在精神上感到孤独和压抑,这是造成诗人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诗人逝世之前患着流行性感冒,喉咙发炎,不能朗诵。我们知道,诗人酷爱朗诵和演说,一旦不能和读者直接见面,朗诵自己的诗

作,对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这也不能不是造成诗人之死的一个原因。第三, 爱情上的失意。从 1915 年起,诗人就爱上了莉莉娅,但莉莉娅却嫁给了批评家奥西普,诗人和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为她写了《我爱》、《关于这个》等长诗,但她始终没有和诗人结为终身伴侣。1928 年,诗人在巴黎曾经爱过一个法籍的俄罗斯少女达季雅娜,写了短诗《给雅可夫列娃·达季雅娜的信》,却遭到了女方的拒绝。1929 年,诗人又钟情于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女演员波隆斯卡雅。1930 年 4 月 14 日,诗人约波隆斯卡雅在寓所谈话,但波隆斯卡雅急于去剧院排演一个新戏,谈话未能进行。波隆斯卡雅刚跨出诗人的房门,就听到了枪声。

世界诗坛上的明星就这样殒落了。然而,诗人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十三卷诗文,它将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