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一方面, 社会主义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历史地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只有一百多年,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仅仅只有 70 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才有 40 多年, 这就是说,不仅社会主义的历史比较短,而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还可能出现波折,要丰富和发展它,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另一方面,我国在 4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相适应的部分,因此,要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对上述不适应的部分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革。

实行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巨大反作用,而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调整。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来实现的。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前进,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无一不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种种变革的结果。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是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方法、步骤来解决这些矛盾,避免造成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种调整也是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大变革,一旦矛盾发展到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那种缓慢的处于量变过程中的变革,又包括急风暴雨式的处于质变过程中的变革,这种大变革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由此,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之中,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关系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上层建筑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调整,社会主义社会同以往一切社会形态一样,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经济的或政治的改革。任何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

①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81—282 页。

改革的社会。”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不可能在创建之初期就是完善的,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时地进行改革,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生的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历史证明,人民民主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基本符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依靠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根本上说,由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还存在某些旧的痕迹,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造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这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正是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本身的力量来解决,解决的途径就在于不断地实行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当然,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但是这个革命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它主要是调整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以消除自身的缺陷,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改革的任务,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行改革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邓小平同志说: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经验。”① 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没有实行改革以前,这些领域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是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政企职责不分,以政代企,权力过分集中,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忽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以及市场的作用,及政治方面的党政职能不分,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够健全,官僚主义严重存在等。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缺陷愈来愈清楚地暴露出来,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党中央提出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必须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理解。我们已经进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第 433 页。

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法制日报》1991 年 7 月 2 日。

①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372 页。

行的改革,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在所有制领域,必须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 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过去由于我们在理论上没有把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加以区分,而是把二者混为一谈,片面强调国家直接行使对于企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长期政企职责不分,致使企业实际上成为各级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从学徒工转正定级、奖金发放,生产经营直至购置简单的生产设备,都要层层报请各级主管部门审批,这样,极大地挫伤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压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搞活经济的一大障碍。实践证明,把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管理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把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相区别。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是搞活经济的迫切需要。只有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承认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才能使企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活的细胞,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把整个国民经济搞活;只有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才能使企业从条条块块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解决行政管理同生产社会化不适应的矛盾,按照经济内在联系和经济区划组织经济。只有如此,才能让企业在国家方针、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充分自主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速度;只有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才能有利于各级政府机构从微观管理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手来抓大事,纵揽全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样,才能加强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应有作用,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分配政策的改革,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我们的分配政策, 既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当前分配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又出现了过分悬殊现象。必须继续在思想上和实行工作中加以克服。在改革所有制和分配政策的同时,对价格体系、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和市场体系等也进行了改革,有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它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 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基本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种状况,要做历史的分析。这种体制,是过去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现在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前进了,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还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和封建主义影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形势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才能加强党的领导作用。近几年来, 我们在改善党的领导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党的领导无法真正加强,其它改革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家政权,群众团体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党应当保证政权组织充分发挥职能,应当充分尊重而又不是包办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全国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 职能不同,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应当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界限。理顺党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走向制度化。

从党政不分到党政分开,是我们党的领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必须指出,党政不分实际上降低了党的领导地位;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党政不分使党顾不上自身的建设,党政分开才能保证做到“党要管党”;党政不分使党处于行政工作第一线,容易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甚至处在矛盾的焦点上, 党政分开才能使党驾驭矛盾、总揽全局,真正发挥协调各方面的作用;党政不分使党处在直接执行者的地位。党政分开才能使党组织较好地行使监督职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在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同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它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这些基本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基本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要做好思想工作,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抵制和摆脱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去占领阵地。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占领。在意识形态领域,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总之, 我们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导亿万人民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进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领域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自觉性,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因此,只要我们积极而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实行改革也是彻底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所必须的。在长期“左”的思想的影响下,由于权力过分集中,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官僚主义的现象、家长制的作风、平均主义的思想、“官工”、“官商”“官农”式的经济管理方式严重存在,妨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看不到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长期并存的历史必然性,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不久, 在农村不顾自然经济还占优势,匆忙地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不切合实际地夸大“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企图“穷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在城市中,过早地取消个体工业和小商贩,实行盲目的集中生产和集中经营,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单调,花色品种较少, 在批判“利润挂帅”的口号下,违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工厂企业追求利润,否定商品价值规律,甚至异想天开,主张取消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些极“左”的经济政策以及在这些错误政策指导下形成的经济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方式,不能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事实证明,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容易产生极“左”的思想指导,又容易形成和发展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历史的辩证法。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需要纠正和克服极“左”的思想指导,恢复我们党历来提倡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样,要彻底克服极“左”的思想路线,需要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合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章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有步骤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方面,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同时,解决了干部新老交替的问题,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在国民经济体制方面,实行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

实行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的措施适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国民经济得以振兴、发展。只有坚持实行改革的方针,革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顺利向前发展。

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是完全必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0 年同 1980 年相比,农村总产值增长 84.6%,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达到 4350 亿公斤、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工业生产迅速增长,1990 年同 1980 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 2.3 倍,平均每年增长 12.6%,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续力量;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步伐加快;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1990 年同1980 年相比进出口总额由 381 亿美元增加到 1151 亿美元,增长两倍以上; 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较大发展。十年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11 万多项。10 年来,普通高等学校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 435 万人,研究

生近 20 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共培养 374 万人,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

这 10 年是人民生活改善最大的 10 年,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80 年代,我

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过去 10 年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也是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最基本的推动力。

我们的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秩序良好,这些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分不开的,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国各族人民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现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去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