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指路明灯,而且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首先,这是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同于一般的“经院哲学”和“空想理论”,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得力工具。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其次,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离不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了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在中国,要使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正确的方向,就必须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再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理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没有现成经验,不可能不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此,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去分析、思考、研究,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避免行动的盲目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去是指引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灯塔,现在仍然是指引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南。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所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新中国建国后,中国向何处去?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又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进行了研究。他明确指出,中国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建国后,在完成了土地革命等民主革命的任务后,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 1956 年基本完成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任务。从此,便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1964 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1975 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

毛泽东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作了精辟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提出了正确处理这些经济关系的战略方针,这些经济关系主要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中央地方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以及综合平衡等等。对这些关系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所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针,对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

重要内容。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同时,还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通过选派和推荐干部等组织工作,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

尽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指导性的理论, 但在实践中他并没有及时地将我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而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教训是十分沉痛的。

历史的经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 45 年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