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树立主人翁意识、为改革尽责

早在 40 多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社会主义改革的今天,怎样更好地树立主人翁意识,为改革尽责,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重大课题。

在人类历史上,在社会形态的变更过程中,原来对立着的两大阶级无不随着原来社会形态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唯有无产阶级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仍然焕发着青春。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它的命运,它的利益和使命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首先,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代表着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其次,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处于社会的最下层,受剥削最重,受压迫最深,因而也是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同时,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最大公无私,最具有远大的政治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再次,由于无产阶级和大机器生产结合在一起,大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连续性,使无产阶级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列宁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由于它在大生产中的经济地位,才能成为一切被剥削劳动群众的领袖。这些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和蹂躏往往比无产阶级更厉害,可是他们不能为自己的解放进行独立的斗争。”在历史面前,无产阶级别无选择,唯有肩负起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可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既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别人的恩赐,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工人阶级只能做资本家和生产资料的奴隶,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才能为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在社会主义中国,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联合劳动,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在生产

资料面前,人人平等;在直接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劳动者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其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说,我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又是生产资料和企业的主人。劳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劳动群众主人翁地位实现的保障, 另一方面,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要求。

但是,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其历史使命的完成,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更复杂;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而改革正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和自我完善。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工人阶级应当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推进改革大业,为此,就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一世,路途漫漫,在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必然对世界上的各种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和看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在世界观的影响支配下,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一整套有关人生的态度,就是人生观。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则应该树立与主人翁地位相符合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明确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正确处理公与私、苦与乐、荣与辱的关系,向雷锋同志所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首先,正确对待索取与贡献,树立崇高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人生目的在人生价值方面的体现,它贯穿于个人一生全部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成为人的一切思想活动的动因。纵观历史,横看现实,一个人树立起崇高的价值目标,他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感情、意图、希望和行为服从于崇高的价值目标。23 岁的共产党安珂,为维护正义、保护同志、挺身而出,赤手空拳同盗窃行凶的歹徒英勇搏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虽然只活了 23 岁,但他的人生价值是极其伟大的。他在生前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活着,究竟怎样才称得上有意义呢?我认为,作为一个有朝气的青年,就应该向一些英雄人物一样度过一生,向保尔、柯察金、马特洛索夫、雷锋、王杰、金训华、张勇等那样来生活”。“当人民需要我献出生命时,我就应毫不犹豫地献出一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安珂用实际行动真正实现了他崇高的价值目标。可见,伟大的力量,产生于崇高的价值目标。俄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一个人, 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与身边活生生的社会改革联系起来,树立起崇高的价值目标并贯彻到每日每时的学习与工作当中去。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绝不是索取。但并不否认人们的社会索取,因为没有索取,人们就无法生存。我们讲人生的价值是讲如何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是贡献, 索取越多,价值也就越大。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个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如果人人都去索取而不去贡献, 那么人类社会一天都不会存在。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要为

后人栽树,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许多为人类做出了有益贡献的人,他们都是把个人的索取与享乐置之度外。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和奢华,从青年时,我就觉得是可鄙的”。他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在我国有多少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强盛,无私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宝贵的生命。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对理想的追求,正如一首题为《情愿》的小诗所写的:

我是炉膛里烧剩的灰焦,

耗尽热能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还将碾成粉末和着沥青粘结, 为时代铺一条阳光大路!

这些人索取的只是一把青草,而奉献的却是牛奶和血。其次,树立无产阶级公私观。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随着私有利逐步走向消灭,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们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关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处困难,八方支援,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精神。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人,要使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就必须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上具有宽阔的胸怀,发扬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毫不保留地对社会做出贡献。具有“两弹之父”美称的我国科学家邓稼先,新中国成立后,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这种把祖国利益看的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公无私的表现;年轻姑娘朱利华,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被歹徒连刺数刀,险些丧命,她这种为了国家利益,而不顾自身安危的精神更是大公无私的表现。再次,树立正确的苦乐观。自奴隶社会以来,由于残酷的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为普遍,极其深重的苦难。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了,正如方志敏烈士所预言的:“痛苦的呻吟已经被劳动的欢歌所代替,使得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第一次向人类宣称:快乐不再属于少数人, 而是大多数人的快乐”。它是人民当家作主以及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后产生的,是融个人、集体和全民族之乐于一体的快乐!也许有人会问,作为主人翁的我们,究竟该以什么为乐呢?以自由主动的劳动创造为乐。革命先烈李大钊认为:“人类求乐的方法,最了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由劳动得来,一切苦难都可以由劳动解脱”。在自由主动的劳动创造过程中,能够增长劳动者的智力、体力,使其得到更多、更完美的发展,更充分地体现出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身心的快乐。这样,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吃苦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最大的快乐。

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为广大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改革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劳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而不是走向反面。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深刻地指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去另寻他途。由于我国的生产还不发达,并且国家的一些具体制度、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以至于削弱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在兴利除弊。显然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

改革中,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曾改变。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增强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它能具体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企业职工的经营自主权,使职工当家作主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明确了企业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职工民主管理企业有了制度上的保证。第三: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为增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供了内在的动力。第四:明确了职工个人的责权利关系,使职工主人翁地位能落到实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尽管还不十分完善,但实践证明,它是广大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强主人翁地位的有效途径。首钢在实行了一头包死、一头敝开”的留利机制以后,自 1978 年至 1988 年,10 年累计向国家上

缴利税 70 亿元,用自有资金投资新增固定资产 26 亿元,在没向国家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完成了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近百个,实现了主体设备现代化,而且使广大职工真正体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三者统一,提高了广大主人翁责任感。1989 年 10 月份,因三号锅炉发生重大事故、而停发了当月奖金,广大职工不仅毫无怨言,反而更加充分发挥积极拚搏精神,在 11 月份超额完成利润计划,还弥补了上月亏欠的 1000 多万元。一位老工人说:“我们心里想着大道理,眼睛盯着大目标,要和资本主义企业比个高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的进行,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谈起为改革尽责,首先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的推行,归根结底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历史。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立起来了。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同时还应当懂得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10 年“文革”,又白白送掉了 10 年的大好光阴。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要差半个世纪,甚至于更长的时间。国际资本主义势力,正企图利用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差距,极力低毁社会主义制度,千方百计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 妄图给中国人民重新套上资本主义的枷锁,遭受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势力的剥削和压迫。改革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能够更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快地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党中央给我们制定了近期目标,在本世纪末, 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再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即到 2000 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更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然而然地一切都会跑上门来的。这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每位公民勤勤恳恳的共同努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不我待,岁不我予, 我们应牢记历史和国情,迎头赶上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大潮,争分夺秒,为民族的振兴尽职尽责。其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了远大的理想、庄严的历史责任感,为改革尽责的强烈愿望,便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只有有了强烈的事业心,通过踏实的努力,美好的理想才能变为现实,宏伟的社会发展目标才会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大生产的条件下,社会分工和各种职业的存在是必然的。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社会所需,对人民有益,都是光荣的,社会的每一个岗位既是平凡的,又是神圣的。有了强烈的事业心, 就必然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化平凡为神圣。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执著的追

求,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是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改革是全民族千百万人的壮丽事业,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者都要明确自己历史的主人翁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为改革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