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曹操于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主力,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官渡战败的袁绍之子袁尚、袁熙投靠了乌桓。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曹操克服艰难险阻,远征乌桓,最后打败乌桓王。至此,曹操终于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东汉末年,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私人武装,占据地盘,他们争权夺利,互相兼并。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等。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张,利害冲突也跟踪而来。于是,袁、曹两大势力之间的对立显得更加突出,便不能不以战争相见了。

199年,袁绍挑选精兵10万人,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迎献帝到许都后,为开创统一大业,在此周围推行屯田,号令军民开荒播种,以适应战争的需要。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做出了如下部署:

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令于禁率步骑2000人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并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的正面进攻。

200年,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随即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

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袁军溃败。

曹操在初战胜利之后,仍旧按照原定计划,退到官渡,集中兵力,筑垒固守。这样,既免遭敌人包抄,又缩短了军粮供应线。也使得袁军远离后方,给自己以更多伺隙出击的机会。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200年7月,袁军进军阳武,准备南下进攻许昌。8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9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

10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的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人,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放火。

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

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其他将士也不再听从袁绍指挥,纷纷逃命。袁绍大败。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我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经过这次战役,袁绍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曹操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牢靠的军事基础。

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冀州城邑,多降于曹操。随后,曹操采纳荀彧先定河北,后图荆州的建议,乘袁绍新败士众离心之机,出兵北上,占有冀、青、并州,进攻幽州。

在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其次子袁熙及三子袁尚,均因兵败而投奔乌桓。

袁绍曾与乌桓关系密切。活动于辽西的乌桓在其首领蹋顿的主张下,曾经与袁绍联盟,共同消灭了公孙瓒。袁绍为此拜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为单于,并授印、车、华盖、羽旄等。并帮助乌桓人建立起了正规的军队,始设千夫长、百夫长统领,还亲自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三郡乌桓首领蹋顿为妻。

在曹操实施荀彧计划的过程中,袁绍的两个儿子跑去和乌桓勾结,迟早是个大祸患,怎可不除?曹操决定北伐乌桓。

此时曹军将领都认为不值得为了袁绍的两个儿子而远攻乌桓。在众议一致的反对声中,曹操的谋士郭嘉力排众议,认为远征乌桓必获全胜,不征则遗患无穷。因为征乌桓曹军有充分的理由,不必担心刘表、刘备等人的乘虚而入。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开始了远征乌桓的战役。

北征乌桓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挑战。自古以来,从蓟到辽西就只有两条路。人们最常走的一条就是“滨海道”,位于狭长的滨海平原,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辽西走廊”。这条路从河北出发,经玉田,丰润,出山海关取锦州。

这条路在无风无雨的情况下,塞外游骑就可以直插右北平和渔阳的内地郡县。而一旦遇到夏秋季节的大雨,这条路又成了不可行之路。曹操偏偏就遇到这种情况。

另一条路就是田畴说的“卢龙塞”,从卢龙塞到乌桓的都城柳城有800里,由于荒弃多年,少人行走,这800里中有500多里是没有路的路。可以说是曹操北征乌桓之后,这条路才重新成为路。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郭嘉再次帮曹操下了前进的决心:“放弃辎重、轻装前进!”战车不要了,每个人只带10天的干粮,除了马匹、武器,其他的一概扔掉。郭嘉在病榻上的谏言,颇有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魄力,实令曹操为之动容。

既然是倾家荡产的豪赌,就得有壮士断腕的气概。曹操相信郭嘉,更相信自己,坚信能够在这条绝境中杀出条路来。

临走前,曹操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个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表面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乌桓人哪是曹操的对手,他们还以为曹操大军离去了呢!

曹军行走在荒草与乱石之间,见两旁危崖高耸,风声鹤唳,似乎随时都会有敌人的伏兵杀出。张辽等将士曾于途中劝曹操不要轻信田畴进军“卢龙塞”的建议,及早回军,以免中计。

曹操拔剑在手,说:“有再敢此言者,我必诛之!”遂令全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边开边走。虽军中不断有人生病,有人掉队,但曹操面色如铁,剑锋始终向前。

曹军突然出现在距离柳城不足200里的白狼山附近。袁氏兄弟与乌桓首领蹋顿万没想到曹军会从这里杀出,集结数万骑仓皇迎战。

白狼山之战是场遭遇战,也是场生死决战。曹操战败,全部曹军将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乌桓战败,整个乌桓将臣服曹操,他们同样也没有退路。

表面看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乌桓骑兵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

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

面对乌桓骑兵铺天盖地、来势汹汹,数量几倍于自己。曹军阵中有些慌乱,一些士兵面露恐惧。此时猛将张辽主动请战,他大呼道:“主公平时厚待我们,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言毕,撕下帅旗,挺矛策马,疾速下山。

张辽直冲敌阵,曹军的精锐骑兵随之倾泻而下,与乌桓骑兵展开厮杀。乌桓军士本来就畏曹军虎威,现在见这般阵势更加慌乱。

张辽拍马直取蹋顿,大战20余回合,未分上下。张辽佯装败走,等蹋顿赶来,猛然拨马回身,乘其不备,刀光一闪,斩蹋顿于马下。

乌桓兵见主帅已死,慌不择路,拼命逃生。袁尚、袁熙见势不妙,急领数千骑兵夺路而逃。

曹军中徐晃、张郃、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奋勇争先,数万骑兵混战。原本就仓皇迎战的乌桓军群龙无首,立刻溃不成军。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乌桓的“亲袁势力”。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并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人头。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他们送来了。

原来,楼班、苏仆延、乌延与袁尚、袁熙逃跑后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惧曹操势力,就将他们全部斩首并献给了曹操。

曹操在统一北方战争中,深谋远虑,善纳良策;利用汉室名义,争取民心,征抚兼施;重视战略基地建设,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减轻民赋,安定社会秩序;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善任将吏,兼收并蓄,用兵灵活,力争主动,面临危局,临阵若定,善于捕捉战机,抓住作战关键,出奇制敌,终于取得内线作战和战略性决战的胜利。

东汉末年是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曹操统一了北方,诸多割据悉数退出历史舞台。这样,江淮以北的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免受战争之苦。北方归于一统之后,也就恢复了中央对北方的统治,社会秩序也进入正轨。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百里无鸡鸣”的情况一扫而光,客观上使得塞北地区获得了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此外,曹操统一北方,为晋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旁注]

袁绍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出身名门望族,有“四世三公”之称。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先后占据冀州,青、并二州,幽州,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

官渡 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

荀攸 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的五谋臣之一,荀彧从子,被曹操称为“谋主”。官至尚书令。244年被追谥为“敬侯”。

许攸 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初为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

田畴 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东汉末年隐士。好读书。初为幽州牧刘虞从事。曹操北征乌桓时为向导,因有功,封亭侯,不受。后从征荆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为议郎。

柳城 汉代柳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乡。曹操亲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西汉时置柳城县,治所在柳城,属辽西郡。东汉末年废置。

白狼山 位于辽宁省喀左县境内的大阳山。大阳山汉代称白狼山,北魏时称白鹿山,清时称大羊石山。在山的主峰以西分水岭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远看像一只绵羊,也似白狼和白鹿,所以得名。山上还有“白鹿山祠”遗址,是曹操北征乌桓时所登的白狼山。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为统一我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阅读链接]

曹操曾经发布“唯才是举令”,招贤纳士。曹操的高级谋士戏志才是荀彧推荐的,戏志才去世后,曹操对当时任侍中、尚书令的荀彧说:“志才死后,没有可以与我共同商谈国家大事之人。”

曹操要求荀彧继续为他推荐人才。荀彧就把郭嘉推荐给曹操。郭嘉与曹操两人初次见面,就纵论天下大势,探讨国家兴亡,畅谈治国用兵之道,十分投机默契。

曹操十分高兴地对众人说:“能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此人!”郭嘉果然为曹操策划很多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