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语言实验室教学

一、语言实验室教学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性要求。

语言实验室教学,就其实质来讲,是新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技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它的核心仍然是语言教学实践,所以,语言实验室的教学原则必须遵守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也可以说语言实验室教学原则是整个语言教学原则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扩展和充实了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因此,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对于语言实验室教学过程都有基本的指导作用。另外,从教育技术的观点看,语言实验室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语言实验室教学原则又具有它的特殊性。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在总结语言实验室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初步概括出语言实验室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学习的个别化原则

从我国高校现有的语言实验室设备情况来看,其基本形式便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把语言教学的群体活动也就是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融为一体。从整体上讲,它同普通教室内教课一样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活动。但比较起来,这两者之间在系统结构与系统控制这两个方面都有截然的差异。

首先,语言实验室的系统结构是由多个层次组成的:一是教师——媒体

——学生,即教师通过控制台、收录机、耳机话筒组等传输手段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二是学生——媒体——学生,即学生之间通过控制台、耳机话筒组等手段完成信息交流的过程;三是学生——媒体——自身,即学生通过录音机、耳机话筒组、隔音座等手段进行自我强化的过程。不难看出,这 3 个层次的结构形式正是个别化学习的特殊体现。它使得每一个学习者在处于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随时都有可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成为一个学习“子系统”,从而使他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排除其他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充分地进行积极而能动的学习。

其次,从语言实验室的系统控制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教师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还是学生对于他本人学习过程的控制,都呈现了与一般教室不同的特点。教师的控制主要已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控制形式, 而是通过媒体、软件、教学程序的设计与编排来实施。不少进口语言实验室把教师控制台与学生座位之间用玻璃板隔离开来,或者干脆把教师的控制台部分置于学生座位的后部或侧面,这种设计构思是很好的说明。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学习的学生要比在一般教室内学习有更多的自我控制的机会与可能。他有直接掌握和操纵使用部分信息源的便利,这在普通教室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里应当指出,语言实验室教学的这种个别化学习原则决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或取消,而是在内容与形式上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教师主导作用除了在教学内容和课件的准备上体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程序的编排上。他在对所有的学生实施有效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对所有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和熟练的控制。否则,他将不仅使自己预期的教学计划得不到实现,还会使学生们都成为机器支配的“新奴隶”。

  1. 强化训练的原则

运用语言实验室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

  1. 传递过程的流畅性。所谓传递过程的流畅,就是要把信息传输过程中信道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从客观上讲,语言实验室本身的设备功能具备了这种条件。信息源是通过媒体直接送到每个学习者的视听器官,可以真正做到使学习者“两耳不闻机外事”。其信号的保真度可以大大超过普通教室,干扰因素将极大地减少,当然要从技术的角度对各种媒体进行最佳地伺服,以保证不产生非允许机械干扰。从实施语言实验室教学的教师主观方面, 要求对所有语言信息传递的速度、停顿、重复和强弱等因素加以科学的计量与安排,尤其是对个别学生进行监听与辅导的时机掌握和方式处理应当更加注意,否则往往会把绝大多数学生“晾在一边”。因为当不采用语言实验室的“全班转播”功能时,其他学生是无法参与到教师同个别学生进行交互活动的过程中去的。这势必会造成局部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传递中断和空白, 从而降低了效率,难以实现强化。

  2. 语言信息的密集化。进行外语强化训练要求大量听、大量说、反复模仿、反复操练,亦即所谓的“高频度、大运动量”。但这种做法绝非是填鸭式的“硬灌”。对学生在学习内容和进度上都加大负荷是以他的接受能力和原有认知模式为基础的。语言实验室较之普通教室的另一个优势便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对不同接受水平和语言基础的学习对象输送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速度不同的语言信息,这样便能较好地使每一个学习者“各得其所”、“按需分配”。在大多数较为先进的语言实验室中,已经可以做到同时传输三套、四套甚至更多的不同节目。这就保证了可对所有学生都实行频率高、数量大的强化训练。

  1. 即时反馈与评估的原则

语言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的收集与评估有它独特之处,无论是在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普通教室的教学进程难以获得的效果。

由于语言实验室系统结构和系统控制的特点,学生信息反馈的收集形式与一般教室有所不同。教师的监听可以在学生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通俗地说,教师在收集某学生的信息反馈时,被收集者尚被蒙在鼓里,毫无防备。这种特殊条件下学生作出的反馈是第一意识反馈,其中既排除了由于心理紧张、怯场等因素所产生的反馈失真,又排除了由于外来提示、事先准备等因素造成的虚假现象。因此,他的反馈是自然的、真实的、可靠的。

其次,利用语言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教师就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反馈速度进行评估。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反应速度的快慢本身便是一种能力的标志。同样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脱口而出”的 A 学生的能力显然比“吞吞吐吐”的 B 学生的能力要高些。任何书面形成的反馈收集都难以做到对学生反应速度的精确计量与评估,虽然在总体上也许可以大致作一判断,但对每一个具体局部都无法获得最能反映客观水平的数据。

因此,当教师在进行语言实验室教学的总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编制出相应的特殊教学软件,再辅之以一些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从而使整个系统更为完善,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1. 媒体综合运用的原则

教学媒体种类很多,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每种媒体既有长处,

也有短处。比如电视与幻灯,都能传递图像信息,但特点不同。电视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逼真地再现言语交际过程,创造言语交际情景,电视的艺术特点使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形成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但是,电视与录音和幻灯相比,也有短处。在外语训练中,它的语言密集性和操作可控性都不如后者。由于幻灯画面是单独呈现的,每张幻灯片的停留时间和换片速度,都可根据教学需要变换。与幻灯同步的语言信息,也可根据不同需要在数量上和难度上进行调整,因而幻灯和录音在教学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好的可控性。所以在语言教学中幻灯起不到电视的作用,而电视也取代不了幻灯。

语言实验室是一个由多种现代媒体组成的学习系统,语言实验室教学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综合运用的效果。同时语言实验室教学还应注意与传统的面授相结合,以弥补现代媒体教学之不足。

贯彻媒体综合运用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媒体,不能为媒体而媒体。多媒体综合运用是按一定结构,将几种媒体组成整体来发挥作用,而不是各种媒体随意使用。

  2. 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性能好价格比较低的媒体: 能用幻灯,就不应用电视,能够在教室中用面授的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就不要搬到语言实验室里来上课。

总之,语言实验室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系统,不仅使教学手段现代化,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和电教工作者应当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语言实验室教学原则,不断去揭示新的规律,不断更新和修正原有的认识,从而使语言实验室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接近科学的真谛。

二、语言实验室教学的常用课型

语言实验室教学应根据各种不同的课型来教学,以便充分发挥这一电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语言实验室教学中常用的课型有:

  1. 语音课

语音课是一种训练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为目的的课程,包括培养认读和拼写能力。在语音课中,一般采用发音训练、辨音训练、语音技巧训练、正音训练、语调训练、朗读训练、语音听写训练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语音和语调。这些训练可在听说型语言实验室,最好在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中进行。

在语音课中,对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准备好各种训练材料,最好是录制高质量的标准读音材料,播放给学生练习,还应当通过监听监录学生发音来进行个别辅导。

  1. 听力课

这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听懂语言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课型,听力训练是语言实验室中一种最有效的活动,凡是有听音和放音功能的语言实验室都能用于听力课。放音的方式一般有集中放音、多路放音、自放再听三种。听力课常常还结合补充一些口头或书面练习,如听写全文、翻译大意、做笔记或摘要等。根据对听力理解程度的不同要求,可分为精听和泛听两种。精听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听力材料的内容,甚至要求做到能从头到尾将所听的材料复述或听写出来。听力材料的语速应是正常讲话或接近正常讲话的速度,语调

要正常、现实,不应娇柔造作。精听的方法多采用分句分段地听,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听懂的程度,必要时可解释。分句分段听完后再用正常的语速连贯地从头到尾放一遍,然后要求学生分句分段地复述、补充和改正, 最后是教师纠正和学生听写。泛听只要求能听懂大意、了解中心思想和内容梗概。泛听通常采用整篇听,反复听的方式,所以泛听录音带可以重复录制几遍。

  1. 口译课

口译课是训练学生口译能力的课型,既适用于外语译汉语,也适用于汉语译外语。教师在课前应将口译材料逐句或逐段间隔录音,间隔时间的长短视句子或段落的长短而定。学生听完一句或一段后就接着进行口译,在学生最后一个口译间隔的后面录上正确的示范性翻译。这种口译训练可在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进行。如果利用电影或录像,则可在视听型语言实验室进行, 这样更具有临场感。

  1. 句型训练课

这种句型训练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型、提高应用能力。练习形式大致可分为词语重复练习、替换练习、连环转换练习、固定增添练习、并同练习和问答练习等。最好在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中进行。句型训练可采用两步式、三步式或四步式操练法。关键在于教师事先按照教案的要求做好教学录音带,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操练。

  1. 会话课

会话课是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课型。教师课前应做好录音教材,一般将会话教材录制三遍。第一遍按正常口语语速从头至尾录好,这一遍的目的是给学生听,使学生了解大致内容;第二遍分句录制,每句后留一间隔供学生模仿,以加深印象;第三遍按角色替换形式录制,如先把 A 角的话录上, B 角的话不录,留下间隔让学生担任,也可以反过来录制,让学生顶替 A 角进行会话。这种课可在听说对比型语言实验室中进行。当然,某些主题的会话课最好配映情景,在这种场合使用视听型语言实验室。

  1. 考试课

语言实验室还可用于考试,如听写、口试等均可使用,而且有不少优点。以上谈的各种类型的语言实验室与课型的适用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主要还须看教学的要求与内容。有时,与教师及学生的素质也不无关系。 三、利用语言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方法 1.教师在利用语言实验室进行教学前,一定要熟悉所用的语言实验室的

类型和功能,要熟练掌握语言实验室各种设备的使用技术特别是教师控制台的各种操作和控制技术。

  1. 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编制各种训练教材,以便在上课时使用。教师要认真编写在语言实验室上课的教案,对于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要做周密的考虑和安排。

  2. 学生第一次到语言实验室上课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语言实验室的功能,教会学生使用学生座厢上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然后才能正式进行语言实验室教学。

  3. 为了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和特点,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教师的注意和帮助。

  4. 不断地充实语言实验室教学软件(教材),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教学方

法,使语言实验室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6.学生在语言实验室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效率较高,但也因为与外界

隔绝,容易疲劳,为此,要做到以下四点:

  1. 在语言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时间不宜过多,以不超过整个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为宜。

  2. 向学生说明这种与外界隔绝的情况是短暂的,这在语言学习中有时是必要的,让学生有精神准备。

  3. 充实教学软件,使听音材料内容丰富,富于变化,难易程度适中。

  4. 组织好语言实验室教学的课上活动,如配合教学内容放映幻灯、电影、录像等视觉材料,这既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可用于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疲劳感。

7.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运用语言实验室教学。由于座位是隔离的, 师生之间视觉联系受到妨碍,学生与教师似有隔墙之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看着学生,并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看着老师,这在训练发音时尤为重要。另外,教师必须随时通过监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并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去掉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