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战争

(古巴比伦,公元前 18 世纪)

汉谟拉比(约公元前 1792—1750 年在位)是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代

国王。这个王朝是阿摩利人苏穆阿希姆于公元前 1894 年建立的。那时正是两河流域群雄割据之秋,苏穆阿希姆趁伊新忙于与埃什努那争斗,割据自立。但是,在汉谟拉比之前,巴比伦不过是一个时而依附这一邻国,时而向另一邻邦称臣的小邦。只是雄才大略的汉谟拉比继父亲登上王位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征战,才使它一跃而成为显赫一时的统一两河流域的大国。

当汉谟拉比继承王位时,巴比伦的领土范围,长不过 120—130 公里,宽

只有 32—33 公里。他深知,要想战胜四周的邻国,首先必须巩固内部,发展经济。因此,在他当政的头几年,他向北方的亚述称臣,致力于制定法律, 建设和翻修神庙、城墙和公共设施,疏浚河渠,向各城镇的保护神奉献祭品, 努力积聚实力,消弭内争。只是从他在位的第 6 年起,他才开始向外扩张。

汉谟拉比的政治活动继承一个重要的方针,即有效地控制对一个完全依赖灌溉农业的地区,至关重要的幼发拉底河河水。这样一种政策自然要与位于该河下游的南部国家拉尔萨王国发生冲突。但当时巴比伦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拉尔萨抗衡。

汉谟拉比是一位机灵善变的外交家,善于审时度势,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他的基本策略是团结邻邦,集中全力打击一个主要敌人。一开始,他和北方的马里、南方的拉尔萨结盟,继续承认亚述的统治,以巴比伦、马里、拉尔萨的联合力量,一举灭亡了南方的紧邻伊新。

在消灭伊新之后,拉尔萨成了巴比伦南方的紧邻。对于汉谟拉比来说, 在这个时代,为了与南方的强邻决一雌雄,首先必须保证北方的安宁。于是他特别致力于与北方的马里结好。

马里位于幼发拉底河的中游,联合了幼发拉底河流域许多城邦,征服了一些游牧部落,并且与东地中海的许多城邦有广泛的贸易和外交联系。汉谟拉比与马里国王吉姆里利姆在信函往来中互称“兄弟”,约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联合一致的行动,在军事上互相支援。汉谟拉比帮助马里摆脱了亚述对它的控制,也曾协助吉姆里利姆击退草原部落和东部邻国埃什努那的入侵。当汉谟拉比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的时候,便于公元前 1764 年出兵击

败了埃什努那。再过一年,即在汉谟拉比在位的第 31 年,巴比伦对拉尔萨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

根据汉谟拉比在位的第 32 年下令整修幼发拉底河支流的灌溉系统和移民到这些地区定居的事实推测,他可能采取了控制河水(蓄水或突然放水) 作为战斗手段,使居于下游的敌国拉尔萨遭受重大损失。经过对拉尔萨的最后要塞的数月围攻,汉谟拉比终于灭掉了这个长期的劲敌,迫使拉尔萨的国王黎姆新逃奔埃及。

汉谟拉比的节节胜利引起了他的长期盟友吉姆里利姆的惊恐。这位马里国王即使是在他和汉谟拉比的关系处于最好状态的时期,也通过他的常驻巴比伦的外交使节和谍报人员,密切注视巴比伦各方面的情况。现在,当他察觉形势的变化后,便召回了和巴比伦人一起在拉尔萨作战的部队。但是,他毕竟是醒悟得太晚了。巴比伦已经强大到如此地步,他再也不可能与之平起

平坐了。

公元前 1759 年,即汉谟拉比在位的第 35 年,汉谟拉比挥师北上,直逼马里城下。吉姆里利姆被迫屈服于汉谟拉比。过了两年,他举兵反叛,遭到汉谟拉比的残酷镇压。一度繁荣昌盛的马里城被夷为平地。吉姆里利姆苦心营造的豪华宫殿也被付之一炬。

随后,汉谟拉比继续对亚述用兵,战胜了亚述的军队及其盟友。亚述王朝因某种原因幸存下来,但其南部领土为汉谟拉比所占据。

汉谟拉比在他在位的第 38 年,消灭了埃什努那,这次战役,他是以残酷的屠城手段获得最后胜利的。

汉谟拉比统治的最后两年,巴比伦国家的扩张已达极限。社会内部矛盾, 尤其是高利贷的猖獗和债务奴役制的流行削弱了它的实力,使其对外扩张转入防御,对内力求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已经身染重病的汉谟拉比,把国务交给自己的儿子萨姆苏伊鲁纳(约公元前 1749—1712 年在位)处理。汉谟拉

比于公元前 1750 年病逝。

汉谟拉比花了 35 年的时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手段和军事征服政策,剪除城邦割据,消弭混战,统一了两河流域,创建了一个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帝国。在他当政期间,巴比伦成了西亚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同时,汉谟拉比通过征战,把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舞台从南部转移到北部,开创了此后 1000 多年的西亚新局面。这一切都是与汉谟拉比功绩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