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旅右翼作战

根据第一二九师师部的部署,在陈赓、周希汉领导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第十六团、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二十五、第三十八团等左翼队,进攻取榆辽公路西段榆社、沿壁、王景据点时,陈锡联正指挥右翼队的指挥员作战。

当时,师部给右翼队的任务是,攻击榆辽公路东段的小岭底、铺上和管头等日军据点。

陈锡联对辽县十分熟悉。自1937年第三八五旅奇袭阳明堡飞机场震惊军内外后,第三八五旅进驻辽县,并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为了打好这一仗,陈锡联对参战部队进行了精心而周密的部署:第十三团第一营、第二营攻打管头村,第三营攻打铺上村,第十四团第一营攻打小岭底。同时,陈锡联将扼守狼牙山,阻击可能由辽县向西增援之敌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在狮垴山上立下汗马功劳的第七六九团。

9月23日午夜,担任攻击小岭底的第十四团两个连与敌人交火,双方激战4小时,由于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固守,又有强大火力支持,八路军未能得手。

24日凌晨,攻击部队隐蔽休息并总结经验,上午9时组织第二次攻击,指战员们巧打猛打,于1小时后将据点占领,全歼守敌。

当天黄昏,第十三团第三营也与小岭底相邻的铺上据点和堡垒占领,守敌板津大队第二中队池田小队的两个分队也被我全歼。

23日夜幕降临后,第七六九团在团长郑国仲的带领下,秘密运动到狼牙山下,并迅速构筑好工事,等待敌人的来临。

当陈赓部在榆社城、第十三团在管头村打响后,辽县城西侧石匣据点的敌人立即西援。因地形不易出击,郑国仲团长先派出了一小股部队同敌人接触,试图将敌人诱入八路军在狼牙山的设伏阵地,一举歼灭。

但敌人很狡猾,预感到前面路途凶险,没敢贸然深入,而是一直与第七六九团对峙至下午。

直至由辽县县城出援的80余名日军也来到狼牙山下,两股日军会合后实力增强,便开始向八路军狼牙山阵地猛扑过来。

但敌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第七六九团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冲击。第一营从翼侧迅速迂回到敌人的侧后面,截断敌人的退路,然后配合正面的第三营,向敌人发起猛烈地反击。在我军前后夹击下,日军很快抵挡不住,溃败下来。八路军乘胜追击,毙敌20余人,生俘一名。残敌退回石匣据点。

与此同时,第十三团主力攻打管头村的战斗却不大顺利。

管头村是榆辽公路东段上除辽县外的最大据点,由板津大队第一中队主力100人担任守备,有山炮1门、迫击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4挺、掷弹筒3个,实力明显比其他据点强。管头村日军在山上筑有工事,山下修有碉堡,山上山下形成火力网,可以相互支援,山势陡峭,易守难攻。

23日24时,第十三团以4个连附山炮一门、迫击炮4门,开始向管头村守敌发起第一次攻击。

双方激战至天明,第十三团只攻占了敌人的哨所阵地,之后便呈胶着对峙状态,我军难以再前进一步。

第十三团团长陶国清看到这情形,认为如此打下去只会增大伤亡,立即下令暂停攻击。在与团里的其他领导商量后,陶国清决定重新调整攻击部队的部署,派出一部兵力对山上的日军据点进行佯攻,吸引敌人火力,而将团预备队的部分重火器加强给正面攻击的第一营,以加大集中火力的力度。

次日黄昏,第一营、第二营又同时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对管头村发起了第二次攻击。经过一夜的激战,尽管有一个连夺取了村北的一座小碉堡,但仍没能取得大的进展。

25日黄昏,我军部队又发起了第三次攻击。参加这次攻击的,除了第十三团主力外,第七六九团的3个连也加强过来,同时还带过来平射炮、机关炮各一门、迫击炮两门。

然而,由于日寇不断地向八路军阵地施放毒气,攻击部队难以接近,虽经一夜苦战,仍未能拿下管头村据点。接连3天的强攻行动,八路军伤亡较大,战士们已经十分疲劳。

身在后方的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斗,当陈锡联将部队的作战情况详细地向他汇报后,刘伯承沉吟稍许,便提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刘伯承命令陈锡联,以一小股兵力继续围攻管头村据点,而集中兵力乘势攻取石匣、五里堠、文峰塔据点,并将进攻的重点放在石匣,引诱辽县城里的敌人出兵增援,歼敌人于运动之中,以减小下一步攻打辽县城的阻力。

根据刘伯承的指示,陈锡联立即对整个作战进行了重新部署。他将攻打石匣的重任再一次交给了第七六九团,而将阻击辽县日军西进的任务,转交给已到达辽县西侧七里店的第三十二团和第十四团。

石匣村位于辽县西北附近,距县城七八千米,是榆辽公路上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大村,1939年7月被日军占领。第七六九团自战役开始后,一直监视并钳制着石匣之敌。通过几天的反复侦察,该团的团、营、连干部基本都了解了地形和敌情。

该据点驻守着日军80多人的一个小队,村北高地筑有能够俯视全村的坚固碉堡,村南公路边的清漳河则是一道天然屏障。日军的兵营建在村西王爷庙北面,兵营西边的小山包上修筑了炮楼、地堡和哨所,兵营东边与民房之间有旧寨墙和铁丝网阻隔,这样石匣村就成为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日军在整个据点周围还挖了纵横交错的深沟,架设了铁丝网,从而使石匣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坚固据点。

接到师、旅的攻击命令,郑国仲团长令第三营涉河由南向北打,第一营在左翼警戒掩护,第二营为预备队。26日夜,第七六九团翻过狼牙山,涉过清漳河,悄悄来到石匣村边。郑团长首先派出一支突击队,趁黑摸到村北高地,其他部队也迅速完成了对石匣村的包围。

27日晨6时,天刚刚蒙蒙亮,第三营发起攻击,攻打石匣的战斗打响了。提前摸到村北高地的突击队首先炸毁了敌人制高点上的碉堡,其他部队也同时向敌人发起了猛攻。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第七六九团扫清了日军的外围,占领了石匣村大部分的房屋,将日军压缩到兵营西边小山包上的堡垒中。

日军凭借这个坚固的堡垒工事和猛烈的火力,一直死守顽抗到天大亮。

此时,我完全暴露在日军视野之中,日军以其强大的火力将仅有的几条冲击路线死死封锁住,突击队几次冲击都没成功,伤亡较大。

就在团营指挥员准备再组织攻击之时,赶到前线的陈锡联在了解情况后,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并退至河堤处隐蔽休息。

利用休息时间,第七六九团召开总结和建议会,陈锡联也参加了。

大家一边总结战斗的成败,一边寻找尽快破敌之策,一致认为必须更有效地集中火力,同时要选择好攻击的时间。

大家认为,在险要的地形进行攻坚战斗,如果进攻时间选择在夜间,则攻击方由于不熟悉地形,在黑暗中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协同;选择在白天,则由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进攻一方也将会十分被动。只有选择在黄昏,才有可能消除以上不利的因素。

于是,最后大家形成一致意见,先休息整顿,等黄昏时再战。

下午16时多,太阳西斜,经过一天充分休息的第七六九团指战员们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开始了新的攻击。

第三营担任主攻,他们以密集的火力掩护突击队向敌人堡垒猛扑,战士们用铁锹、锄头斩断敌人的铁丝网,随即向敌人堡垒冲锋,迅速拿下两个地堡,但残敌仍负隅顽抗,依恃最后一个炮楼进行垂死抵抗。

眼看日军就要全军覆没了,这时天空中飞来3架敌机,对着八路军进行猛烈扫射。残余日军见到这一大好机会,企图突围逃跑。第三营的战士们顶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往前攻击,日军招架不住,便想夺路逃往辽县,被第三营部队堵住去路,日军狗急跳墙,开始大量施放毒气。

滚滚白烟乘着东北风刮向我军攻击部队阵地,处在下风方向的十一连几乎全部中毒,只有3名战士仍在与敌对抗。

九连连长杨玉忠两只眼睛被毒气熏得辨不清方向,但仍然勇往直前向敌冲击,最后牺牲在敌炮楼前,连第三营营长马忠全也未能幸免,中毒较深。

见此情形,第一营营长李德生挺身而出,及时指挥第一营投入战斗,掩护第三营中毒的战士全部撤到河边休整治疗。

这时,陈锡联和郑国仲及时赶到第三营阵地,在了解详情后,陈锡联对郑国仲说:“看样子敌人支持不了多久了。立即在正面再加一个连,右侧把旅特务连拉上去,加大进攻兵力,争取今晚结束战斗。”

按陈锡联的要求,第七六九团重新进行了调整,黄昏时分又对敌人发起了第三次进攻。

特务连迅速沿河滩绕过日军正面,越过公路从村东头穿过街巷,打通寨墙和民房,逼近日军的侧后。

第三营两个连从正面分左右两翼包抄日军。第一营一连在左侧以火力钳制、打击日军。日军困兽犹斗,疯狂反扑,仍不断施放毒气,我军战士则将一捆捆手榴弹扔出去,炸散炮楼附近浓厚的毒气,并用机枪、步枪等向敌人猛烈射击。日军被烟尘遮挡了视线,胡乱打枪。

这时,一个战士扔出去的手榴弹击中了日军的一个军火库,顿时火光冲天,熊熊大火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手足无措的日军被照得一清二楚,我进攻部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中火力猛攻敌人,日军大部毙命,残部退回堡垒。战至晚上23时,堡垒被攻下,几个日寇企图从堡垒后墙挖洞逃走,但被早已蹲守在此的民兵自卫队击毙,其余全部活捉。

至此,从早上6时开始的这场战斗宣告胜利结束。

占领了石匣,扫除了攻打辽县城的一大障碍,28日左翼部队按原计划在陈赓的率领下开到距石匣不远的马厩村,准备同刚刚拿下石匣村的右翼部队一起,于当晚合攻辽县城。

但战斗还未发起,第一二九师师部传来八路军总部的紧急命令:暂停攻击辽县城,限29日晨部队退回讲堂镇一带集结待命。

原来,管头村的日军在第十三团连续多日的围攻下,早已弹尽粮绝,日军据点内严重缺水,连洗澡水都被日军官兵喝光了。

濒死的日军接二连三地拼命用无线电向上司呼救,八路军总部和第一二九师师部侦知了这一消息,同时还得知驻武乡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第十二大队共600余人,经王村、榆社东进,企图援救管头之敌。

根据总部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决定改变原定攻击辽县的计划,转而集中左翼部队的第七七二团、第二十五、第三十八团和右翼部队的第七六九、第十四团,在红崖头、关帝垴地区设伏,消灭由武乡东援之敌,以一部兵力牵制由和顺南援的日军。

同时,要求第十三团加紧攻击管头村日军,以吸引鬼子兵急进。

一切部署妥当后,9月29日夜,第十三团第一营对管头村日军发起了第四次攻击。主攻部队第一营趁工兵引爆地雷之际,从三面向敌发起猛攻,很快占领据点内的马房,接着战士们向据点内密集投掷手榴弹,打得饥渴难忍的日军嗷嗷乱叫。

至午夜零时,第十三团完全占领了管头村据点,80余名日军除14人逃跑外,其余皆被歼灭。至此,辽县以西公路线上的日军据点被全部拔除。

至9月30日,见时机成熟,师部便将师主力转用于攻击辽县。然而,正在这时,由于和顺、武乡日军分别向辽县增援,八路军总部命令停止进攻辽县,以一部钳制和顺南下之敌,主力转移至红崖头、关帝垴地区,准备歼灭武乡东援之敌。

30日9时,当第三八六旅赶到预伏地区时,第三八五旅因管头战事耽误了时间,没有赶到预伏地区,日军600多援兵通过了设伏地区向东而去,至榆树节恰遇正急急赶路的第三八五旅,双方遂展开了一场遭遇战。

第三八六旅乘机从侧后展开攻击,对日军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四面被围的日军狗急跳墙,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占领高地负隅顽抗。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双方伤亡惨重,我军连续发动了10次冲锋,仍不能全歼顽敌。

10月1日,我军部队再对日军发动攻击,双方激战终日,从清晨5时一直杀至日落。黄昏时分,从辽县紧急出动西援的400多日军又蜂拥而来,突破了第三八五旅的阻击,逼近第三八六旅指挥所附近。同时,从阳泉南援的日军1000余人也已抵达辽县以北的寒王镇。

情况更加复杂、多变,刘伯承认为部队久攻之后已很疲惫,再坚持攻击已无取胜把握,且武乡、和顺出援的日军正在接近,继续胶着有腹背受敌之虞,遂报告八路军总部撤出战斗,总部予以批准。刘伯承下令撤退。

至此,历时9天的榆辽战役结束。在榆辽战役中,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第一二九师军攻克多个日军据点。榆辽战役之后,部队获得了短暂的休息。刘伯承忙着总结作战经验,同时准备反击敌人的报复“扫荡”。弓家沟伏击战是反“扫荡”作战中的一次典型战例。

弓家沟伏击战是一次步兵打敌数十辆汽车的成功战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受到一二九师首长的通报嘉奖。至此,第一二九师参加的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全部结束,开始准备第三阶段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