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

(选自《陶渊明集》卷五)

晋太元①中,武陵②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④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扩,屋舍俨

(yǎn)然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髯(tiáo)⑥,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⑦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⑧,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⑨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⑩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1),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12)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南阳刘子骥(13),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4)。未果,寻(15)病始。后遂无问津(16)者。

[ 作者简介] 陶渊明(公元 365 ~ 427),东晋大诗人。又名陶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人。做过参军、彭泽县令一类小官,后隐退躬耕。

陶渊明后来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他的诗文以描述自然景色及田园之乐的居多,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桃花源记》, 是写一个事实并不存在的理想社会来讽喻现实社会,实际上是包藏着对现实政治不满的情绪。他现存诗 120 多首,散文 6 篇,辞

赋 3 篇。他的诗语言质朴自然,淳厚有味。散文文笔简洁,语言精粹,多注入真情实感,其艺术成就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简注] ①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 376~396 年)。

②武陵: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

③落英缤纷:英:花。缤纷;盛多的样子。

④穷:尽。动词。

⑤俨然:整齐的样子。

③黄发垂髫:黄发:指老年人。髫:小儿垂发。垂髫:指儿童。

⑦要:同“邀”,约请。

⑧绝境:和外界隔绝的地方。

⑨无论:不用说。

⑩延:延请。

  1. 便扶向路:扶:循,沿。向路: 向来时(前时)走的路。

  2. 诣:往见。

  3. 南阳刘子骥:南阳:郡名,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东晋末隐士,好游山泽,曾到衡山采药,深入忘归。

  4. 规往;计划前去。

  5. 寻:不久。

  6. 问津:津:渡口。问津:即问路,这里指寻访。

[导读]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系陶渊明晚年根据他家乡江州一带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追求美好境界方面的思想材料,加以想象,虚构而成的。

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奇幻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把读者由山外导入山口,引进山内,从而显现出一个美妙的境界。这是一块充满了生活气息的乐土,是一幅太和时代的生活图画。

作者最后缀以出山的描写和交代后来寻访的情况,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说明

在现实社会里不存在像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乐土,桃花源只不过是他向往、憧憬的理想社会而已。《桃花源记》的艺术性很高。作者发挥了丰富的诗的想象力。构思新奇,立意深邃。

全文风格质朴自然,诗意盎然,语言准确精炼,对后世影响很大。“世外桃源”一词脍炙人口,不仅成为我国古代人民心目中理想国的代名词,而且一直到现代这个词仍经常见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