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管理

  1. 教学环境管理的意义

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良好的环境,学习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教学环境是指学生耳濡目染的具有良好影响或交互作用的一切人、地及事物。教学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三方面。

自然环境指学校的校园建设和建筑的地理环境,如学校的教室附近的山水林木、庭园、道路等。自然环境增添学校的活动气象。处于城市闹市区的

学校,虽然校园内整日热热闹闹,但是来自学校四周的噪杂声音会使学生情绪不安定,烦躁好动,这是不利于学习的。

社会环境指与学校接触的各种社会关系,如师生、工友、管理人员、家长兄弟姐妹、邻里等等。社会环境对学校的风气有影响,许多处于不良社会环境中的学校,经常会遭到一些歪风邪气的干扰,师生们难免要受到一些影响。

文化环境指学校自身的文化水平及所处社会的文化水平给学校造成的影响,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图书、影片、报纸杂志及学校的各种建筑物与各种设备等。学生在文化环境中学习,教师根据文化环境的状态教学生,文化环境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

学生在学校学习,他们的各种感受同他们所接触的各种情境发生着交互作用,并不断地在进行调整,同化自己的各种感觉经验,从而形成自己行为的风格。因此,选择和安排适当的教学环境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活动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办学的必备条件,其作用可以从几个方面体现:

  1.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若要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必须布置适宜的教学环境,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的桌椅等等,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兴趣。

  2.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效率。现代教育设施以心理学及教育学为理论根据,注重为学生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引起学生的最佳学习反应,提高学习的效率。

  3.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心情舒畅,容易养成爱美、爱整洁的习性,安静的环境中, 学生情绪平静,容易养成守秩序的美德。

  4.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保证学校师生的健康。师生在校的生活时间几乎占每天的三分之一,学校的设施与环境布置如果不符合卫生或安全条件的,对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

简单地讲,教学环境的作用表现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辅助学习的进行;能充实学习的内容、增强学习的效果;能增进学校的美观,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能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操;有利于将学校建设成地区性的文化中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工作是全校性的工作,由校长总负责。教务处主要在文化环境的建设上做工作。

  1. 教学环境管理的原则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由各种成分构成,要在学校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分为“动”和“静”两个方面。“动”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静”是指如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如何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是教育科研一直还在研究的问题,下列的一些管理原则, 可供参考:

  1. 教育性原则。

配合爱国主义教育,以发扬民族精神,有意识地在学校中悬挂国旗、中国地图以及一些有意义的图画。

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布置,加强教育作用,例如进行卫生教育,生产劳动

教育,生活教育,教学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加强教室内的环境管理,使教室有利于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

布置的各种物品的大小、高低、色彩等,均应适合学生生理与心理的需要。

各种宣传画、板报的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语文程度、欣赏能力,并尽可能引发其兴趣,适合学生需要。

一些陈旧的宣传栏、报栏应拆换掉,使学校充满一种生气勃勃的气象。把教材的内容、学生的优秀作业作为布置教学环境的材料,并指导学生

参与布置工作。

以教育为内容的各种设施不限于教室、走廊,应涉及整个校园。

  1. 艺术性原则。

每一个局部的环境,都应做到与学校的整体环境相配合。

用来布置环境的形式与内容要注意协调、美观,富有艺术的意味。

应随时令、季节、纪念节日、时事等多方面的变化,不断更新环境,使学生有新鲜之感。

布置的物品要整齐中富有变化,色彩须调和而适宜;切忌杂乱无章,满屋子红绿纸花彩带,不但没有艺术价值,而且令人感到粗俗厌烦。

各种标语应尽可能适应学生兴趣,附加适宜的图画。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学校师生的服饰做一些规定。 校园内的自行车放置要整齐美观。

  1. 经济性原则。

要在学校教学环境建设中尽量利用原有的设备。注重经济、实用、坚固,充分利用废旧物。

由师生共同设计、搜集、制作并共同布置。各种设施建设要便于管理。

教室的环境布置应尽量由学生去完成,让他们用感情与努力共同去创造。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1. 安全性原则。

实验室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化学药品应注明名称,含毒性的应特别注明。严禁大型车辆在校园内行驶。

不准学生在校园内、运动场内骑自行车。

体育教学设备有人组织使用,以免学生使用不慎发生事故。学校的建筑、花坛、走廊等不能有尖锐的棱角。

教室的讲台不要太高。

教学楼的楼梯在雨雪天要防滑。 校内电源设施要时常做安全检查。

环境对人的情绪及心理影响很大,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装备安全,学生自然会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 学习效率自然高,因此学校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管理工作。

  1. 教学环境管理的要点

教学环境工作既是一项全校性质的日常工作,又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为搞好学校的教学环境管理工作,除学校各部都积极工作外,有必

要先组成一个以教务处为主的教学环境管理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工作。先将全校教学环境根据用途及其特性分成几个区域,如教学区和生活区,教工区与学生区等,然后分别做出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并依据教学目标,力所能及地筹措经费,按照艺术性与经济性原则,将责任下达到人头上,通知有关人员,按预定期间实施,并加以考核。

  1. 全校性的公共区域由组织出面,推选有专长的人员负责,全校教职工或学生积极支持。

  2. 在设定计划和目标时,需同时考虑所需要的经费,物力人力的可行性。

  3. 普通教室由班主任负责,辅导学生共同布置和管理。

  4. 特别教室由该科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共同布置和管理。

  5. 工作中要多采纳学生的意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除上述的各点外,为使布置和管理工作圆满完成,收到实际的效果,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全校性的标语内容,应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及民族精神、校风校纪为教育中心,形式上力求大方、坚固。室内、走廊等较小型的标语,宜印在金属板上挂起来。室外较大型的标语,可写在适当的墙壁上(学校墙壁要写字,应选择较有效的墙来书写,切忌乱涂乱写),或以钢筋竖立牢固的架子来悬挂大型标语。

  2. 教室内的标语,小学最好以尊敬师长、爱护公物等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为中心,以便配合思想品德教育。中学以上可以爱国主义,格言等为内容。

  3. 布置教学环境的材料、过程、方法、形式、色彩等,都要根据教育原理原则,以便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预期的效果。

  4. 中小学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布置,其字体应采用正楷,并对较陌生字注音标符,避免使用变化怪异的美术字。

  5. 教室的黑板附近应尽量少挂或没有装饰物,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6. 各种图片、标语、板报因需经常更换,故以容易拿取的为宜,最好任何布置都采取活动式,既方便又美观,而且不会损坏建筑物。

  7. 各种通知、通告、光荣榜等,最好用图钉,避免用浆糊贴。

  8. 教室内的布置应分为教学资源和作品展示两部分,展示部分最好设于教室的后部。

  9. 学校行政统计图表应正确,内容如有变更,图表应及时更改或更换。

  10. 环境规划和建设有初步规模后,一些有节日性、季节性的内容要注意更换。

  11. 各种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的,切忌让其恶化,尤其是体育器材方面更需有专人管理,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12. 学校内除运动场之外,应以水泥道路及草坪、花木为主,对于一些没有使用的空地,或施工结束后遗留下来的荒地,要组织学生及时整理, 种上花草,以减少沙土飞扬,污染教学环境。

  13. 学校应有门卫制度,限制闲杂人员到学校中游逛滋事。

教学环境的管理工作要求耐心、细致和保持经济性。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人负责,但具体工作应成为全校性的群众性活动,增强每个师生的主人翁责

任感,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