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保护管理
学校的环境保护是搞好我国整个国土环境保护的一部分,是整治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并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
- 学校环境保护的意义
-
搞好校园的环境保护是搞好校容和绿化的重要条件,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如果让“三废”任意排放,不但会使树木花草枯萎,而且会使环境校容严重破坏。
-
搞好校园的环境保护,使空气新鲜,水质优良,环境幽美,减少致癌致病的因素,直接有利于全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
-
搞好校园的环境保护,有利于学校和科研究工作。良好幽美的环境是搞好教学科研的重要条件。有的实验室、研究室对于“三废”的治理采用无污染的新工艺,本身是对科研和教学的促进。
-
搞好校园的环境保护,可以免除因排污而罚款,有的可变废为利, 变废为宝,给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
- 校园环境保护的管理要求
校园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校园内的各种排污符合国家的标准。 首先,要广泛宣传搞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大家认识到搞好环境保
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后世”的大业,树立“为人民造福,为后代造福” 的思想,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其次,学校领导要在上述的思想指导下,配备专业人员,制订治理规划, 并在资金、设备等方面予以安排和落实。在治理“三废”的问题上,学校领导既不能因污染源少而不予重视,也不能因花钱多而不予安排。必须处理好在环境治理上的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全局效益与局部效益的矛盾,只有远见卓识和胸怀全局,才能下决心安排和搞好学校的环境保护。
再次,在治理过程中,力求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其中生态效益是根基,只有生态得到了改善,由生态所组成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一个高效优质的生态环境系统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有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整个社会效益才能显露,这就是它们的同一性。当然它们也有矛盾一面,生态的效益不等于环境的效益,环境治理, 往往经济效益不高,社会效益不明显,这就是它们的矛盾性。我们要求把它作为一项科研课题来研究,以便走出一条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少花钱、多办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子来。
- 校园环境保护和管理制度
校园环境保护制度,应在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等法规, 结合学校各自的具体实际,制订一个时期的校园保护的规章制度。下列条文可供参考:
-
校园的环境保护,是治国治校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师生员工身心健康、促进教学科研的一项工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破坏环境,按章惩罚。
-
各部门的排污、噪声都必须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
不准随地乱倒垃圾,乱堆废物。
-
不准在校内捕打鸟雀。
-
在午休和熄灯铃后,宿舍区禁止高声喧闹,不准以其他声响妨碍他人休息。
学校环保专业人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来认真检查落实, 认真评比奖惩,努力把学校各部门的排污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 搞好校园环境保护的措施
-
严格执行“三同时”,防止新污染。对于新建项目,凡是产生污染的,都要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实现环保项目与基建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样,使学校一切新的基建和设施,不再造成新的污染。鉴于我国在环保工作上起步较迟、某些治理项目仍需改善和提高,在编制计划任务书阶段,就应着手加强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可行研究。
-
认真地整治好现有污染。要改造老式生产锅炉,安装相应的锅炉除尘消烟的设备。新购置安排一蒸吨以下的,也要采取除尘消烟措施,使锅炉烟囱的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要尽可能地采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使外宾宿舍、招待所、招待食堂等的烧水、供暖、做饭菜的污染得到改善。对于学校范围内的水面污染,首先应切断流入水面的生活污水等污染
源,使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通过下水道排向校外,与城市的下水管道相衔接。水面的四周最好能垒砌高于周围地面的石坎,并使其具有景观,有条件的, 应有清洁水源的进水管道和溢水口,变死水为活水,在水面养以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螺蛳、鱼虾等,以利于改善水面的各种杂物。
学校的垃圾处理,有的学校由城市环卫部门负责进行清理,比较省事。有的学校距城市较远,环卫部门无力顾及,这样,数量可观的生活垃圾就是学校一项必须妥善处理的工作。一种是远送,用汽车将垃圾送至山沟、农村, 并由当地收费处理,这是一种比较费钱的办法。一种是“腐烂法”,在校内的偏僻处。将垃圾堆积起来,达到一定数量时,上面用烂泥封盖,促其腐烂, 腐烂后,对垃圾进行过筛处理,其大部分可以做绿化用肥。
对于学校工厂、实验室等排放的酸、碱、硫、汞、镉、铬、铅、酚、氰等各种有害气体、有害废水和有害粉尘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必须采取措施, 用国内外有良好效益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解决这些突出的污染问题,学校不能因为排放量少而不予重视,也不允许通过稀释的办法依旧排污。绿化治虫所需喷洒的农药,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
-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奖惩制。学校要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排污治污的部门责任,并运用经济手段,来搞好环保管理。学校不应对排放污染物的部门进行包庇,而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规定,如数交纳排污费,并对该排污部门和人员在利润、奖金等方面予以扣罚,以促成污染的及早治理,学校则要在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学校对治理污染成效显著,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部门和人员,应该增加利润留成比例和奖金的数额,尤其是在治理“三废”中通过回收得到的经济收益,应该更多地留在该部门作为发展基金和奖励基金。
-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推动污染防治和开展环保科研工作的基础。环境监则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提供精确的污染程度和数据,以便确定应采取的治理办法,和已经治理的实况,这是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措施的和手段。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购置和配备校内突出的排放污染部门的环境监测设备。一时没有条件的,应该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取样送测或来校监测。为了落实环境监测工作,学校应该配备环境保护和监测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以便把学校的环保工作和监测工作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