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古城代表的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遗存,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历城区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

龙山文化广泛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一般将山东龙山文化称典型龙山文化;豫西地区龙山文化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东一带;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泾河及渭河流域。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而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传说黄帝时有300年,时间上与早期龙山文化时期正相对应,即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早期龙山文化时期可划分为两期:公元前2800年之前为前期,大致可对应于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黄帝有熊氏、黄帝缙云氏等。

公元前2800年之后为后期,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前100年,大致可对应于传说中的少皞称天子时期,其中包括少皞金天氏。黄帝时代,天子之位是在各地氏族之间轮流传位的。

黄帝时代之后是颛顼称天子,颛顼源出于少皞玄鸟氏,自颛顼继天子之位之后,天子传位为玄鸟氏所垄断,这就宣告了黄帝时代的结束,从而开始进入一个尚黑的天子统治天下的时代,直至夏朝结束为止,黑陶遗存正是这一玄鸟氏时代的考古学实证。

自颛顼至舜、禹,时间上与河南龙山文化正相对应,即自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070年。

依据古史资料,“自黄帝至禹,为30世”,历时约900年。而研究表明,自黄帝至禹,其年代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70年,历时也是约900年。相当于龙山文化中的早期和河南龙山文化这两个时期。

因此,龙山文化时期,尤其是其中的早期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时期,恰好对应于传说中的自黄帝至禹的历史时期。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度。

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则独具特色。

龙山文化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

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度。

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黑陶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3种。其中有一种细泥薄胎黑陶,表面光亮如漆,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黑陶”,代表着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是我国制陶史上的顶峰时期。

“蛋壳黑陶”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

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艺术品蛋壳黑陶高足杯,杯壁只有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是黑陶中的极品。不要说是4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是后来想要烧制出这样成色的陶器都非常困难。

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另外,龙山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如在山东地区,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日照尧王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城址、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则发现有淮阳平粮台城址、鹿邑栾台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

龙山文化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

[旁注]

先秦 我国古代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我国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甲骨文、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

巫术 指我国古代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传说舜的儿子做了巫咸国的酋长,带领巫咸国生产食盐。他们把卤土蒸煮,使盐析出,成为晶体,外人以为是在“变术”。巫咸人在制盐的过程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别的部落把它看成是在实施方术,于是称为“巫术”。这就是“巫术”一词的由来。

蛋壳黑陶高足杯 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该器形仅见于少数大中型墓葬,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

[阅读链接]

1928年,当时还在清华大学上学的吴金鼎到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不远的汉代平陵城遗址作假期野外考察。途经城子崖,路沟边断崖的横截面引起了他的注意,在阳光下一条延续数米的古文化地层带清晰可见。

此后,吴金鼎先后5次到城子崖实地考察,发现了大量色泽乌黑、表面光滑的陶片。吴金鼎很快就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他的老师李济。被人称为“中国考古学奠基人”的李济是我国第一位人类学及考古学博士。

1930年,李济主持了城子崖遗址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至1931年,发掘最突出的代表是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黑陶,所以考古学家最初称其为黑陶文化。不久,即被命名为龙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