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明之源的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因发现于我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距今8500年至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1000多年时间。
后李文化是山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遗存,其年代延续之长,内涵之丰富,实为罕见,堪称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源头。
后李文化主要分布在济南、邹平、章丘、淄博、潍坊一带,后李遗址一期遗存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后李官庄西北的淄河东岸的二级台阶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后李文化地处沂泰山系北侧山前冲积扇和鲁北平原,由于受淄河水的冲刷,遗址的西、南两侧形成高达10余米的断崖。
后李文化遗址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层次多而丰富,由上到下共分12层,包含了新石器文化遗存、两周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三大阶段。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到清代的器皿,首尾跨越了8000年。
其中的后李文化是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它的发现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在后李文化遗存中有灰坑、墓葬、烧灶、房址、陶窑等。灰坑为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墓葬有小型土坑竖穴式和土坑竖穴侧室两种形制。
房址为半地穴式,不规则圆形,面积一般30至50平方米,大者50余平方米。地面为夯土,坚实较硬。陶窑为竖式陶窑,分窑室、火膛和泄灰坑三部分。
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多发现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墓葬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排列比较整齐,个别墓室均未见葬具。死者头向多朝东,有的向北。葬式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无随葬品,少数放置蚌壳,个别见有陶支脚。
后李文化发现的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红、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制作工艺为泥条盘筑,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圜底器为主,仅发现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器类主要有釜、罐、壶、盂、盆、钵、碗、形器、杯、盘、器盖和支脚等。纹饰有附加堆纹、指甲纹、压印纹和乳钉纹。
后李文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陶窑被誉为“中华第一窑”。该窑炉不仅证明淄博地区是我国属较早开始烧制陶器的地区之一,而且证明淄博地区烧制陶器的历史已有8000多年。
该窑炉结构简单、形体较小,顶部结构已毁,仅存窑膛及炉底,但四壁烧痕明显,为使用烧结所致,说明该窑炉建造其原始性。
后李文化的骨角蚌器多为凿、匕、锥、镖、刀、镰等。有少量石器,以磨制为主。种类有锤、斧、铲、磨盘、磨棒、刮削器、尖状器等。
后李文化的陶器、骨器的碎片经测定距今约8200年至8500年。
遗址中的植物均以草本植物花粉居优势,木本植物花粉次之。可见这一时期,后李遗址的植被具有明显的草原特征,草本植物比较茂盛。
由此证明,后李文化时期气候比较暖湿,可能比如今高。环境一度较优美,既有旱生植物、水草及灌丛,也有低地及水体,当时居住区域,地势比较平坦,接近河边,有不少野生动物栖息与嬉戏在这里。
另外,后李文化遗址中还有一些禾本科植物花粉,其形态酷似现在的谷子。看来当时先民可能已经学会农业栽培,食物来源主要靠种植谷物,也辅以狩猎和捕鱼。
后李文化的先民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并繁衍生息,从而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旁注]
海岱地区 我国先秦时代的山东地区,亦称海岱地区,山东一带古称“海岱”。“海岱”一词始见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又云:“海、岱及淮惟徐州。”“海岱”指自黄海西岸至泰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两周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圜底器 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这种形式的陶器底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普遍出现,如红陶盆、钵、罐等器皿中较多。圜底沿袭的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所以是我国早期陶器底部的主要造型。
[阅读链接]
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就发现了后李官村遗址的存在,进行试掘后又获得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陶片。此后,考古学者在山东章丘、滨洲、济南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标本,这些发现,拉开了发掘后李文化的序幕。
1988年至1990年,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的建设,山东省文化厅济青高速公路工程文物工作队,对后李文化遗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理小型墓葬189座,其中包含着春秋时期的墓葬。
1992年,山东省、淄博市文物部门在临淄齐陵镇的后李家村发掘古车马遗址时,发现了一些古代陶器的碎片,经文物专家鉴定,距今约8200年至8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