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的装饰性

关于装饰性的问题,是个难题,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众说纷纭,至今仍没说清楚。一般理解浮浅,把“装饰性”理解为“夸张变形”、“花纹图案”、“修饰加工”(画蛇添足)等。应理解壁画的“装饰性”有两个含义: 一是主观设计(主观性),二是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

  1. 主观设计是理想主义的设计,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根据客观需要和作者自己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以概括、简化、取舍、分解、综合、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手法,重新创造,与一般绘画相比,作者主观设计的成分较多。

  2. 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和谐统一,达到美化的目的

(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不象一般绘画、雕塑那样单纯、独立、自我表现。具体到壁画上,从属性就是建筑性。

总之,装饰性是由建筑性决定的,反过来,装饰性又体现了建筑性。 中国艺术历史悠久,积淀雄厚,有很多好传统,其中之一就是装饰性传

统,也是很重要的,最富有特色的传统。它最明显地体现在壁画、版画、工笔重彩卷轴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书法(篆、隶、楷)和民间艺术上, 也体现在戏曲、文学(韵文)等方面,强调主观设计,要求形式美,不受客观世界局限。不象欧洲艺术一直受客观局限(中世纪和现代派除外),这就是中国艺术的装饰性传统。

对这一优良传统,真正明确,自觉地认识和提出,还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我国老一辈的艺术大师张光宇、庞熏琴、张仃等早在四五十年代就已认识到, 并自觉地将其利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同时他们还广泛吸收民间艺术、东方艺术、西方现代派艺术,融汇贯通,加以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壁画是建筑出现以后才出现的,大概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类定居,建筑出现以后,壁画才出现,但目前还没发现实物能加以证实。

一般谈壁画史都从岩画谈起,实际上壁画与岩画是两回事,壁画是画在建筑上的,是建筑的组成部分,没有建筑也就没有壁画。岩画是原始人画在或刻在岩石上的,没有整体设计概念,没有科学断代(据说有些是旧石器时

代的,但没有证据,令人怀疑,不能自圆其说),有的可能为近代人所绘, 甚至有后人伪造的,所以应该说岩画不是壁画。

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都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壁画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欧洲、墨西哥和中国。

埃及:古代,古、中、新三个王国时期(前 3000~前 332 年) 两河流域:古代,古巴比伦(前 2000~前 1000 年)

亚述(前 1000~前 612 年)

新巴比伦(前 626~前 538 年)

波斯:古代,阿开美尼王朝(前 550~前 330 年) 萨珊王朝(226~651 年)

印度:中世纪,佛教,阿旃陀壁画(1~7 世纪) 欧洲:古代(爱琴海、希腊、罗马)

中世纪(拜占廷、罗马式、哥特式) 近代(文艺复兴)

现代(现代派大师的壁画)

墨西哥:古代,玛雅壁画(6~8 世纪) 现代(壁画运动、三杰)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古代壁画,大多没能延续下来而中断夭折了。只有欧洲壁画一直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但又多以写实为主,壁画特点不强,而中世纪和现代壁画比较精彩。相比之下,中国壁画最丰富,延续的时间也最长, 一直没有中断,而且自成体系,艺术水平也最高,影响很大,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壁画最发达的国家,堪称“壁画之国”。

壁画是中国画的主干,鲁迅论中国画优良传统时,特别强调要学习汉刻

(深沉雄大)、唐画(佛画灿烂,线条流动如生)、宋画(周密不苟),这些都是壁画的传统,后来由墙壁转移到绢、纸上,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国画”。

明初建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 年)迁都北京。明初由于社会趋于稳定,生产恢复,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明中期以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已开始进入晚期。明代由于边疆的开发,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比较频繁,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向了高潮,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章回小说为代表的明代文学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游传》、《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文学名著, 并对其他艺术产生影响,文人艺术和民间艺术都有所发展。

明代壁画以寺观壁画为主,也有墓室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