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雕刻

外国雕刻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埃及、古希腊、罗马、中古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及 18、19 世纪法国的优秀雕刻为代表。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在公元前 4000 年左右,建立了古代埃及王国,由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埃及的艺术随着建筑而诞生,孕育着艺术装饰的萌芽。但由于奴隶制社会发展得比较缓慢,以及神话与宗教信仰的保守性,决定了雕刻发展的迟缓。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美术家必须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因此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律”, 不论人物站着的或坐着的,都处在静止状态,而且面部表情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立像多僵直呆立,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埃及雕刻虽然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优秀作品十分注意面部肖像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腻。如贵族大臣拉诺非尔的雕像,姿态非常拘谨,受格式化严格的约束,但他的面部并未失去真实的感觉。有的雕刻家克服了传统的束缚,创造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如书记官卡伊像是一件富有性格特征的肖像雕塑:二腿盘坐,左手拿一本书,双目炯炯有神地正视前方,因经长年累月地静坐书写而使肌肉有些松弛、手指纤细颀长, 这些特征反映了他的精神面貌。王子卡阿培尔雕像,圆头阔颈,厚嘴唇微微翘起,双目直视,盛气凌人,是一个颇有个性的贵族形象。

古代埃及人迷信死后能享受生前的一切,故盛行陵墓雕塑,最有影响的是陵墓前和神庙上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闻名于世的金字塔就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吉萨金字塔群建于公元前 2650 年到前 2500 年,在今开罗近郊,有胡福(海欧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孟卡拉(米支林)金字塔。其中最高的是胡福金字塔,高达 146.6 米,底边长 230 米。在这座金字塔的建筑中,天才的美术匠师已经把雕刻和建筑结合起来,在外部有显示法老无上权力和神的本源的巨大狮身人面像。最著名的哈佛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狮身前爪由石块补雕而成, 高达 20 米,长 57 米;而面部就有 5 米,保存着法老哈佛拉的基本特征,是古代最庞大、最闻名的雕刻。

女皇哈特谢普苏特的祭庙建筑,装璜得更为华丽堂皇。在陵墓中的大量装饰雕像,集中地体现了雕塑艺术的新倾向。一般装饰雕塑高有 5~8 米,为了要估计远看的整体效果,形象概括,手法简练。灵堂内部祭台上的雕像, 按传统习俗应与死者面貌酷似,力求具体真实。如正面祭台上的女王像,雕得十分细致,表现出女性的美和性格特点。

埃及雕刻用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作为材料;巨型雕刻用花岗石、闪绿岩、玄武岩雕成;一般的雕塑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头或铜,有时部分用镶嵌完成。

古代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 曾是一个强盛发达的国家。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致力于内政武功的同时, 提倡学术和文艺,在公元前 5 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刻艺术也就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方面,希腊爱琴海有许多小

岛屿,其中罗斯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希腊人爱好体育,运动员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竞赛。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 运动员健美的身体使观众赞美。因此对男体和女体美的欣赏爱好便自然在希腊人心中培养起来。而雕刻家喜欢表现男性、女性的健美活泼的各种姿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希腊雕刻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可分为过渡时期(古风时期)、全盛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这三个时期中的雕刻家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米隆、非底亚斯和波里克来妥斯。米隆是希腊过渡时期一位多产的伟大雕刻家,《掷铁饼者》就是他著名的代表作,表现一位运动家弯腰、旋转着身子将铁饼飞掷出去的瞬间。雕刻家以卓越的技法刻画运动员紧张的动势、强健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全神贯注的神态,是一件内容与形式非常统一完美的作品。非底亚斯在伯里克利时代,受命监督雅典的一切伟大建筑和雕刻工作, 巴底隆神殿的雕刻就是由他设计并在他领导下完成的。他的代表作品有《雅典娜》铜像等。波里克来妥斯是希腊全盛期最有声誉的大雕刻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持矛的人》,人物比例匀称,体面清楚,概括简练,表现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标准的美男子。

希腊雕刻以巴底隆神殿留下来的雕刻最多并最有代表性。巴底隆是奉祀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的神殿,建于公元前 447 年到 438 年。巴底隆的装饰雕塑分三个部分:东西两面三角墙(破风)的二组圆雕、饰带浮雕、回檐浮雕。饰带浮雕表现四年一次献新衣给“雅典娜”的节日中的大游行场面,布满了490 多个人、100 多匹马,整个构图有疏密,有变化,有节奏,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好像一首庄严雄壮的交响乐,是希腊浮雕的杰出作品。回檐浮雕是高浮雕,原有 92 块,是描写希腊神话中众神与巨人,希腊人与阿玛戎,勒比底人和堪陀儿的战斗故事。巴底隆三角墙东西两组雕刻中的《德修斯》,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一个裸体像。还有《命运三女神》这组群像,是希腊的代表作品。

巴底隆神殿这座伟大的建筑,直到公元 17 世纪还相当完整,但是公元

1687 年威尼斯人进攻为土耳其人所占据的雅典时,一颗炮弹落在当时成为土耳其军队的火药库的巴底隆,引起了爆炸,建筑受到严重毁坏。

希腊雕刻给我们总的印象是:雕刻家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男的或女的都创造出了美的典型;人体比例匀称,形体结构严谨而明确,肌肉富有弹性;衣纹的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 而且通过衣纹表现出女体的内在美。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罗马雕刻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希腊雕刻的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装饰雕刻、纪念性雕刻以及塑造裸体方面,罗马都难以和希腊相提并论。但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希腊雕刻家追求表现男的或女的所谓类型美(美的典型),而不是某一个具体人的形象;罗马雕刻家则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儿外形的逼真,而且注意人物个性的刻画, 在这点上比希腊雕刻有所发展和提高。

罗马肖像雕刻特别发达,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希腊裸体雕刻多,特别男性着衣雕刻较少;而罗马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礼节的流行,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形象。

罗马早期雕刻为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在这个时期,雕刻家们做了

不少罗马皇的雕刻,把罗马皇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如凡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尊罗马王,表现他手执权杖,正在向部下训话传令的瞬间动作;胸部刻着寓意罗马统治全球的浮雕构图;面部十分威严。阿格利巴的肖像,表现了具有宏伟气魄、卓越才能和高度文化素养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性格。到了 2 世纪下半叶,盛行“情绪肖像”,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状态。肖像面部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比过去丰富多样了,如对眼球利用受光明暗的色度,在眼球上刻上深浅不等的圈,或挖深进去。德累斯登博物馆的

《青年头像》、冬宫博物馆的《叙利亚女人像》、柏林博物馆的《黑人像》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生动地表达出对象的特点是青年的冷酷和傲气、贵族女人的矫揉做作和孤芳自赏的情调,在刻画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达到一定的深度。罗马许多肖像雕刻距今已有一二千年时间,但看上去似乎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样的具体人。罗马雕刻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历史上一般称为“中世纪”,艺术史上把从古罗马以后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的西方艺术称为“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延续了约 1200 年左右。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封建统治阶级通过教会对文化进行垄断,使其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基督教的正统神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而哲学、科学和艺术则必须服从神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因此,欧洲中世纪的雕塑主要为基督教服务。首先继承和发展了基督教美术传统的是拜占庭。拜占庭的皇权十分强大,教会乃是皇帝的忠实奴仆,驯服地为皇权服务。皇权和神权的结合使拜占庭艺术既包含有宗教意识的因素,又成为宣扬政权威力的工具。在中世纪盛期的文化艺术,即罗马式时期和哥德式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堂建筑成为当时主要的艺术形式。围绕着各地著名的教堂建筑,汇集了许多优秀雕刻家,从事结合教堂建筑的装饰雕刻和内部陈列的圆雕(如在教堂大厅中央的耶稣雕像及其子弟雕像)。在法国的安高莱姆教堂、康城的三圣教堂、德国盖因拉德的圣基列阿教堂中, 许多雕刻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哥德式教堂以其灵巧、高尖的上升力量控制观众的精神感情。在整座建筑中,彩色玻璃窗画的明暗光线交叉,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花图案和壁上的雕塑,都有助于加强宗教的神秘气氛。哥德式教堂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沙脱尔教堂、理姆斯教堂等。至于建筑物中的雕塑给人的感觉是: 人体拉长,瘦削直立,缺乏体积感和生动性。哥德式雕塑基本上是代表中世纪宗教保守落后的艺术。

沙脱尔教堂的大部分雕塑是 13 世纪或稍后一些时期的作品,这些都是哥德式风格成熟时期的作品,如《玛利亚》和《伊丽沙白》的形象中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感情,人体比例比过去匀称得多。雕刻家也运用了“S” 形的构图来强调人物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到中世纪后期的作品如《圣玛利亚》、《伊利沙白》、《先知》、《耶稣》等立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生动具体的人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各自的特征。人物的动态、衣纹,刻画丰富而有变化。有的雕像的表情则独自俯首沉思,或凝视着观众,或彼此互相交谈, 刻画得很亲切自然。

到了 14 世纪,法国雕塑中的人物姿态、表情、形体等方面开始强调夸张。当时为宗教服务的哥德式雕塑,也正在孕育着新兴资产阶级艺术的发展和积

极的一面。

欧洲中世纪艺术经历了异常曲折复杂的道路。这些作品充满迷信和宗教的内容,在美术史上没有被人们重视;从艺术遗产的角度去看,其实也创作了不少的优秀雕塑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应占有相当的位置。

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中的产生和形成,一般地说从 15 世纪后半

期开始到 16 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先进国家里,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是欧洲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的文化,起领导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注意中心是神和来世,人文主义的注意中心则是人和现实。人文主义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肯定人生和自然的。

文艺复兴早期的著名雕刻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季培尔蒂(1378~1465)。佛罗伦萨礼拜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用透视方法制作的,这是他的代表作。在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雕刻家还有同那泰罗(1386~1466),他是15 世纪意大利最出色的现实主义雕刻家,代表作有《圣约翰》、《大卫》、《加太梅拉达》。雕刻家先后做了两个《大卫》雕像,后一个《大卫》表现大卫戴着牧人的宽边帽和披着卷曲下垂的头发,手拿宝剑,是一位取得胜利后的英雄形象。佛罗基俄(1435~1488) 是同那泰罗的门生,是达·芬奇的老师,在威尼斯的科尔雷俄尼的骑马像是他的代表作品。直到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147~1564)出现,便标志着文艺复兴盛期雕刻艺术的最高峰和更加繁荣。

米开朗基罗是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生于距佛罗伦萨不远的加普莱斯区。父亲是当地的一个行政长官,家庭不太富裕,他是由一个石匠妻子(奶母)抚养成长的。米开朗基罗早期的作品有《梯旁的圣母》和《堪陀儿之战》,都是大理石的浮雕,那时他才 15 至 17 岁。雕刻家为了熟悉人体的解剖结构,曾亲自解剖过不少尸体。他大约花了二三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像》。据圣经传说,孩童大卫战胜了巨人歌利亚,用甩石的机弦把对方杀死。而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卫,不是表现孩童而是表现年轻美貌的巨人,大卫的左手举到肩膀,握着甩石的机弦,右手下垂而有劲,头向左肩猛转,左脚放松,右脚站得稳而有力,整个动态自然,而且是静中见动。大卫双眉紧皱,睁大眼睛,凝视着对方,力图给予强大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米开朗琪罗不是表现大卫胜利之后的情景,而是表现在战斗之前集中全部力量、意志极端紧张的瞬间;不是一个凯旋的胜利者,而是一个准备坚决搏斗的英勇战士。在《大卫》这座雕刻中,米开朗基罗运用熟练的技巧,表现出丰富多变的雕刻外轮廓线;把手适当夸大,显得有力,把大腿拉长些,使人感到大卫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巨人。作品完成后,教皇朱理二世来工场看了很满意,但感到鼻子太高,要凿掉一些。米开朗基罗想:凿悼会影响大卫的造型,但不执行也是不行的。他急中生智,在地上抓凿子时,随手抓了一把大理石粉粒,另一手拿一个铁锤,爬上手脚架。他一面叮叮噹噹敲打, 一面将手中的大理石粉粒沙沙的往地下掉,就这样打了一会。他下来走到教皇身边说:“打掉一些这样好吗?”教皇点点头说:“这样好。”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样机智地应付教皇的审查。

以后,米开朗基罗为陵墓创作的《摩西》,也是一件杰出的作品。作者力图把摩西刻画成一位深思远虑、具有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的英雄人物。还有在美第奇小礼拜堂中的四件雕刻《晨》、《暮》、《昼》、《夜》,

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独立的精神状态。代表作品还有《奴隶》、《劳伦佐》、《朱理安诺》、《巴库斯》、《胜利者》等。米开朗基罗以卓越出奇的技术和胆量,创作了大量的雕刻作品,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贝尼尼(1598~168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著名的雕刻家和建筑家。17 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在美术史中名为巴罗克艺术。“巴罗克”的意义,是当时的人们以它来表示样式的奇特和不寻常,背离生活和古典传统。后来这字具有广泛的意义,是指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美术发展的一个阶段。《阿波罗和达芙尼》、《普鲁图和普洛赛尔比娜》,这两座群雕是它的代表作品。前者表现阿波罗(神王儿子)以爱慕喜悦的心情和轻快柔软的动势追求达芙尼(河神之女),而大自然不允许他们相爱。阿波罗张开双臂正要拥抱这位女神时,达芙尼喊叫着变成了一棵桂树。贝尼尼十分准确地抓住了达芙尼将变未变的瞬间。这座神话题材的雕塑做得非常生动、传神,构图处理得很好, 从四面八方看去,有多种多样的姿态,因而颇为有名。后者是描写神话传说中地狱之神普鲁图,掠夺正在田野采摘鲜花的少女普洛赛尔比娜为妻的故事。少女的神情紧张、恐怖,激烈地挣扎着,而普鲁图显得轻松愉快,强健有力地抓住她。少女柔和洁软的身体和男性健壮结实的肌肉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一件富有变化的、活动的、栩栩如生的杰作。

直到 20 世纪初,法国成为欧洲雕刻最发达的中心。在这段时间里,法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雕刻家和杰出的艺术作品,如法迪各奈(1716~1791)的

《彼得大帝骑马像》、乌桐(1741~1828)的《伏尔泰》、吕德(1784~1855) 的《马赛曲》、动物雕刻家巴利(1796~1876)的《猛虎吞噬鳄鱼》、加波

(1827~1875)的巴黎歌剧院墙上的装饰浮雕《舞蹈》、达鲁(1838~1902) 的名作《共和国的凯旋式》。近代的雕刻家有布代尔、马约尔、代斯比尔等, 其中负有崇高声誉的是乌桐、吕德、罗丹。

乌桐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是一位现实主义雕刻家,擅长肖像雕刻,风格以朴素严谨著称。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伏尔泰》,主人翁穿一件古罗马式的袍子,衣褶非常宽大,额头上一条带子束缚着披散的头发,头向右转,面部带有讽刺的微笑。肖像不仅体现对象的外貌特征,而且着重刻画心理状态, 充分表现了革命前夕杰出的思想家的典型形象,是一件具有高度思想性、概括性、纪念性的肖像雕塑作品。

吕德出身于铁匠家庭,是 19 世纪进步的浪漫主义雕塑家。他一生中创作

了不少有名的作品,其中最闻名的作品《1792 年共和国志愿出动》是在 1830

年 7 月革命的影响下创作的,树立在巴黎星辰广场的凯旋门上,俗称《马赛曲》,已成为法国人民爱好自由的象征。这组群雕的上半部表现了女神在强烈而急剧的运动中向前飞跃的姿态,下半部是表现老的、年轻的几个体格魁伟的志愿军战士。这些雕像使人仿佛看到一支充满热情的坚强有力的群众队伍,正在奔腾前进。它概括地表现了当时法国千百万入伍的志愿军形象,不论内容和形式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完美。

19 世纪法国雕刻家中最有声誉、影响最大的要算罗丹。他出身普通职员家庭,一生创作了三百余件作品。他早期的雕塑作品风格写实,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后期的作品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倾向。罗丹的早期作品《青铜时代》,是一个体格强健、比例匀称、肌肉坚韧柔和的人体,它全身似有离地上升、扶摇腾空之势,表现人类由无知识之幼年时代进入到自醒自觉自

动自立之青年时期,间接象征人类由上古野蛮时期渐渐地进化到有历史有科学文化的时期,即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之意。由于罗丹掌握了高度的艺术技巧,《青铜时代》塑造的人体十分逼真,展览评判会成员见此雕像,竟指责作者是在活人身体上直接用石膏翻制下来的。罗丹得知后即辩驳说,在布鲁塞尔作此像时,依据的模特儿是一个比国士兵,塑像比真人小,有照片为证。但评委会根本不看他寄来的照片,而坚持他们的荒谬原议。罗丹意外地受到冤枉和精神上的打击,但是人民群众承认他的作品,并因而闻名于世。

此后直到 1880 年,他继续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如《圣徒施约翰》、《思想者》、《三个幽灵》、《思》、《雨果》、《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诗人但丁的杰作《神曲》分地狱、净界、天堂三篇,记叙了他的一次“神游”,用假托象征的手法揭露中世纪黑暗的封建统治。罗丹计划创作《地狱之门》,想通过这件作品把人类的一切痛苦都集中表现在大门上。在制作过程中,他经常更改构图,结果一直到死只完成部分作品,未能全部竣工。

《巴尔扎克》是罗丹一生的雕塑创作中,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这件雕塑是于 1891 年接受文艺协会的委托而创作的。为了塑造好这位作家的伟大形象,他阅读了作家的作品,深入到作家的故乡去收集素材,访问过为作家做过衣服的裁缝师傅,从中得知了巴尔扎克的体形,先后做了大量头像、裸体像以及大小的稿子。罗丹非常强调掌握雕塑技巧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技巧的掌握在于不断实践,对自己的每件作品应有严格的要求,力求完美,因此仅创作巴尔扎克塑像就花了六七年时间。最后完成的一件是:巴尔扎克身披睡衣的塑像。罗丹抓住巴尔扎克深夜写作的习惯,表现作家正披起睡衣、迈着雄健的步伐;在蓬松的头发下面是充满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面部,好像沉醉在创作的激情里。罗丹以其豪放夸张的手法,形神兼备地塑造了这位非凡的作家、思想家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