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雷
满树繁花忆土城
吕雷
二十多年前,北京城北的小关,也就是那有名的元大都土城墙遗址脚下,在北京朝阳区绿化队一个长满果树和鲜花的大院子里,突然聚居了一班当时还算得上风华正茂甚至锋头甚健的中青年作家。
中国作协租用了这个院子的几栋简陋平房,开办了新的一期文学讲习所。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是由丁玲在解放初期创办的,到丁玲挨批时共办了四期,以后中断了二十多年。1981年复办第五期,广东的陈国凯、杨干华、孔捷生都是第五期学员;同期的现在都是中国作协主席团级的人物了,如蒋子龙、王安忆、叶辛、张抗抗、叶文玲等。
我参加的那一期是第八期,学员们也来自全国各地,与第五期全是“钦点”的不同,我们都是正正经经通过考试进来的,号称中国作协的“黄埔八期”。五十多人中,有十八人当时就已经荣获全国的中短篇小说大奖,暂时未获全国大奖的至少也在本省颇有名声,成就拔尖,后来不少人担任了各省市作协的一、二把手,更多的是担任省作协的副主席,但比起第五期的老大哥,还是望尘莫及。
老童生赶考
入学前,我们都经过了颇为严格的考试,据说这是为了正规化,也为将来正式文凭做好准备。考试分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几个考区,我们到长沙的华南考区应试。广东去应试的有我、伊始、何卓琼等,北京来监考的是文讲所的教导主任杨觉和黄懿芬老师,黄是广东人,一见我们就哇啦哇啦讲开广东话,十分亲热。那是在1983年冬天,天寒地冻,条件艰苦,好在那时年轻,又刚从上山下乡运动中打熬过来,并不当回事。只是各省青年作家精英云集,济济一堂,显得非常热闹开心,大家戏称这是“老童生赶考”,都希望搭上这一班“文学快车”。湖南作家叶蔚林、莫应丰、韩少功、张新奇、叶之蓁、聂鑫森、贺晓彤等竭尽地主之谊,尽一切可能帮助安排大家的食宿。我们结识了同来应试的云南黄尧、罗建琳,广西聂震宁等青年作家,后来这三位都成了我的同学(聂震宁现在任职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那时湖南作家对叶蔚林非常尊重,大家都叫他“叶帅”,我和伊始合伙请“叶帅”和各路“英雄好汉”二十多人大吃一顿,餐桌上盘碟堆积如山,也辣得我喉咙发烧,肠胃着火,花了大约不到两百元,直吃得半年后聂震宁还来信说“齿颊留香”。湖南作家也回请我们一顿,在张新奇家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考试两天,朋友交了一大帮,有不少还真成了知心至交。
难忘土城小关
1984年春3月,我接到入学通知,到北京土城边的小关入学。小关真是个令人怀念的地方。寄居一个绿化队院子的作家们,生活虽清苦,但交上了来自各方的朋友,亦可称得上雅事。北京的春天令我瞠目结舌,前几天还下着鹅毛大雪,忽然间满树就遍布绿芽,再过几天满树绿芽就拼命疯长,转眼间就长满一丛一丛的嫩绿了;最神奇的是北京的5月,果树开花,我们的大院里果树成林,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种种叫不出名的花都是突如其来地在几天内绽开怒放的,一片素白,一片粉红,一片嫩黄,生命力的伟大真令人敬畏!我这“老广”大大体味一番春天对于北方、对于人生的可贵,大开眼界。
然而真叫我开眼的是我的一班同学。
开学的第二天晚上,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联欢晚会,规定人人都得出节目,于是各人开始亮相:来自青海的程世管和来自吉林的杜保萍当司仪,执法如山,逼牛高马大的东北大汉邓刚用一口东北大连腔,唱了几句“革命现代京剧”《列宁在十月》,他学“斯大林”唱道:“手拿大衣心欢喜,尊一声弗拉基米尔·伊里——呀奇!武装起义一切准备就绪,阿芙乐尔的大炮高高架起……”大家笑翻了。来自湖南的叶之蓁、贺晓彤唱的是花鼓戏《刘海砍樵》。一直像个老夫子模样的聂鑫森忽然变得搞笑,客串一出湘剧《彭德怀出征》,用十足的湖南话念白:“美国鬼子兴兵犯边,本帅彭德怀,奉我主公毛泽东之命,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轮到我出节目,我无表演天赋,在兵团的宣传队搞编剧时只客串过匪兵甲、乙,群众丙、丁等“茄哩啡”角色,赶鸭子上架,只好用广东话唱一首儿歌“落雨大,水浸街……”对付,唱完用普通话解释一遍,居然也获得一阵掌声。
过了几天,班里选出班委会和临时支部支委,邓刚当时名气最大,长相俨然部落酋长,当选为班长;部队作家刘兆林和程世管当选副班长,班主任陈珊珊老师任支部书记,我和南京军区作家朱苏进任支委。我当了支委后发现,有很多很有成就的青年作家还不是党员。如邓刚,十三岁当童工,成名后拿了两届全国奖了,还是个无党派人士。于是向文讲所领导建议在学员中发展党员,哪知领导回应说文讲所学员支部是个临时单位,学制又短,只有半年,不能发展党员。我很不死心,适逢那时我们八期学员开始“密谋”把文讲所的短期培训改革为正式的本科学制,把文讲所改为“中国文学院”,我就直接给当时中国作协的党组书记张光年同志写了封信,要求延长学制和在文讲所学员内发展党员,朱苏进看后也附议签了个名,信寄出后一直未见回复。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滑稽的事:中宣部召开了一次严格保密的党内会议,青年作家只通知了邓刚一人参加,邓刚傻乎乎到了京西宾馆报到,领了不少“绝密文件”,还参加了预备会议。在主持人宣布党内保密纪律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不能参加这种会的,他很焦急地找到丁玲,说自己不是党员,要走人。丁玲大吃一惊,赶快向主持人报告。主持人一听当即脸红脸绿,马上补充宣布:我们党有个传统,在召开党内会议时,也邀请党外人士参加,所以这次会议也邀请著名青年作家邓刚同志列席,请邓刚同志也遵守会议的保密纪律。
丁玲坚决不让邓刚走,邓刚只好留下来,继续傻乎乎地享受宾馆的伙食,那比文讲所两毛钱一顿的饭菜好得多。很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会议引起很多麻烦,甚至成为触发当时高层交锋的焦点。邓刚以他傻乎乎的精明在那个巨大的旋涡中独善其身,实属万幸。
一个月后,陈珊珊老师传达了光年同志的指示:同意在文讲所发展党员。几乎同时,中国作协党组全体出动,在光年同志率领下来到文讲所,宣布同意延长学制至两年;文讲所改名,但不同意叫“中国文学院”,而是称“鲁迅文学院”,表示要延续延安“鲁艺”的传统,也与苏联的高尔基文学院相对应。光年还宣布了鲁迅文学院的筹备委员会名单:主任为唐达成,委员有谢永旺、李清泉、徐刚、邓刚、吕雷、何志云。现在看来,这一段是件陈年旧事,没想到过了二十年翻阅光年出版的日记《文坛回春纪事》,竟清楚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筹委名单,只不过把何志云误记为李志云,光年对中国文学事业呕心沥血的热诚和尽职尽责扶掖后辈的精神令人感叹!
抚掌之交
张贤亮
古人用“刎颈之交”、“八拜之交”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刎颈之交”未免可怕,而且现代社会也用不着搞到血淋淋地割脖子以示关切的地步,真要有事,割了脖子往往也无济于事的;“八拜之交”现在也不时兴了,很多人连自己的家谱都搞不清楚,更不知道什么是“金兰谱”了。何况,除了香港,在内地,极少有人会在关帝爷像前成帮结伙燃香顶礼举行结拜仪式。搞这一套结为“金兰”的,反倒是“黑道”中人,属于公安要“严打”的一类。一打,就作鸟兽散了,并无友谊可言。作家之间的友谊呢,有那么一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是倘若真正“淡如水”,那也就等于没有这个朋友,因为你每天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其实跟所有与你同乘的人都可说“萍水相逢”、“淡如水”。除非这趟车恰恰突然出了车祸,整车的乘客都跟你“同呼吸共命运”,会比你的亲人还亲。那是极其例外的。那么,作家之间的友情,究竟应该用什么词儿来形容较为妥帖呢?我在当代作家中当然有很多朋友,根据我的经验,我的好朋友、亲密的作家朋友,见了面都是不谈文学,不谈什么创作近况或是读书心得的。跟我谈文学的只是些“文学青年”,一般来说我没有把他们视为朋友,跟我谈创作近况或是读书心得的是记者,也不能算是朋友。我的体验,真正的朋友,应该像一首歌的歌词中唱的那样: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譬如,现在不管是在电视、报纸、刊物上,一出现“广东”两字,我就会想起吕雷,或是我要在广州办件什么事,找一个完全可以托付的人,首选也是吕雷。后者好像有一种功利主义的味道,哦,有事才想起朋友,没事就想不起了。其实不纯粹是那样。有次看《新闻联播》,中央某位分管意识形态的领导视察广东,我也会在首长讲话的会场中找有没有吕雷在下面聆听。当然找不到。也可能是他还没有忝陪末座的资格,即使有,吕雷也会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在美国大学废除种族隔离的重要历史镜头中,傻头傻脑地站在州长旁边,不知其正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关头。想到这儿,我自己不禁莞尔,觉得这才是贴合吕雷性情的。还有一次电视播广州台风,暴雨如注,马路上积水没了汽车轮子,电线杆和大树都被刮倒,我也会想,吕雷现在在哪里呢?一定是躲在书房里望着窗外发呆吧。吕雷就是这样的老实人。奇怪的是,不老实的人是很喜欢老实人的,如我与吕雷的关系。
作家们见了面很热闹,那是当然的。但真正亲密的朋友未必有说不完的话,抚掌相视而笑足矣。有说不完话的,常常会很麻烦,肯定发生了文坛纠纷或谁与谁打开口水仗,要你表态了。我与吕雷几乎每年都要见几次面,每次都相视而笑,有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思。我们都不涉及文坛纠纷,也不关心谁与谁的口水仗,看到彼此都很平安,除了一年一年地老去,其他并无多大变化,两人心中都颇感安慰。我与他的交情,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中他发表了许多作品,我也发表了一些作品,而我们见面时却并不谈自己又有什么新作,极力推荐给对方欣赏,都好像没那回子事一样。这种友情是一种意境,达到了跨越职业行当的真正的“人”的友谊。正是这一点,才被我所珍惜。
我也能体会到他对我的关心,而我为了他也能舍弃珍贵的时间。一次我到香港,他在电话里郑重地告诉我一定要见一名记者。本来我的行程就排得满满的,连逛街的机会也没有,但为了“满足”他的要求,我不得不抽出一下午的时间与他介绍的记者聊天。后来看凤凰卫视,我才知道这名记者马鼎盛先生竟是香港鼎鼎大名的节目主持人。这么说来,不是我给了这位记者面子而是马鼎盛先生给了我面子。吕雷实际上是在“挺”我,让我有机会在香港“露”个脸。我想,我在他心中,也是一个“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朋友,他也会在报刊电视上凡出现“宁夏”或“银川”的字样时想起我来的。我们虽水天一方,远隔万里,彼此间的惦念却是无间的。
最近,还是何镇邦先生向我推荐吕雷的新作《大江沉重》,镇邦也是我老友,不客气地命令我非读不可。吕雷倒没有叫我读的意思,连他发表了这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没告诉我,更没有给我寄一本来。我住在银川郊区镇北堡,虽是宁夏著名旅游景区,但还属“乡下”,跑了一趟最近的新华书店,卖的都是学生参考书和教人怎样赚钱之类的书籍,找遍了“当代文学”书架,不但没有《大江沉重》,连书名稍微“沉重”一点的小说散文也没有。很多书连书名好像都不怀好意,或许它的内容确实是良家妇女,却非要袒胸露腹像三陪女似的招摇上市。买不到《大江沉重》,叫我如何去跟吕雷一块儿“沉重”?但我想,吕雷的这部作品,虽是当代文坛叫好的新作,但他最精彩的肯定还未拿出手。现在,严肃的文学作品已经完全边缘化,像股市上的垃圾股似的已经跌停板了。这时候,他不会把他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推向市场的。和我相同,也在等文学行情的转变。我手头其实也有一本小说,不过现在往外抛售就太傻了。吕雷虽然傻,是个老实人,但实际上有大智慧。他推出《大江沉重》,不过是小试身手,填补目前严肃文学的空白罢了。
吕雷印象
邓刚
1948年,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因市委高层领导叛变,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正在某大学工作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吕坪接到紧急转移的命令,和一个化装成妻子的女地下党员,在阴霾密布的夜里冒险乘江轮离开重庆。女地下党员怀里抱着的是吕坪才一岁的儿子,这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些惊恐,因为他感觉到抱着他的不是真正的母亲,便大声哭叫起来,险些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几乎成为第二个小萝卜头。三十二年之后,险些成为第二个小萝卜的孩子成长为站在全国优秀小说领奖台上的青年作家吕雷。人的命运是多么的奇异,又是多么的奇妙。
吕雷在文学上给我的感觉是来势凶猛,就像程咬金出山,几板斧就在文坛上砸得山响——1979年他创作的小说《血染的早晨》在当时名气很响的《作品》上以头条位置发表,就引起轰动。这篇小说是著名老作家肖殷先生发现并推荐给《作品》的,肖老做过《文艺报》《人民文学》的负责人,有文坛伯乐的美誉,50年代王蒙一举成名,据说肖老独具慧眼功不可没。1980年,吕雷在肖殷、秦牧等广东老作家的扶持下,又以小说《海风轻轻吹》荣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时隔一年,他再传捷报,小说《火红的云霞》又获1982年全国优秀小说大奖。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伙还有另一手功夫,1984年他又创作出电视剧本《啊,云霞》,荣获全国电视剧本大奖。我想,无论从名字和名气看,吕雷都肯定是个高大而威猛的汉子。然而恰恰相反,当我们成为鲁迅文学院的同学,他出现在我的面前时,竟然是个白净面皮的南国文弱书生,而且还有一对女孩子般的大眼睛。但这对大大的眼睛并不明亮,细细看去似乎有些单纯还有些忧郁。
我原以为吕雷父亲有着如此惊险的“革命经历”,新中国成立后当然是“高干”了,所以吕雷也就是高干子弟。高干子弟肯定会有些傲气,有些优越,有些令人讨厌的毛病。但吕雷却是比平民还平民地朴实,并谦虚得让你难以置信。他为人善良和蔼,办事极细致认真并相当公正,有着书本上描写的那种优秀干部作风。所以到了鲁迅文学院后,被选为作家班里的党支部领导。然而,吕雷也有一些令我感到可爱并可笑的例外——比如说吕雷在创作上很愿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但他吸取的意见却是界定于艺术手法之内的。有一次我随意地说他创作上有为政治服务的倾向,立即大伤他的艺术自尊。问题是他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虚心接受,十年之后与他的一次谈笑中,才得知他对我那次的随意之说“怀恨在心”。再比如说吕雷本来作风优秀,但不知为什么却不愿意承认这个优点。有一次同学们在一起议论,说全班同学都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有吕雷一个人什么错误也不会犯。吕雷听后竟勃然大怒,觉得把他划在大家的范围以外是对他的污辱。
不管怎么说,吕雷给大家的印象还是太老实太正确甚至太柔弱可欺。无论什么人,只要是与吕雷吵架,人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那个人肯定是错误的。我为此常常笑吕雷的形象与出身不合逻辑,说他不应该这样平和软弱,而应该是个纨绔子弟。他对我的说笑既不生气也不高兴,简直就没有任何表情。后来我才得知,他的父亲吕坪从重庆转移到香港继续搞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回到广东,1950年被组织上派往苏联留学。回国后尽管在省里担任了各种职务,但随后的各种运动却使他饱受磨难。一会儿被打成黑帮叛徒走资派,一会儿又被打成苏修特务。不幸的是吕坪也是个作家,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一个真正能写文章的作家活得要比一般人艰难。于是,幼小的吕雷随着艰难的父亲而更加艰难地活着,也就是说他也有着极其艰苦的生活经历。也许如此,吕雷绝不幽默,甚至对幽默有些不知所措。有时他对我毫无节制的幽默很有些反感,他大概总觉得我是在讥笑他或是不怀好意,我有时能含糊地意识到他的这种反感。一次闲谈中吕雷说起下乡时曾吃过四脚蛇癞蛤蟆解馋,我认为这太符合广东人“带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桌椅不吃其他通吃的”南蛮毛病。两天后我在墙上打死了一只硕大无朋的大蚊子,大叫大喊让住隔壁的吕雷赶紧过来。他冲过来以为有什么急事,我拈起死蚊子说:快,拿去熬一锅汤!顿时把同屋的乔良、郑九蝉笑倒在地,吕雷却只好无可奈何地愤怒。不过我实在是太愿意幽默了,也就顾不了许多,不管他的死活继续无节制地幽默下去。吕雷在广东长大,对粤菜很喜欢,往往花大价钱请我吃精致的粤菜,于是我就故意幽默地说粤菜的精致是一种烦琐,而且还故意讽刺粤菜的味道太怪。没想到吕雷对此很认真,再次请吃时总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东北菜馆;我愿拿吕雷的一些广东生活习惯特别是广东话来开玩笑,这使他不胜反感,暗暗愤怒。由于他有着无限的忍耐和承受能力,所以对我反感的表情从不明显,这就使我更加肆无忌惮,看到他被我幽默得焦头烂额,真是乐不可支。不过,坦率地说,有时我也觉得这家伙挺可恨,特别是他的一些优点更可恨——吕雷的热情和热心多到没有原则的地步,只要是有人求他,不管好人坏人甚至是正在害他的人,他也殷勤帮助。我斥他是东郭先生,他却为难地说,人家来求我,我能怎么办呢?仅仅一个“求”字就使他如此为难,我真是哭笑不得。有一次同学们为了评奖僧多粥少发生了纠纷,一些私心重的人大发雷霆并大发牢骚,吕雷不但不为此气愤,却为了人人都能分到些钱,就到处奔走呼号,化缘弄了不少钱来,结果自己未得丁点儿好处,反被认为分配不均的私心者骂了一通。做好事给自己惹出麻烦来,这样的蠢事他干得太多太多,我讽刺他是20世纪最后一个好人也是最后一个蠢人。他却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似乎觉得我不近人情。
我总觉得南方人比北方人精明,比北方人有经济头脑,但吕雷却不然,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广州,竟毫无金钱意识。他还是靠他爬格子挣的稿费过活,才搬进一套新房却没有什么像样的新家具,简单的装修还是妻子的努力才得以完成。他不但不会想法子挣钱,连去小贩那儿买东西都不会讨价还价。有一次他和我到市场买一个小玩具,小贩张口要二十元,他毫不迟疑地掏出二十元。我在一旁立即把他的钱抢过来,对小贩说十元,小贩回价说十二元;我坚持说十元,小贩说好吧就收了十元。谁知吕雷不但不感谢我,却认为我这人太小气。
然而吕雷是可爱的,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可爱的人简直就像污泥里的珍珠在放射光芒。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吕雷进北京大学进修,后又当选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晋升为一级作家。无论是文学的光彩还是世俗的荣誉他全都有了,看来老天还是有眼,好人有好报。一晃我有十多年没见到吕雷,不禁有点想念他,因为他比一般同学让人更愿意想念。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广州同他合写一部有关澳门的电视剧。我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十年呢!可是见面不到几个小时,我就立即感到,还是过去那个文静而文弱的吕雷,还是过去那个热情热心的东郭先生吕雷,还是过去那个20世纪最后一个好人和蠢人吕雷。他其时在一个海滨城市挂职当官体验生活,但没有一点当官的样子,却认真而辛苦地工作。我说你要是真正进了官场,怕要吃大亏。他点头承认说他确实不行,不会官场那一套。然而正是他不会官场那一套,当他所挂职的城市出了“大事”,他周围很多官员都为经济问题锒铛入狱时,他却能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当我得知内情后,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我说吕雷你小子太了不得啦,要是换任何一个人,都得跟着栽进去!他笑而不语,意思是这本来就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后来我发现,吕雷确实了不得,在兴建广东文学中心大厦的工程中,为了争取香港大实业家对广东文学界的支持,吕雷长年只身自费往来港澳与内地,在香港这样的地方和亿万富豪打交道,却常以盒饭、云吞面度日。然而他不仅争取到了霍英东先生慷慨的巨额捐赠,而且还加强了港澳实业界与大陆文学界的友谊。如此重任在身,吕雷还创作不止,写电视剧的同时写长篇小说,挂职体验生活的同时还在为新的创作积累材料,一直累得他心脏病发作,拉到医院里抢救。
2001年1月,吕雷心脏里带着手术后安装的金属二尖瓣,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作协全委会。我正要认真并幽默地慰问他的“龙体安否”,他却告诉我他正在创作一部六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大江沉重》,而且五月就能完稿。我不禁大吃一惊,盯着他那大病初愈的面孔,盯着他那并不明亮的大眼睛,盯着他那说不清是忧郁还是深沉的眼神,我突然觉得,我其实还远不了解吕雷。
我的朋友吕雷
何镇邦
我与吕雷,认识虽较早,相知却较晚。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文讲所以及后来的鲁迅文学院第八期作家班学习期间我们就认识了,他的两篇获全国奖的成名作《海风轻轻吹》和《火红的云霞》也在二十多年前就读过了。记得他在湛江挂职市委副秘书长期间,还曾邀我去湛江走走呢!可那都只能算是认识,算是点头之交。真正认识吕雷并逐渐有了真正的交往,是在读到他与赵洪合著的长篇小说《大江沉重》之后。
《大江沉重》2008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我很快就拿到了书,并很快读完了这部六十余万言像砖头一样的反映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塑造了邝健童等具有鲜明性格的改革家形象的厚重之作。这部小说吸引我的不仅是独特的切入角度,全景式的生活画面,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诸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还在如何把主旋律与多样化结合起来这样的亟待解决的创作问题上给人以启示。因之,我对《大江沉重》给予极高的评价,并写了一篇题为《情满珠江》的短评发于北京一家行业报副刊上。不过至今吕雷还没读到拙作。2003年春,当“非典”的阴霾即将笼罩京城上空之际,吕雷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两会”,在会议间隙到寒舍拜访并邀请几位朋友时,我曾把我读了《大江沉重》的感受与评价告诉他,他可能是高兴的,却并未喜形于色。后来,《大江沉重》获2003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再后来,又列入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二十六部备选作品的书目之中。
读评《大江沉重》可以说是我同吕雷真正交往之始,但后来几年的交往又大大超越于此。这几年来,同吕雷交往中的几件事让我一直难以忘怀,也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吕雷。
2004年5月间,我在苏州参加完范小青的长篇小说《城市表情》的研讨会之后,应邀由上海飞广州,参加吕雷代表广东省作协主持的广东女作家柳明的长篇小说《湖上女人》研讨会。由上海的浦东机场飞至广州的白云机场,已是晚上10时许,走出机场,见到来迎接我的竟是吕雷。上车之后,才知道吕雷那天身体不适,可是不放心,还是亲自带车到机场来接我了。这着实让我感动不已。第二天上午,吕雷抱病主持了研讨会后,就回家休息了。可他还是不放心我在广州的起居饮食和出门用车等事宜,不仅嘱咐同在鲁迅文学院进修过的一位同学好好照顾我这个“老爷子”,还特地向省作协要了一辆车送我去东莞。他的细心,他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吕雷的诚恳待人,热情助人,在朋友中间是有口皆碑的。在广东,像吕雷这样的朋友,我还有一大批。这些朋友使我更加关注广东省的文学创作,时常要到广东去感受改革开放窗口的时代气息,去见见像吕雷这样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