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民(中国,1939 年—)

袁伟民当运动员在球场上打了 16 年球,后担任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

练 8 年,率领中国女排于 1981 年至 1984 年间,夺得世界大赛的“三连冠”。

1966 年他荣获世界锦标赛最佳运动员奖,1981 年又荣获世界杯赛的最佳教练员奖。

袁伟民 1939 年 7 月 8 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近郊的一个菜农之家。他排行第六,身高 1.80 米,1958 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江苏省男子排球队。1962 年, 他被选入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进入国家队以后,他勤奋好学,刻苦训练,

很快成了中国男排的主力二传,后来又担任了中国国家男排的队长。直到 35 岁时他才从国家队退役,开始从事教练工作。

在中国国家男排期间,他作为二传手,场上头脑清楚,组织战术灵活多变,防守顽强,拼劲足,作风泼辣大胆。他参加过二百多场国际比赛,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为他后来从事教练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知识。他参加过的重要比赛有:1966 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名列第九名,他荣获了最佳运动员称号);1966 年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队获得冠军);1974 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运动会(中国队名列第三);1974 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中国队列第十五名)。

1974 年 6 月,37 岁的袁伟民担任了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主教练。他凭着对祖国排球事业的赤胆忠心和他在球坛上奋斗了多年的经验,带领着一批决心为中国女排打翻身仗的姑娘们向着世界排坛的高峰,开始了艰难的攀登。他把握了世界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女排制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总方针:博采众家之长,发扬传统的快攻、多变的打法,引进欧洲型打法的长处,建成一支具有高度、而且攻防兼备的全面型的新型球队;在强化“全面型”的同时、进一步突出特长。

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他和女排姑娘们同舟共济。训练中,他严格要求, 严格管理,严格训练,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女排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世界排坛的最高峰,成为继苏联队和日本队之后,又一支在世界大赛中夺得“三连冠”的球队。

在袁伟民的指挥下,中国女排取得了 1978 年在苏联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的第六名。1979 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亚洲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第一次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此后,中国女排连续夺得 1981 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1982 年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和 1984 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排赛冠军。

中国女排在 1982 年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之后,一批为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开创了新局面的老队员相继离队,中国女排面临着新老交替、队伍更新的困难局面。他激流勇进,大胆培养新运动员,带领中国女排渡过了在昌盛时期的第一个难关,夺得了奥运会冠军,为中国女排继而赢得“四连冠”和“五连冠”创造了条件。

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他一心扑在事业上, 训练中他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上与队员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在他担任中国女排教练的 8 年中,其中 7 个年头的春节是在外地与队员们在冬训中度过的。

1984 年 11 月,在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后,袁伟民调任中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1985 年和 1986 年他作为中国排球代表团团长,率领中国女排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女排赛和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获得了“四连冠”和“五连冠”。

袁伟民 1981 年、1982 年和 1984 年三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 年被评为建国三十五年来十名杰出教练员之一,1987 年被新闻单位评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二十名最佳教练员之一,1978 年和 1983 年分别当选为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 年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87 年在党的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他目前还担任着《中

国排球》杂志主编。著作有《我的执教之道》。

维亚切斯拉夫·普拉托诺夫(苏联,1939 年—)

普拉托诺夫担任苏联国家男排主教练的 8 年中,带领苏联队五次夺得欧洲锦标赛冠军、两次世界杯赛冠军、两次世界锦标赛冠军和一次奥运会冠军, 在世界排坛史上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普拉托诺夫生于 1939 年 1 月 21 日。他从小喜爱体育运动,20 岁时已是苏联全国运动会男排冠军队的队员。他在接任苏联国家男排主教练职务之前,曾担任过列宁格勒“汽车工人”队、列宁格勒市男排和苏联国家青年男排的主教练。他在这几个队任教期间,显示出了出众的训练水平和领导才干。在他的领导下,苏联青年男排连续夺得 1971 年、1973 年和 1975 年欧洲青年排球锦标赛的冠军。

1977 年普拉托诺夫担任了苏联国家男排的主教练,从此,他把苏联男排带上了世界的高峰,使苏联队在国内外比赛中所向披靡。

就在他接替苏联队主教练的当年,他不仅率队夺得了欧洲锦标赛冠军, 而且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他和他的队员夺回了苏联队八年前丢失的金杯,使苏联男排自 1968 年第十九届奥运会后,相隔九年又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1978 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他指导的苏联队以 9

战 9 胜、仅负 3 局的战果赢得冠军。在此后的四年里,苏联男排又相继赢得了第二十二届奥运会冠军(1980 年)、第四届世界杯赛冠军(1981 年)和第十届世界锦标赛冠军(1982 年),成为排球史上第一个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五连冠”的球队。普拉托诺夫本人也在 1981 年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男排赛上, 获得了最佳教练员奖。

苏联男排自 1977 年普拉托诺夫担任主教练以来到 1984 年上半年,在重要的国际比赛中始终保持不败。苏联队所取得的成绩是与普拉托诺夫能把握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把男子排球运动进一步推向大型化和全面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分不开的。为表彰普拉托诺夫在发展苏联排球运动中的突出贡献,苏联政府授予他“人民友谊”勋章。此外,他还荣获了苏联功勋教练员的称号。

普拉托诺夫在担任苏联男排主教练期间,除不断地创新排球技术、改变战术适应潮流外,还解决了另一个主要矛盾——队伍的新老交替和防止老化。1984 年他在谈及苏联男排的组队方针时说:“自我 1977 年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以来,现在只剩下扎依采夫等三名元老了。但我不认为我们队是一个 ‘高龄队’。排球运动员不仅仅需要体力,还必须有头脑。即使一个运动员年龄已达 40 岁,但假如认定他在场上仍能起到很大作用,就应毫不犹豫地起用他。假如认定某位运动员没有什么作用,即使他再年轻也应坚决撤下来。”然而,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普拉托诺夫正是在队伍的老

化和新老交替问题上出了毛病,才使得富有朝气的美国队在 1984 年夺得第二

十三届奥运会冠军后,又接连赢得了 1985 年的世界杯赛冠军和 1986 年的世界锦标赛冠军,成了继苏联队之后又一个赢得“三连冠”的男子排球队。而普拉托诺夫也在 1985 年率队参加了第五届世界杯男排赛后,宣布他将结束他的国家男排教练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