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散文创作的繁荣

梁实秋

台湾的小品、杂文创作,以梁实秋、柏杨和李敖为代表。

梁实秋(1903.1.6—1987.11.3),原名梁治华,北平人,祖籍浙江杭州,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进科罗拉多大学英语系,后入哈佛大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曾主编上海《时事新报·青光》副刊,后与徐志摩组织新月派,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主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一生主要精力在英国文学研究方面,散文创作也成绩卓著。一生出版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杂文》、《文学因缘》、《雅舍小品续集》、《槐园梦忆》、《看云集》、《关于鲁迅》、《白猫王子及其它》等约30种,还有文学评论集,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梁实秋以他的《雅舍小品》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等是步入中年之后的梁实秋在历经了各种风风雨雨和战争灾难之后,淡薄了曾有过的“兼济天下”的入世热情与政治理想,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人情洞察、艺术情趣、智慧学问融为一体,在恬淡闲适中捕捉艺术的人生情趣,形成了幽默闲适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或取材于人们的生活琐事:《喝茶》、《饮酒》、《理发》、《洗澡》等;或记叙人们的礼俗爱好:《廉》、《懒》、《吃相》、《听戏》、《放风筝》等;或着眼于各具差异的心理禀性:《女人》、《男人》、《孩子》、《代沟》等;或摹写社会变化中的人生世相:《暴发户》、《广告》、《退休》等;或抒发思乡怀旧之情:《故都风情》、《清华八年》、《骆驼》、《谈徐志摩》等;或记录域外风情、比较中西文化:《西雅图杂记》、《圆桌与筷子》等。

梁实秋的散文文体多样,小品、杂文、游记、评论等,其中以小品散文居多。深厚的中外文学修养,使他从容地谈天说地,观古论今,往往在简约朴素中充满玄机巧慧,情趣与理趣兼具。梁实秋散文的构思漂亮缜密,遣词简洁典雅,吸取古文的雅净简练与口语的生动活泼,形成文白圆融无间的文字风格。

梁实秋以其幽默闲适的学者散文在台湾文坛卓然成家,成为散文界的一代宗师。

柏杨

柏杨(1920.3—),河南省辉县人。原名郭立邦,后改名为郭衣洞,东北大学毕业。1949年赴台湾。1968年因激烈地揭露台湾社会黑暗、批判官场腐化堕落和“侮辱元首”被捕人狱复又变成“匪谍”罪名以死刑起诉。之后阴差阳错,坐牢9年。柏杨创作丰富,著作等身。小说有《蝗虫东南飞》、《挣扎》、《莎罗冷》、《云游记》等;杂文——1960年至1968年入狱前有《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出狱后有《柏杨专栏》5集、《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等30多种杂文集;史学著作有《中国人史纲》、《柏杨版资治通鉴》72册等。

柏杨以小说创作登上文坛,以杂文创作著称于世。在小说创作中已显示出他的批判风格,杂文创作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这种批判精神。

柏杨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生崇拜鲁迅,他继承鲁迅精神,以杂文为武器,向中国几千年的“酱缸文化”扫荡。柏杨杂文的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震动,也遭致许多人的批评。柏杨在国际化的视野中,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他的“酱缸文化”说和“丑陋的中国人”说,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性,而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思考,分析民族生存的艰难处境,剖析中国人的人性,目的在于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改造国民精神,从而改变中国的命运。柏杨列举国民性有许多可怕的特征:特权思想、缺乏自尊、自傲与自卑、不合作、嫉妒成性等,指出中国人的狭隘、保守和缺乏开放性、独立性、宽容性,正好利于专制统治的施行。

柏杨的人生历经苦难,使他抛弃风花雪月,选择社会政治题材。他的杂文风格幽默生动,通俗而深刻。古继堂先生的《柏杨传》中评价柏杨的杂文是智慧、学问和勇气结合的产物,具有战斗性、深刻性和实践性,可谓是言简意赅地概括总结。

柏杨是台湾第一位因杂文创作而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创作建立起自己的批判系统,具有哲学和史学的价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

李敖

李敖(1935—),祖籍山东,生于哈尔滨市。1948年随父迁台。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专修科,次年自动休学,重考台大历史系,1959年毕业。1961年考入台大历史研究所,开始主编《文星》杂志,在台湾最早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后以自由文人身份从事写作。曾因著文得罪当局,两度入狱,作品不断被禁,然著书不辍,著作总数已逾200册。主要杂文创作有:《传统下的独白》、《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李敖告别文坛十书》、《李敖全集》8卷、《李敖文存》、《李敖千秋评论丛刊》100册、《万岁评论》40本、《李敖的情诗》、《李敖的情书》、《李敖的情话》、《世论新语》、《李敖祸台五十年庆祝十书》等,还有《李敖自传与回忆》及续集、《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等,传记作品有《胡适评传》等,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

1961年,李敖发表《老年人与棒子》,抨击台湾统治者,呼吁社会的年轻化,引起一场交锋。1962年,台湾爆发中西文化论战,李敖的《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再次成为论战的中心,李敖从此声名大震。几十年来,李敖在台湾文坛一再挑起论战。他个性卓异,博闻强识,以他狂放恣肆、百无禁忌、玩世不恭、谈古论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世纪交替之际,李敖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批判李登辉,表现出他的民族大义和凛然正气,为他的人生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李敖杂文的内容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文化论战,其二是政治评论。李敖充分关注文化问题,他不仅作《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也作《中国性研究》、《中国命研究》。李敖将历史、思想、法律、道德、教育、政治与人物聚焦于文化,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性质与文化品味。他《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病》,指陈他们死守传统,夜郎自大的儒者病症:义和团病、中胜于西病、古已有之病……计十一种,给以辛辣的嘲讽和无情地抨击。李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全盘西化”的主张,在台湾激起轩然大波。李敖因“莫须有”罪名下狱十年,成就了他研究政党,研究政治的《孙中山研究》、《蒋介石研究》、《国民党研究》、《民进党研究》等。他的政治评论直率无畏地揭露台湾社会弊病,锋芒直指蒋氏政权,猛揭国民党老底,矢志不移地追求民主与自由,文章痛快淋漓,深得读者信任与青睐。

李敖的杂文形式多样,随笔、书信、日记等兼而有之。他的杂文旁征博引历史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现实社会人们的思想,既深刻厚重,又有生动活泼的生命力。李敖杂文的文字表达率真痛快,语言口语化、情绪化,喜用俗语俗字,具有独特的创作个性。依据主题及表达的需要,杂文风格多变,时而辛辣锐利,时而幽默诙谐,时而诚恳真挚,但也因惊世骇俗的偏激之语而毁誉参半。

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用杂文政论笔法来写历史小说,以中国千年历史文化为背景,挖掘“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层次上的悲剧意义。

余光中

学府派散文作家,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修养。在他们的心灵中,有着中西文化撞击产生的火花,笔下有古国的神韵和异域的新颖,以知性提升感情,散文境界更为雍容典雅,雄浑阔大,精警不俗。学府派散文又可分为学者散文和诗质散文。前者以梁实秋为代表,后者以余光中为代表。

余光中是台湾久负盛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左手的缪思》、《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焚鹤人》、《青青边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凭一张地图》等。

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和批评对台湾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早在60年代初期,余光中就认为现代散文要想超越“五四”散文,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模式,输入新的艺术信息。他提出要“剪掉散文的辫子”,倡导散文创作的弹性、密度和质料说。70年代发表的《论朱自清的散文》,更为具体缜密地表明了余光中富有现代气息的散文观念和反感伤、反滥情的美学观,推崇具有厚重严肃品质、精湛沉潜境界和智慧风貌的知性散文,余光中是台湾学府派散文中诗质散文的代表作家。作为现代诗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浓郁的诗情与意境。他的散文选材突破田园模式,把旧大陆、新大陆和台湾岛三个空间交织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流里,获得阔大厚重的品质。他的抒情散文中,有对亲情的描写:《我的四个假想敌》、《塔阿尔湖》、《鬼雨》;有对友情的细说:《朋友四型》、《思台北、念台北》;更多的散文是对乡情的表现:《地图》、《万里长城》、《蒲公英的岁月》等。浓烈欲燃的乡国之情,对祖国的刻骨思念,去国怀乡的漂泊无依感,充满了字里行间。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提升为民族的情感,是一种跨越地域空间的“文化乡愁”。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使余光中不断发现并追寻中国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余光中的散文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和技巧,传达现代人的新体验、新感觉,他的散文富于诗的感觉性,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如写蒲公英飞扬于空中的流浪感,写江湖行逍遥游的倜傥潇洒等。《听听那冷雨》在创造散文的感觉性上堪称绝响。运用汉字的色彩、音节,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段落,描写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并形成通感,雨景、雨声、雨味、雨腥,创造一种浑然一体的心象,唤起读者感官的审美体验,声色光影中表现丰富而深广的意蕴。

余光中散文具有时空交错、纵横开阔而又缜密严谨的结构布局,语言表达以现代人的口语为基础,也吸收欧化句式,大胆使用文言句法,相映生辉。余光中散文的字汇多选用那些音调高、幅度宽、气势猛的阳性词,喜爱描写海潮、山风、大漠、巨石等;绘景状物时多采用俯视的角度,表现阔大的场景,造成一种更为广阔与深远的美感;行文注重气势,雄直劲丽是他散文的基本风格,实现了他的散文创作主张。

张晓风、林清玄

张晓风(1941.3.29—),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于东吴大学、阳明医学院。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获中山文艺散文奖,《步下红毯之后》、《愁乡石》、《黑纱》、《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三弦》(合著)、《我在》、《非非集》、《晓风吹起》、《花之笔记》、《玉想》、《你的侧影好美》等二十多部散文集,还有小说、戏剧、诗歌创作,在当代台湾享有盛誉。

张晓风的散文表现了女性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即是在婚礼前展望一生幸福的心声,《步下红毯之后》,开首就是“爱情篇”,歌颂一种平等基础上平实而深远的爱情:“如果相爱的结果是使我们平凡,让我们平凡。”她将男女情侣比作共守二条河的两岸:“只因我们之间恒流着一条莽莽苍苍的河,我们太爱那条河,太爱太爱,以致竟然把自己变成了岸……岁岁年年相向而绿,任地老天荒,我们合力撑住一条河,死命地呵护那千里烟波。”这里没有传统文学中的哀婉闺怨,有的是一腔豪气的爱情诉说,从平淡的家居生活中体验爱情的丰富与深远,两性的和谐。《一个女人的爱情观》、《我们》描写夫妻间的生活趣事。《也是水湄》则真实地抒发一个已婚女性对于自己被挤压在大都市里一个小家庭中的烦乱心绪,但终以包容的爱心化解种种不快。张晓风笔下,将爱情典雅化诗意化,与她不避丑恶,直指人生荒诞与空虚的戏剧作品形成鲜明对照。

张晓风还写下对亲情、友情、乡情、师生情等美好情感的描绘。儿时的布娃娃,征文比赛得的小毛巾,父亲的旧马鞭……都能唤起她美好的情感与记忆。《愁乡石》、《十月的阳光》、《河出图》等表达晓风爱国热情和思乡情感。代表作《愁乡石》中“愁”代表了一种情绪,“乡”是情绪的指向,“石”象征这情感的程度,是她爱国思乡情绪的形象而深刻的写照。

张晓风描写大自然的山川景物、花草树木,表现出对生命的礼赞与讴歌。《雨之调》中,她赞美雨荷,在雨中唯我忘我完美自足,没有阳光时,它自己就是阳光;没有欢乐时,它自己就是欢乐。《一钵金》中,她向往明月清风,闲云野鹤,山野泉流,赞美“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绘景融情中,她进入万念俱无的一种空灵境界,顿悟“山水的圣谕”和“奥秘”。

寻找生活中的哲理,是晓风散文短章的闪光点。散文《一》由四篇独立的百字短文组成,《一捆柴》、《一柄伞》、《一条西裤》、《一个声音》都是通过一个故事,一个戏剧化的场面,或一段对话构成,揭示人生刹那间的感悟和深刻的哲理。《玉想》从玉中体味出生命中完善和瑕疵是并存的,象征暗喻生命的平凡与高贵实是密不可分的。

张晓风的散文创作题材广泛,视野开阔,形式多样,个性鲜明。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具现代文学的风貌,摆脱了浅吟低唱的古典闺阁气,能把小我拓展到大我,表达现代女性的豪迈洒脱又不失柔婉细腻,风格多样,被余光中赞为“亦秀亦豪的健笔”。

林清玄(1953.2—),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莲花开落》、《蝴蝶无须》、《温一壶月光下酒》、《迷路的云》、《鸳鸯香炉》、《紫色菩提》、《传灯》、《文化阵痛》、《雪中之火》、《大悲与大爱》、《凤眼菩提》、《星月菩提》、《玫瑰海岸》、《城市笔记》、《如意菩提》、《指花菩提》、《清凉菩提》、《红尘菩提》、《有情菩提》、《活眼金睛》、《莲花香片》等数十部,还创作有报告文学、小说、评论等。1979年起连续6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等奖,1983年获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

林清玄倾心于表达文化的内涵,在《〈在暗夜中迎曦〉自序》中说:“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于公,我期待我们的社会能有好的文化艺术环境让大家沉潜浸润,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品质;于私,我自觉到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创造一个更适于生活的文化环境,自小格小局里走到开朗壮阔的天地。”

林清玄是一位居士,他的许多散文常以佛家的某一教义作为依托或从中引申而成,又有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儒学色彩。他的散文有鲜明的人间指向。如《迷路的云》、《白雪少年》、《蝴蝶无须》集中的父爱;《玫瑰海岸》、《鸳鸯香炉》集中持久不渝的恋情,都写得深刻感人,并以一种佛学的淡泊与宁静去化解一切。林清玄许多散文集都以菩提命名,“菩提”本为梵文,意为彻悟后所得的智慧。作者以此为题,一是标明此文是黄昏散步有所悟而作,二是因为他在文中所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性象征。林清玄的散文在佛儒相融中形成了他的创作特色,宁静致远以释解人生层层障碍;借淡泊明净荡涤尘世滚滚红尘。《人骨念珠》面对着110位喇嘛高僧的眉轮骨所串成的念珠,他既诠释高僧个人修持的极致,又传递众僧德行绵延不绝的意义,再陈述个人的感悟:只要努力修持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表现随遇自适,超尘脱俗的气质,用文学观照人生,探寻生活的智慧。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情感的蕴藉,心境的宁静,在平易流畅的语言中具有着艺术的魅力。从1986年的《紫色菩提》到1992年的《有情菩提》10集“菩提”系列散文,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图书之一。这些作品“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以及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林清玄将属于中国文化传统一部分的“禅”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连接,表现出现代人能够接受和乐于采纳的生活智慧、行为准则,成为一个佛经禅理的文学阐释者,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