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有利爪的恐爪龙
恐爪龙的头部
头颅骨比较大,眶前孔也非常大,眼睛长在头颅骨的两侧。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口鼻部却较狭窄,而颧骨又较宽,使头部整体看起来呈立体状,并且坚固结实。恐爪龙的上下颌比较强壮,牙齿呈刀刃形,大约有50多颗。上腭部呈拱形。
恐爪龙的身躯
体型中等,身长3.4米,臀部高0.87米,体重可达50千克。
它的全身都附有利器,杀伤力非常强。尾巴有长骨突和肌腱连接着,使尾巴显得硬挺,并且能够灵活运动,能使身体保持平衡,更能够提供快速转弯能力。
恐爪龙的四肢
恐爪龙的前肢较长,后肢比较粗壮有力,可能以后肢行走。前肢上长有三指,并且每指上都长有向内弯曲的利爪,能够灵活运动,比较适合抓握食物。后肢长有四趾,第三根和第四根趾头着地,能够支撑全身的重量。
恐爪龙的生活方式
恐爪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北美洲地区,主要生活在沼泽以及河湖边生长茂盛的树林里。它被认为是最不寻常的掠食者,那非常尖锐的爪子足以表明它是一种凶残的肉食性恐龙。相对于大型肉食恐龙而言,它的体重比较轻,所以它们会以自己的“恐怖之爪”集体猎杀动物,并且共同分享食物。
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的耶鲁采石场,曾发现过四个恐爪龙的成年个体与一个幼年个体,以及众多的牙齿。
由于在同一位点发现大量恐爪龙的骨骼,并且在腱龙的附近发现恐爪龙的牙齿,所以生物学家估计恐爪龙是猎食腱龙的,更以此推断恐爪龙是成群生活及猎食的。
恐爪龙集体猎食的第二个证据是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鹿角组的采石场。该地发现六个腱龙的部分骨骸,体型不一,附近另有一个恐龙的部分骨骸与众多牙齿。一个腱龙的肱骨上有齿痕,据考证是恐爪龙所留下。
恐爪龙的化石
1931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所带领的队伍在蒙大拿州南部发现了恐爪龙的第一副化石。
此外,马里兰州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带的波多马克组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属于恐爪龙的牙齿。巴纳姆·布朗当时主要是想发掘并处理剑龙的遗骸,但在他交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报告中,指出发现了一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发现位置接近剑龙化石,但因陷在石灰岩而难以做清洁处理。他没有完成最后的甄别工作。
直至30年后,美国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率领一个耶鲁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挖掘团队,又发现了超过1000个骨头,才完成恐爪龙标本制作。虽然只限于完整的左足部和部分的右足部,但却可以确定这些遗骨是属于同一个恐爪龙。
恐怖之爪之谜
恐爪龙的“恐怖之爪”长在它后肢掌上的第二趾上,长约0.12米,就像一把镰刀一样,能够自由活动,恐爪龙以此为猎食工具。它的这个利爪连接韧带可以调整角度,使它在进行攻击时,能将趾头以最大的弧度向下或向前戳向猎物,从而割破猎物肚子。而恐爪龙在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它的镰刀爪就会收缩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爪子因不断摩擦地面而受到伤害。恐爪龙有自己的捕食技巧,它会跳跃起来攻击猎物,用前肢抓住猎物,其中一只脚着地,以平衡身体;另一只脚则举起镰刀般的爪子踢向猎物,在猎物身上留下血口进而食之内脏,而它的尾巴在它扑向猎物时,会通过左右摇摆来平衡身体的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