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著百部之道德经

名著通览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成书于我国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聪。这是一部充满了智慧的著作。

老聃,通称老子。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老子在我国民间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真君,关于他有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如说他生于商代武丁庚辰二月十五日丑时,“从母左腋出”,一生下来就能讲话。他从周文王时就开始做周朝的官,升天后又不断化身来到人间,这些传说反映了老子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在当时,他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高出当世,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并称他为“龙”。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和不断内乱,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守关者关尹的请求,写成了一部书,这就是《老子》。

《老子》共五千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一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一八十一章)。合称《道德经》。后来, 全书被细分为八十一章,于是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概括起来,

《老子》有三大内容,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书中在对这些问题加以叙述时,大多不是分开来谈,而是参杂而言,前后交错,这是读者要注意的。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地万物的出现得力于盘古氏,人类的诞生则是女蜗氏之功。在神话之外,殷周时代的先民们则笃信天帝主宰着世界,创造了万物。然而,《老子》中却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天帝,而是“道”。

《老子》在第一章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产生天地的动力,有是万物的本始,而有和无是“道”运作时的两种状态。《老子》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中最明确指出“道”生万物的是第二十五章和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一个混沦之物, 它没有名称,勉强起个名子,就叫做“道”。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不仅清楚地指出了“道”生成万物,还把这个生成过程也描述出来了。《老子》中“道”先于天地、创生万物的思想, 打破了天帝创造一切的有神论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首创。

神奇的“道”既然创造了天下万物,那么它是个什么样子呢?《老子》第十四章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无状之物。但“道”又被实是一个实在之物,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俯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在恍恍做隐之中,有一个混成之物,这个无形的实在,没有名,处于质朴状态,这就是“道”。

《老子》一书中的“道”,除了无形之外,还有许多特点。“道”是运

行不止、无所不在、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即二十五章所说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次“道”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书中称之为“反”、“复”;第三,“道”的运行是以“自然”为准则的,即以其自身为法则, 是一种自然发展,无任何强迫因素,“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老子道论的精髓; 第四,“道”的最大特点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见第 51 章),这又称之为“玄德”。“道”的这一特性成为老子人生观和政治观的基础。

“德”在《老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此顺便加以说明。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 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这些,在阅读时需加以体会。

读《老子》会多次遇到“天道”或“天之道”这样的词,那么什么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是“道”在自然界的体现。《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这是“道”顺任自然、无所偏爱精神的体现;第九章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这与“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精神完全一致;《老子》第七十三章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与“道”无所不在的特点相一致。这些都是“天法道”的最好注脚。

《老子》中谈道、谈天道,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规律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 道的准则完全适合于人类生活,老子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

《老子》中对人生、对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老子》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

《老子》中贵身自养的思想十分明显,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在第十三章,还把贵身与天下连在一起:“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不珍爱自身的人是不能为天下之主的。怎样贵身自养呢?首先要摒除物欲享乐,因为享乐对人的身体有害, 书中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曰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五十章说:“人之生,动之于死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对物质的过份追求,是不合乎天道的, 而不合乎天道的人就要早死。所以有道的人只要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不追求更多,“圣人为腹不为目”(见 12 章)就是这个意思。其次要摄生,即讲求养生功夫,因为摄生对人极为重要,《老子》第五十章说:“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猛兽和兵器对善于养生者都避而远之。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为此,有道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淳和,加强自身修行。

《老子》对“柔弱不争”反复强调,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合乎“道”的,只有“柔弱不争”才能无往而不胜。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六十六章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七十三章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第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书中所说的以柔弱不争做人,并不是把人变成一个懦弱可悲

的角色,而是为了更多地获取,达到更大的成功。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致虚守静、不敢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 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老子》中人生哲学的特色。

《老子》一书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映了老子的政治观。在书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著名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书中对无为的益处讲得十分明白,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治国没有治不好的。第三十七章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并不是号召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 是顺乎自然发展,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地说,就是不扰民和顺民心,第十七章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没有骚扰,没有强制,百姓感到自己本来就是如此,而事情,已经办成。

“无为”是与“有为”相对而言的,是针对现实中“有为”之事太多而提出的。什么是有为呢?就是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民,它包括法令禁忌、剥削税收、杀人行为等等,第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五十七章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书中深刻指出,有为对天下的治理是没有好处的, 第二十九章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四十八章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同时,书中还指出有为是不道德、不符合天道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这充分反映了老子对剥削压迫和强制人民的痛恨,因而书中极力主张以无为治国。

怎么做才能无为呢?首先,统治者不要标榜贤能,不看重难得之货,不展示引起人们欲望的事情,即书中第三章所说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样人民对名利的追求就减弱了。同时统治者还要消除享乐之心,即第二十九章说的“去甚、去奢、去泰”。其次,要使人民返朴归真,顺乎自然,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人民淳朴,天下就会安定。第三,不要使用权术心智治国,要放弃那些虚伪无益的东西,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四,要体察民意,顺应民心,即第四十九章说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五,不要过份地压迫人民,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第七十二章说“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第六,统治者不要自夸,把自己看得高于一切,即第七十二章说的“不自见”、“不自贵”,这样才会“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 2 章)。总之,要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此,国家才能达到人民不知有君王存在的理想境界,实现无为而治,才能把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第 8l 章)变成现实。

《老子》一书,还有许多关于战争的论述,这些论述,综合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反对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是严重的,“大兵之后,必有凶年”,而且战争还会带来敌人的报复(见 30 章),所以第三十一章说: “夫兵者,不祥之器”。其次,不得已而战时,要保持克制,不要逞强斗勇

以杀人为乐,“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见 31 章)。再次, 在战争过程中,不要轻举妄动,必须保持冷静。为此书中指出:“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祸莫大于轻敌”、“抗兵相若,哀兵胜矣”,(见 69 章)这些论述深合兵家之要。《老子》中所反映的战争观是深刻的,它的反战思想是符合人心的,它的自卫思想是积极的。

《老子》一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书中的论述基本是以辩证对立的方式进行的,如第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第三十九章的“贵必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等等。书中一些充满辩证思想的名言流传至今,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见58 章)等等。以辩证方法看问题,是《老子》一书的特色。

《老子》一书,字数虽只有五千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埒。所以任何对它的概括和说明,都只能是挂一漏万,要了解《老子》,必须自己运用智慧去体悟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