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最优变量组合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曾在《雄辩篇》中,探索过提高演说效果的途径。他认为,演说本身并没有什么魔力,重要的是演说前制定周详的计划并进行多次演说技巧的训练。
1940 年,美国社会学家卡赖特开始用科学方法研究交往的过程和效果, 他认为,首先信息一定要达到接受者的感官;其次要使信息成为对方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再次,要让对方看到交往能给自己带来一定利益;最后要使对方将自己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认知结构内。卡赖特的效果模式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
西方学者从本世纪 50 年代开始,对人际交往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许多试验,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依据。
人际交往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互动形式,交际双方都希望达到最佳效果。但这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它涉及到交往双方的可信度、相似性、权力、相互调适、场所和时机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是多种变量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所以,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人际交往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有多种变量制约着交往的效果,这里分
析几个主要的变量。
- **主体的可信度。**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任何交际都要引起对方的共鸣, 或规劝别人弃恶从善,或唤起对方的激情以便共同行动。也就是说,交际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目标。然而,这只是主体隐含在内心的主观愿望,也可能是一厢情愿,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往的另一方,取决于另一方的态度。交往的另一方同样是有意志、能自治的人,对来自各方的信息都要经过判断,而判断的最初依据,就是主体的可信度。
主体的可信度是客体根据经验判断出来的。一般说来,客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
能力。即主体对传播内容熟悉的程度、是否内行、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等等。同样的内容,出自普通人之口与专家之口,具有极不相同的分量。表达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种,具有流畅、得体、生动感人的表达能力,同样可以提高主体的可信度。
-
品质。即主体的道德水平。人们通常对朴实、善良、忠诚的人投信任票,而对阴险、奸诈和心地歹毒的人嗤之以鼻,根本谈不上信任,即使他们偶尔说出真理,在接受者心目中也会打折扣、画问号。心地善良的老实人, 即使能力稍差,和他交往虽不能给对方带来更多的好处,但他决不会存心害人。可见,主体品质的好坏,对其可信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性格和态度。一般说来,性格开朗、办事爽利的人善于交际,这种人具有人们喜欢的外表和外倾的性格。初到一处,他能很快打开局面,以他为主,马上形成一个交往中心。性格内倾的人,一则没有吸引人的魅力,二则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人难以捉摸其思想脉络,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同样,态度也是决定主体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任何主体首先要有一个友好的愿望,与人为善,使对方愿意接近。谦恭和平易近人的态度,遇事与人商量、从不强加于人的作风,给人以态度和蔼可亲的感觉,这就是主体赢得人心,取得客体信任的重要保证。而那些骄横不可一世的人,使人望而生厌, 任何形式的交往都很难继续下去。
主体的可信度是客体长期归纳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而不断变化着。交往初期,客体对主体的可信度作出初步估价,进行试探性的交往。通过反复交往,和主体频繁接触,客体可能修改最初的估价。交往结束时,主体的可信度给客体留下最后的知觉,形成终结可信度。
总而言之,人际交往的效果与主体的可信度成正比关系。
-
**交际双方的相似性。**古人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主体与客体的相似性对交往的延续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交往双方的相似性, 主要是指双方在动机、文化素养、性格、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类似。
-
只有双方都有加强理解,增进友谊的动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产生最佳交际效果。双方动机方面的差异,通过相互启发、劝导也可能会减小。但如果差异长期不能缩小,其交往可能中断甚至停止。
-
相同的文化素质或同属一个文化层次,也是影响交往效果的重要因素。基本同等的文化水平保证双方有共同语言,有共同的交往深度。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习惯以及文化的运用。这些传统文化和特定的使用范围,也可能使交际者结成一定的群体,使其交往成为群体内的交流。文化差异给人际交往设置了障碍,不少情侣因为没有共同语言而分手。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差异并不是指学科差异,而主要是文化水平的差异。根据现代学科趋向综
-
合的趋向,和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交往,非但不影响交际效果,还能起到智力互补作用。
-
性格相似可以缩短双方调适的时间,加深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美国不少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表明:白人宁愿与自己性格、态度相同的黑人交往,也不愿与自己个性相异的白人交往。性格存在差异的人并非都不能交往。不同性格的人之间的互补效应,吸引着想改变自己性格的现代人。
-
品质相似对交际效果的影响很大。忠诚老实的人,彼此之间能开诚相见,实事求是地评价对方,并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对别人的失误能够谅解。品质高尚的人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双方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他们之间的交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价值观相似也是影响人际交往效果的因素。中国有句成语“志同道合”,揭示出价值观与交往效果的关系。事业心强的人在彼此交往中,往往心心相通,很容易结下不解之缘。目光短浅,囿于见闻,心中只有个人和家庭的人,与前者相比,几乎没有共同之处,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价值观的差异对高层次的精神交往影响更大。
总之,相似性是相对的,它与相异性比较而言,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频繁的交往和情感移入,一般会使双方差距缩短,相似性增加,以提高交往的效果。
- **权力变量。**权力是影响交往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它并不固定属于哪一方,对交往双方都能起控制和协调作用。
表面看来,人际交往似乎是自发的、无秩序的进行着,其实不然,交往规范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另外,权力也通过组织和非组织对交往效果实施其影响。
在交际中起作用的权力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奖赏权力。主体对客体能尽快理解其信息,并积极协同行动予以肯定和鼓励;而对那些无动于衷、不闻不问的客体,则给予不同形式的否定或批评。二是参照权力。主体求助于客体与之保持一致,并协调行动,其中只有请求支持的成分,而没有任何强制成分在内,这种权力就是参照权力。三是内行权力。这是客体感知到主体拥有较多的学识或业务专长,而自觉赋予主体的权力。这种权力,更确切他说,是权威。是靠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自发地起作用。四是合法权力。客体自愿推崇主体,将对方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确认其施加影响的合法性,形成一种遵从模式。
权力对交往的影响分为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两个方面。一部分交往规范, 如法律制度、行政奖惩制度,群体或组织领导人委派的任务等,这些规范规定了交往的界限,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然而,对于交往而言,影响更大的还是非强制性权力,道德、习惯、文化传统等规范,基本属于参照权力。对权威的崇拜,对英雄人物的尊敬,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要求自由和自立,要在多种行为模式中进行选择, 所以,非强制性权力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机制,他们乐于接受这种权力的指导。可见,非强制性权力比强制性权力将对交往效果发生更大的影响。
- **交往双方的相互调适。**交往双方的相互调适是影响交往效果的另一重要变量,也是人际交往得以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人际交往与机械传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接受者也是能动的主体,他
在某种程度上也控制着发送者。因此,交往双方必须同时放弃某种自治,求同存异,进行有利于交往持续下去的调适,否则,交往就难以继续下去。
所谓调适,就是要使交往的内容、方式、媒介适合于双方,改造某些不适合的成分或部分,使交往更有针对性。人口统计学一般使用五个变量区分人的差异:年龄、性别、社会与经济背景、种族和民族因素、智力。一般说来,老年人比青年人阅历深,有主见,不易被说服;女性比男性容易改变观点;富有的比贫困的人财大气粗,易于发号施令,而不愿屈从于人;各个种族和民族的人都有其自尊心,都可能给沟通带来一定障碍;人与人之间智力和理解能力不同,需要反复调适,以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目的。
交往双方的调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贯穿于交往过程的始终。初期的调适只涉及交往的外在方面;继续调适主要是改造双方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品质,以形成接近的理解系统;后期调适则涉及双方的心灵深处。随着交往的发展,人际调适由浅入深,双方的友谊会蓓蕾绽开,硕果累累。
- **场所和时机的选择。**在人际调适之前,交往的场所和时机的选择具 有重要意义。有某种过失的人,最怕当众揭“伤疤”,两个人私下面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遭受过重大挫折的人缺乏自强的勇气,特别怕当众受辱或受怀疑,当众肯定其优点和进步,对之表示赤诚和理解,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向对方提出个人的请求,往往难以启齿,选择适当的场合尤为必要。交往场所与方式相互联系,场所选择直接涉及到交往方式的转变。用简
单说教的方式教育青少年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就不如组织郊游,为烈士扫墓,访向烈士家属,请烈士生前战友作报告等交往方式效果好。针对现代青年人的特点,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多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有益的交往活动之中,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对求人办事的程序描写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宴席上,酒过三巡,主人起身举杯,点出宴会的主题。主人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向客人提出请求,一则客人已经接受人情,二则几杯酒入肚,添热壮胆,宾主兴致正浓,容易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交往时机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际交往的时机选择的集中概括。要选择别人最需要的时机帮助人,就象《水浒》中的“及时雨”宋江;相反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却是为人所忌恨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通过人际交往解决思想问题的经验,时机选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新发现的问题趁热打铁解决,越是艰苦的训练越需要官兵之间的个别谈心,干部、战士探亲归队后立即开展家访等,都是交往时机选择的成功范例。可见,交往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交往的成败,对交往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空间和时间的选择得当,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空间和时间
有机结合会产生有利的社会背景,会形成一种声势的气氛。人们在进行比较重要的交往时,总是同时考虑地点和时间两个因素,使两者相互促进,以产生最佳的效果。
- **情感与道义对交际态势的影响。**一般说来,情感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和激情,对人际交往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激励或抑制作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通过交往逐步建立起来的。它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推动或阻止交往的重要力量。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快感,有了感情,就能促使人们蔑视世俗偏
见,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发展彼此之间的交往。反之, 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虽然碍于种种传统观念,顾及各种社会舆论,而不得不勉强维持某种交往关系,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迫不得已,做做样子, 装装门面而已,这种情感对于交往的积极主动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举个例子,有的家庭夫妻感情已趋破裂,但男方考虑双方分离在道义上对其子女负有责任,女方则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顾及自己的“面子”, 致使婚姻关系勉强维持,甚至私下订立“君子协定”,使情感交往维持在最低限度。这种交往给双方带来的不是幸福,这时的夫妻关系已不能再继续下去,破裂和解体只是时间问题。
情感在交往过程中有时还起着一种重要的“补偿”作用,亲密的朋友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会感到心里缺少点什么,在交往过程中即使作出一些牺牲也值得。
感情冲动有很大焕发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把交往推向高峰,产生难以预计的效果。然而,感情冲动有时也会挣脱理智的控制,超越人际交往发展阶段和规范,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异性青年交往中更为多见。建立在理性的、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伴之以感情,不仅带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对于交往的持续和效果的强化,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道义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社会义务与责任的作用。同情与怜悯是道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点。表面看来, 这是一种不等价的交往。从发送者本人来看,帮助弱者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带有任何恩赐的色彩。在战争年代,根据地人民抚养烈士的遗孤,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革命干部的子女抚养成人;解放后,四处打听孩子的亲人,一旦有了下落,立刻送子认亲,不要对方对自己有任何答报。这种慷慨相助的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同情与怜悯,是一个群体或国家在危难中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道义责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采取有效行动之前,把对他人以至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殃及别人。
可见,道义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影响人际交往的变量,既有客观环境因素,又有交往双方态势、态度错综复杂的变更与发展。要掌握交往的主动权,使整个交往都沿理想的路线向前发展,必须从总体上认识影响交往效果诸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各种变量的最优配置,调动其中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这种权变的运用就是交往艺术。
现代社会,人们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既要节省时间,又要提高效率,将交往效果物化在社会关系之中,同时交往能力随之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人际交往提高到一个新水平。